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增长压力仍存 企业尚需努力
工业经济增长,离不开各类机械设备的销售,我国机械行业在经过近三年颓势之后,终于在2013年回复增长态势,但在2014年,产业仍然面临增长压力。
为应对成本上升压力,机械企业积极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改造。“机器换人”在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快速升温,既对冲了成本上升的压力,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并提高了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机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增幅比上年加快2.5个百分点,且高于同期全国工业平均增速(9.7%)1.2个百分点,回升势头强于全国工业。
2013年机械工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8%,首次突破20万亿元。专家认为,在关注总量的同时,也要看到,在全年行业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6713亿美元中,进口2988亿美元。其中,高端装备的进口占比很大,值得高度关注。
从分行业发展看,与消费关系更为贴近的产品,以及直接服务于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的产品,如农机、乘用车、仪器仪表等,产销形势较好;而典型的投资类产品,如机床、工程机械、重型机械、发电设备等,产销形势相对较差。
总体看,在市场倒逼机制作用下,行业转型升级取得了新进展,但是,要真正进入良性发展轨道尚需长期努力。2013年机械工业的利润总额增长了15%以上,但利润率仍然不高,仅此就已说明机械工业尚未真正摆脱困境。
专家进一步指出,我国机械工业今年仍面临出口增长困难大、资金压力大、人力和环境资源成本增长大等难题。国际市场竞争中机械企业扩大出口的难度加大;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应付账款抵扣,流动资金紧缩;人力和环境资本提升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同时,面对全面深化的改革形式,市场的供需不平衡,机械行业在稳健的温和增长势头下,也面临着市场危机,承担着贸易风险。对此,企业要着力创新驱动、两化融合、绿色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以适应市场需求。

提交
打好3.0工业基础迈向4.0工业强国
物联网和智能机器将引爆下一场技术变革?
《穹顶之下》背后折射的不合理能源结构
外资制造业接连撤离中国 人口红利渐失
被疯抢的智能马桶盖与中国制造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