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把装备制造搞上去 圆强国梦

把装备制造搞上去 圆强国梦

  机遇与挑战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建立起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是提高中国综合国力,实现工业化的根本保证。要做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

 

  而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和严峻性,集中体现在:需求增长明显放缓,投资驱动式发展难以为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低端同质化竞争激烈;传统比较优势削弱,新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同时,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也面临着新的重大机遇,表现在: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为装备制造业创造了新机遇;科技革命为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装备制造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也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等。也可以说是,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和管理融合三个方面。

 

  技术融合

 

  技术整合是装备制造业内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一方面产生新的技术,另一方面推动技术创新。例如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于工业而产生的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等。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是指信息技术或产品渗透到装备类产品中,增加其技术含量。例如富士机械等公司将智能化技术融入到平板电脑的生产过程中,提高装备母机的智能化;丰田等汽车厂商将信息技术整合到汽车制造中,生成人机界面,提高汽车生产平台的可操作性。

 

  管理融合

 

  管理融合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设计、制造的各个环节,推动装备制造业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升级。例如采用ERP取代传统的手工或纸单管理,实现企业资源的信息化管理,有效地提升企业的运行效益。由延展咨询研发的按单制造ERP解决方案和MTOII管理软件,是基于装备制造业企业按单制造生产模式特点,正是满足企业实现信息与管理整合这一迫切需求的代表产品。

 

  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实现技术、产品与管理三个层面的深度融合,并彼此不可分割,将成为装备制造业转型与升级的重要途径。

 

  行业竞争

 

  中国自主品牌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普遍不强,中低端产能过剩、竞争尤为激烈,很多产业的高端环节都被外资品牌牢牢掌控;同时,在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方面,长期以来一直被外资品牌“卡着脖子”。

 

  我国装备制造业“大而不强”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欧债危机的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在高端装备方面,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开始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装备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制造产业由海外开始陆续收回至本土,并采取了很多鼓励政策,如税收减免、补贴奖励等,鼓励投资商、制造商回归本土。

 

  装备制造业为什么要振兴?

 

  第一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近两年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呈现出重化工业发展的趋势,但大量的投资趋向于产业链中靠近能源原材料的初端,出现了钢铁、氧化铝、水泥等行业投资过热的情况,由于大量地消耗能源,造成环境污染,致使大家对中国工业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进行了很多争论。其实,真正体现一个国家的实力,在产业链上带动性强的,是装备制造业。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如美国、日本等都非常重视发展该国的装备工业,并有极其完善和有效的振兴办法。中国要打造自己的竞争力,必须振兴装备工业。

 

  第二是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必须改变。

 

  中国装备制造业经过建国五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产业体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仍处于被动状态,自主创新能力弱,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总体素质不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因而振兴成为进入新世纪面向"十一五"的中国装备工业主旋律。

 

  所以国务院有关负责同志在谈到振兴装备制造业时慨然道:这件事做好了将利国利民,积功积德。

 

  值得我们高度关注的是,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共和国国家的意志,也是我们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关键措施和重要途径。与中国的航天事业一样,将经历漫长而艰辛的跋涉,克服无数困难,最终打造我们伟大祖国的辉煌,而装备工业的振兴,将为21世纪的中国一圆强国梦。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打好3.0工业基础迈向4.0工业强国

物联网和智能机器将引爆下一场技术变革?

《穹顶之下》背后折射的不合理能源结构

外资制造业接连撤离中国 人口红利渐失

被疯抢的智能马桶盖与中国制造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