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风险丛生 信息安全防护需从意识入手
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不论是家庭生活还是工作、学习环境都与网络的亲密指数快速增长,人们几乎可以从网络上得到想要知道的所有的一切,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娱乐、购物甚至是理财。但是正是与网络的密不可分人们的个人信息也在网络中随处流动,方便的同时更多的信息安全隐患也在滋生。
如今,信息泄露事故也较往年来的更加频繁,高危漏洞也时常出现,这所有的安全隐患都时刻威胁着如今深陷互联网中的人们。无所行动继续放任下去只会让个人安全置于更加险恶的境地,因此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加固网络安全防线是有必要的。下面,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山丽网安就来告诉大家网络中出现的各个风险和应对办法,将系统和网络风险降低至最小。
一、系统之险:漏洞、木马、病毒
【对策:加强系统更新与安全防护】操作系统方面,大多数朋友都使用Windows系统,无论是Win7、Win8/8.1,还是已经停止技术支持的WinXP,大家可以选用系统自带的安全工具或者自己信任的第三方安全软件,开启防火墙,并及时更新病毒特征库。还在技术支持期限内的Windows可以在补丁星期二及时通过系统更新打好补丁。
二、安装软件应用之险:部分软件与应用夹带恶意插件等
【对策:安装软件与应用需谨慎】无论是PC端还是移动设备端,各种各样的软件、工具、应用非常多,需要特别注意部分安装文件中暗含危险插件、木马等等,大家在下载和安装新的软件和应用的时候要多加留意,选择可信任的下载站,仔细确认是否安全。
同时大家也不要被所谓的“绿色版”、“破解版”蒙蔽双眼,这些软件安装运行之后同样也可能后患无穷。此外在安装软件时要注意自动勾选的捆绑软件的软件,不要一路“下一步”知道直到完成。总之,在下载和安装时都要格外注意和小心。
三、接收文件之险:接收运行带毒文件等
【对策:安全获取信息与文件】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我们会有很多的文件交流。无论是从互联网上搜索和下载资料,还是收取邮件、通过移动存储(U盘、移动硬盘等)拷贝资料、借由QQ等即时通讯工具传数据等等,只要有新文件从非本机进入电脑,都必须注意文件资料的安全性。
每当有热点事件发生时,像马航事件,还有正当红的世界杯,诸如此类的吸睛事件,在网络上便会疯狂的出现带有这些字眼的下载文件,这正是黑客们传播病毒的里手段,大家要警惕了,不要因为一时的好奇而点击这些文件而酿成大祸。
四、帐号密码之险:密码过于简单、帐号留存
【对策:设置更安全的密码、养成良好习惯】为了方便记忆,很多人设置了国语简单的密码,而且多个账号使用同一个相同的密码,这样的密码非常容易被黑客破解,而且,一旦一个账号丢失,就会起连锁反应,其他张海也随着被盗。尤其如果还牵涉到支付账号和银行账户,那造成的损失就只能用痛心疾首来形容了。
因此为自己的每一个账户设置一组难以被破解的密码是保护个人账号安全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五、网络访问之险:钓鱼网站、挂马网站等
【对策:仔细辨别域名 常用网址保存进收藏夹 使用辅助工具】“钓鱼”是一种网络欺诈行为,坏人会利用各种手段,仿冒真实网站的URL地址,完全克隆页面内容,或利用真实网站服务器程序上的漏洞在站点的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的HTML代码,以此来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如银行卡信用卡、QQ以及游戏ID的账号密码等。对于这类网站,只要我们牢牢记住正规网银等官方网站的正确域名,仔细比对,就可以避免误入山寨的钓鱼网站。同时也可以通过仔细观察域名、将常用网址放入收藏夹、使用浏览器或者其他软件的防钓鱼功能以及提高安全意识等方法做到有效防范。
六、网络诈骗之险:盗号诈骗
【对策:提高警惕 保护隐私 切莫轻信】还有很多网络诈骗利用社会工程学以及大家心理上的敏感点实施行骗,比如爱贪小便宜、对亲人朋友的信任和关心等等,迷惑性很大,要特别留意。
特别是在朋友QQ、微信被盗之后,很容易收到借钱、打款等信息,还可能收到挂马网站链接、病毒文档传送等信息,这时候一定要和朋友通过其他的多种联系方式沟通确认,切莫轻信。
七、隐私泄露之险:自媒体透露过多个人隐私
【对策:谨慎选择发布内容与发布范围】如今微博微信已经成为了市民们发布每天个人行踪与心情的平台,也有人在发布的同时直接定位了自己的位置,有些甚至是家庭、学校或者是公司地址,这样一旦被有心人士看到,要动动坏心思绝对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只要对这些社交媒体上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就可以得知对方的隐私,行为模式,性格等。所以在社交媒体上特别活跃的朋友要多加注意,比如在微信朋友圈关闭“陌生人可以查看10张照片”选项、为朋友添加备注信息、谨慎添加好友等等。另外,发布信息时如果涉及到别人,建议征求意见慎重发布。一句话,在社交网络上更要特别注意隐私保护。
八、数据之险:数据丢失与泄露
【对策:注意数据备份与加密】信息化时代,比起手机电脑这些移动终端的丢失,人们更担心的是数据的丢失和泄露。虽然硬件设备丢失一样让人心疼,但是数据的丢失和泄露锁造成的后果不仅是资产损失这么简单。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数据的备份与加密存储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果是在本地的硬盘还是日渐热门的云终端存储,数据加密一定不定忽略。
随着技术发展与升级,加密技术也已经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环境加密、格式加密以及多模加密。环境加密是对硬盘的引导区加密,对数据本身没有做加密,容易被破解因此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格式加密需要对需要加密的格式进行设置,一旦出现新的格式或是新的软件产生的新文件都要一一的频繁的设置,诟病严重,且这两种加密技术都无法实现一文一密钥。
目前正大行其道的是能满足各方面需求的多模加密技术。多模加密技术采用对称算法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在确保的加密质量的同时,其多模的特性能让用户自主地选择加密模式从而更灵活地应对各种防护需求和安全环境。同时作为这项技术使用的典型代表山丽防水墙的多模加密模块还采用了基于系统内核的透明加密技术,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加密防护的便利性和完整性。
山丽网安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比起安全防护方法,更重要的是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的觉醒和安全习惯的养成。有了自身浓厚的信息安全意识,再加以保护本源数据安全的加密软件的巩固,维护网络安全,防止信息泄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交
供应链中的信息安全 浅谈ERP系统的防护要领
针对NSA对云计算安全影响 数据加密是硬道理
“影子IT”信息安全隐患大 云计算发展受阻
看不见的危机 细数云计算的数据安全隐患
信息化与网络安全 这个时代无法逃避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