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跨区送电治理雾霾进入快速车道
“太敏感了。”一位就职于国家电网的研究人士这么看关于特高压上马之事,这背后正是特高压在争议的漩涡中的多年纠结。
特高压因“以电代煤”,被认为是“治霾新思路”,政府铁腕治霾的决心由此开始强力驱散围绕于特高压行业本身的迷雾。
“皖电东送”特高压北线工程正在等待国家相关部门最后核准,有望年内开工建设;内蒙古特高压外送通道项目也获通过,多条特高压线路相继通过上马,特高压市场自此红灯转绿。
高层开闸
“大家对上不上特高压已经没有什么争论了,就是一定要上。”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全国政协委员蔡国雄表示。
3月底,在他参加的一个全国政协关于特高压的座谈会上,专家和各方人士对此已经达成一定共识。
特高压,最大的特点是长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电力。特高压电网是交流1000千伏、直流正负800千伏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一回路特高压直流电网可以送600万千瓦电量,相当于现有500千伏直流电网的5~6倍,而送电距离也是后者的2~3倍。
今年2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雾霾等大气污染治理,提出的首要措施即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跨区送电项目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这是常务会议首次表态用跨区送电治理雾霾。
随后,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公开表示,为减轻东部地区发电环保压力,正规划建设12条治霾跨区送电通道,包括4条特高压直流线路、4条特高压交流线路和3条500千伏高压线路。国家层面主动提出建设特高压电网,这意味着2014年我国特高压电网审批将进入快车道。

提交
打好3.0工业基础迈向4.0工业强国
物联网和智能机器将引爆下一场技术变革?
《穹顶之下》背后折射的不合理能源结构
外资制造业接连撤离中国 人口红利渐失
被疯抢的智能马桶盖与中国制造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