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世界工厂战号角吹响 东南亚分流引中国沉思

世界工厂战号角吹响 东南亚分流引中国沉思

  近几年,我国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东南亚,对此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制造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关于“世界工厂战”号角正式吹响。

 

  东南亚分流中国订单引忧虑

 

  受全球经济危机、人民币升值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代工出口闻名的中国制造正遭遇不小的危机。不少企业反映,目前国际采购商对价格很敏感、将订单价格压得很低,企业利润越来越低、生存压力很大。

 

  更要命的是一些东南亚企业凭借廉价的劳动力,在与中国制造的竞争中逐渐占得了先机,分流越来越多原本属于中国制造的订单。例如我国近邻越南的纺织服装出口增速已经超过中国,越南也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强劲对手。

 

  亚洲鞋业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东南亚鞋业已抢走中国制造30%的订单。有业内人士对此忧心忡忡,指出如果这种情况在5~10年内不能得到改善的话,我国沿海地区的大多数工厂都将转移到海外或者倒闭,中国制鞋业1900多万从业人员将面临失业的危险。

 

  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表现

 

  不过对于东南亚分流中国制造订单的现象,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专门服务于制造业的国内知名电商平台——世界工厂网的CEO乔总表示,中国制造订单向东南亚分流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表现,也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世界工厂网乔总分析说:过去我们的企业依靠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赢来大量国际采购商的加工订单,中国成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天堂,这为中国经济发展掘得了第一桶金。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壮大,这种代工模式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多针对中国制造的反倾销调查、触目惊心的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以及中国制造廉价劣质的标签,这些都不利于中国制造的健康、良好和可持续发展。

 

  有专家指出,中国制造过去一直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就是因为依靠廉价劳动工的代工模式让中国制造长期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挣着最少的钱却承担着最严重的污染和最频繁的反倾销调查。中国制造要想由大变强、告别这种传统的代工模式,这势必会出现订单外流的情况也就在情理之中。

 

  企业应探索更多发展出路

 

  “20世纪60年代,亚洲四小龙——香港、韩国、新加坡和台湾通过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实现经济的腾飞。但是随后他们并没有一味地依靠劳动密集型加工业,而是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所以才有了现在的三星等国际知名企业。现在轮到中国制造进行产业升级了,企业不能、不愿转变都会被淘汰!”世界工厂网乔总接受采访时表示。

 

  然而对于这些企业而言,如何在危机面前实现华丽转身却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对此专家建议:出口加工企业不妨尝试打出自己的品牌,借助电商渠道开拓内地市场和国际新市场。

 

  “电商不但成本低而且影响范围大,是生产企业推广品牌、开拓新市场的最佳选择。目前已有大量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企业通过世界工厂网成功转型升级,实现从代工工厂到知名品牌的华丽转身。”乔总介绍说,“在此也欢迎更多的生产企业加入我们,让世界工厂,尽在世界工厂网。”

 

  不少地方人才服务中心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近几年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呈几何级别增长,很多生产企业把招聘电商人才当做不能再拖的事,通过电商来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打好3.0工业基础迈向4.0工业强国

物联网和智能机器将引爆下一场技术变革?

《穹顶之下》背后折射的不合理能源结构

外资制造业接连撤离中国 人口红利渐失

被疯抢的智能马桶盖与中国制造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