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机器人上岗缓解工业用工荒

机器人上岗缓解工业用工荒

  据了解,佛山国家高新区约7家企业在试水应用工业机器人,共引进了40多台。有企业表示,机器代替人工将缓解招工难、提高企业效率、实现标准化。

 

  春节后,不少企业遭遇招工难。昨日,在三水园澳美高新的厂房,新工业机器人已经“上岗”,车间内只有两三个工人围着生产线。该企业产品研发与IE部经理陈舞琴表示,目前共引进7台工业机器人,相当于原来10个员工的工作量。机器人不会累,只要有电,任何时候都能运作,所以在一些重复性高、可复制性强、但又需要标准化的工序环节上非常实用。

 

  “机器人不会辞工、没有情绪则更能满足企业对生产稳定性的要求”。该负责人还表示,机器人参与生产作业后,工人工作也变得简单,不再每天都干体力活,只需按键操作。

 

  在佛山富惟汽配有限公司,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效益更为凸显。这家广州本田的老牌配件商,近年来一直谋求打入一汽大众的一级供应体系。去年一汽大众首度公布其南海生产车间应用800多个机器人的消息后,富惟也从下半年开始加快了自动化的步伐。“这些‘新员工’的效果非常好”,富惟汽配的董事张守治算了笔账,以前冲压环节大概需要40个工人,机器人加入生产后能节省了一半的人力,但产量却增加了一倍。

 

  目前像澳美、富惟等三水企业应用的机器人多从国外进口,投入动辄成百上千万,这意味着企业要尽快实现投资回报,除了要加大生产外,还需进一步压缩人力成本的负担,没有实力的企业很难去现实,而随着机器人应用的扩大或生产线更高程度的自动化,某些行业中的一些重要工序也或将面临大规模的“人机换血”,一部分生产线上的工人也或将面临失业的尴尬,但这是工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另一方面,生产流程未实现全自动化,机器人仍需人工配合生产流程未实现全自动化,对员工素质及其技术能力的要求必然提高,这也推动企业的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打好3.0工业基础迈向4.0工业强国

物联网和智能机器将引爆下一场技术变革?

《穹顶之下》背后折射的不合理能源结构

外资制造业接连撤离中国 人口红利渐失

被疯抢的智能马桶盖与中国制造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