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装备制造业升级与改革

装备制造业升级与改革

2014/4/14 18:45:21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国内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在传统的制造概念大有被新方式取代的趋势下,中国装备工业显然仍处于一种迷茫之中。中国装备工业如何在低迷期求活并获得发展,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中的转型升级?这不仅对于中国装备工业,而且对于整个中国制造业而言,都是关系到未来在全球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问题。


推进系统改革是实现转型先决条件

     2014对于中国装备工业而言,仍将会是艰难的一年。得出这种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点:首先,2014年全球经济仍处于持续调整期,因此,对外部市场的拉动力难有过高期待;国内经济在排除再次注射“强心针”的前提下,将继续探明底部。其次,在产业层面,对存量相对过剩产能有机化处理的能力严重不足,势必导致行业内已呈现出过度的竞争继续加剧,以至于对行业的良性发展造成持续性损害。再次,行业内新的发展理念与模式尚未出现。

     事实上,调整产业结构,实施转型升级的概念早在“十五”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经被提及。但多年过去了,转型升级仍流于形式。靠“老药方”不可能实现装备工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使资源向效率更高的部分集中,才是装备工业转型升级成败的关键所在。


“改革元年”有巨大的政策想象空间

     十八届三中全会全文公报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其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此种提法意味着政府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将更加突出自己“服务者”的身份和“引导”的功能,而不再是“家长”或“教练”;而市场将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根据自身能力和资源进行相关的决策和实施,充分释放自身能量。 当然,任何政策或许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通过实践的考验,才能最终有所定论。


中国装备制造业不进行“品牌建设”将被无情淘汰

     在中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后,随着人口红利消失、生产成本上升、供应充足与过剩,品牌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品牌建设意识刚刚萌芽,尤其是B2B企业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知,在此背景下,缺乏品牌意识的工业企业“出局”也仅是时间问题。


环保装备将成装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严重的环境问题倒逼环保政策的强化。随着国家在大气污染排放、城镇污水处理等方面出台和实施更为严格的节能环保标准,新增和升级改造现有环保设施将为国内环保装备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市场空间,环保装备产业将成为未来几年机械装备制造业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自2000年发布第一批《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产品)目录》以来,国内环保装备制造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全行业年产值从2000年的300 亿,到2005年的530亿、2010年的2000亿,保持着年均20%以上的增速。《环保装备“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环保装备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 20%,2015年达到5000亿元。


提升装备工业竞争力应重点关注中小企业

     在装备工业领域,小微企业不仅数量众多,而且相当数量的企业居于产业链上游或者是基础支撑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业链所能达到的高度。不过,长期以来,体系中“重主机,轻配件”观念顽固。在产业构成中,国企占支配地位以及他们习惯的发展方式,使不具备“统一”价值观的小微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上处于“血水煎熬”的状态。2013年国家工商总局企业局信息中心发布的“全国内资企业生存时间分析报告”绘制了一份中小企业“生命曲线图”:近五成企业生存时间不足5年,死掉的企业平均寿命仅6岁。

     但无论是什么样的选择方式,对企业存在条件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政府不应以所有制为依据,只去“救”那些庞大但但低效的企业,而对小微但高效企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毕竟,中国60%以上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由小微企业完成。其中,由科技创新型小微企业完成的创新成果占比高达80%。因此,在体制内存量企业难堪重任的背景下,推动中国装备工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必须将小微企业从被“煎熬”的生存状态调整到更容易发挥内在活力与创新能力,使这种正能量可持续并易于为产业所吸纳的格式。否则,转型升级仍将只是空谈。


国企改革必须从“本”入手

     统计显示,占有社会资源总量60%以上的国有部门,每年对GDP的贡献率不足30%,吸纳就业不足20%;而占有社会资源总量不足40%的非国有部门,却贡献了70%的GDP,吸纳就业在80%以上。而在竞争性领域,绝大多数国有企业包括央企则表现得乏善可陈,产能过剩、亏损抑或是政策性亏损,不一而足。其中的典型代表莫过于连续几年巨亏的中国远洋和*ST二重了。

     事实上,从组建国资委和形成央企概念以来,国资委也在寻求通过多种方式改善央企的管理运行机制,但各种政策措施之于那些已基本固化了的利益集团而言,只能起到形式上的功效,而无法体现出实际作用。除此之外,随着央企贪腐问题、央企内部高福利、以“天价酒”为代表的巨额“三公”消费的屡屡曝光,央企之于中国产业的意义与价值受到怀疑与反思,央企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2013年10月,上海市国资管理部门推出了新的包括股权激励、强化国企监管等一系列国企改革措施并进行试点推动,体现出了有关方面继续推进国企改革的主观意愿。


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

     受中国劳动力数量缩减、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等因素的影响,“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据估计,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超过35000台,约占全球总需求的近两成,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

     与国外企业相比,目前,国内机器人制造公司在电机技术、加工工艺、销售渠道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国家加大了对机器人行业政策及资金扶持力度。推进国内机器人制造技术升级等是提高国内机器人产品质量,缩小与国外企业差距的主要方法。随着机器人时代的来临,装备工业进入发展新纪年。各方在充分认识到未来机器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同时,对于机器人建设和投资也当理性对待。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2023钢铁展洽会4月全新起航 将在日照触发更多商机

物联之星五大榜单揭榜!中国物联网Top100企业名单都有谁-IOTE 物联网展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