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自主研发井下射频识别技术填补国内空白
2014/2/20 14:21:57
近日,工程院自主研发的井筒微型射频识别技术通过测试,不但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其指标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的突破将对随钻测控和地质导向产生深远影响,并推动井下工具智能管理和控制革新。
射频识别技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如图书馆、门禁系统和食品安全溯源等。但在井筒中应用比较困难,狭小的井眼,高温、高压环境,高速循环的钻井液都给射频识别技术带来莫大挑战。
针对此项技术瓶颈,2012年,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积极从中科院等机构引进长期从事RFID技术研究的科研骨干,组成由经验丰富的石油工程、机械、电子等领域的专家和青年骨干为核心的攻关团队。经过一年半的潜心钻研,研制成功直径1厘米的微型、耐高温高压井下工作RFID标签。通过井口投掷或井底释放的方式,将井内传感器数据采集下来,再通过环空泥浆返回到地面。该成果还成功应用于智能滑套指令传递,采用井口投递方式,实现地面对智能滑套的智能控制。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