制造业企业如何选择合适的信息化服务,平稳度过转型期?
IBM制造业信息化专家 马峰
马峰首先跟大家分享了他对制造业信息化发展趋势的看法,他认为,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将向着全球化、绿色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所谓的全球化就是制造业的发展逐步在走网络化制造、智能制造、集成和协同的道路,绿色化就是要实现制造过程的绿色化、节能化,个性化是适合用户发展需求的批量定制。其中,智能制造加速了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化制造改变了企业的运作方式旋律,绿色制造必将成为制造业信息化急速发展的重要特征,批量定制提高了企业的快速反应能力。
制造业信息化的发展
制造业主要驱动力因素
以机械制造业为例,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从“设计信息化起步阶段”逐步发展到“数字化综合应用集成阶段”。目前机械制造行业信息化水平整体处在“集成化应用推广阶段”向“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阶段”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设计信息化起步阶段
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强调加快推进制造企业两化融合。本阶段信息化逐步由企业拓展到行业性集团企业实施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积极实施设计制造一体化和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经营管理业务集成应用示范的信息化科技工程。
在大中型骨干和国有企业, CAD技术开始得到重视并开始应用,以数控技术的应用最为典型,小型企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还未得到普及。同时,应用多为点上或局部生产环节,集成技术尚未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第二阶段:集成化应用推广阶段
这个阶段系统集成应用越来越多,需要集成和整合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作为核心系统ERP,其集成技术也慢慢走向专业化。这一阶段,MRP、MRP Ⅱ、ERP(从MRP到MRP Ⅱ,再到ERP是制造业信息管理不断集成和深化过程)、国产三维CAD、PDM等应用全面铺开。在生产制造和管理决策等全方位也进行信息化的探索。
第三阶段: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阶段
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强调加快推进制造企业两化融合。本阶段信息化逐步由企业拓展到行业性集团企业实施数字化综合集成应用示范,积极实施设计制造一体化和企业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及经营管理业务集成应用示范的信息化科技工程。
在两化融合背景下,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面临问题核心业务系统需保持7*24持续运行,非核心系统也需要尽量减少停机时间;业务响应时间周期过长,竖井架构设计,实难迅捷的增值服务;过度系统建设,悠闲的资源占用,资源不能共享;多系统无法统一管理,被动的运维响应,无法主动监控和主动运维服务;采集了大量数据,却无法为业务决策提供高效的分析。为此,IBM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IBM PureFlex解决方案帮制助造业客户IT环境实现简化管理
IBM PureFlex解决方案帮制造业客户实现业务的整合
IBM PureFlex解决方案帮制造业客户打造--基础架构云平台(IaaS)

提交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