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网络安全防护 “五强化”保护涉密信息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命题,社会各个领域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尤其是牵涉到国家信息安全的部门机关。作为国家和地区设立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严峻考验。对于此类涉密机关,网络和信息安全必须要加强管理,下面信息安全方面的专家山丽网安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几个强化重点。
“五个强化”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信息安全保护合力。成立以检察长为组长,分管副检察长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检察长决策,分管检察长指挥,部门负责人主导的网络信息安全工作格局。与保密委员会合署办公,协同开展网络建设、运行管理、信息安全保护等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强化学习教育,树立安全意识。选派人员参加省市院的保密、信息化建设等业务培训,吸收新媒体时代信息安全新知识。积极组织干警学习保密法规、《网络安全管理规定》,采取集中学和分组学形式,边学习边讨论,引导教育干警牢固树立网络信息安全责任意识,改变传统工作模式,提升应对和处置信息安全威胁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制度完善,提高防护能力。在完成涉密信息网络建设基础上,制定出台系列网络安全管理新规定,进一步明确人员职责、保密义务和禁止事项。对涉密计算机集中登记、统一编号、采集设备关键参数,实行“谁使用、谁管理、谁负责”制度,对密级文件严格实行专人专办,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对检察内、外网运行过程做出统一规定,禁止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在内外网互用,促进规范使用,高效管理。
强化安全督查,及时堵塞漏洞。采取固定检查和随机抽查相结合方式,院保密委定期对办案工作要害部门、重点岗位人员涉密安全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不定期对干警办公办案电脑、移动存储介质使用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隐患问题及时整改。每年对全院网络运维情况进行专项检查,筑牢技术防线,及时堵塞安全漏洞,确保网络安全工作无隐患、无死角,严防失泄密现象发生。
强化技术支持,保护本源数据安全。在安全方面,除去对于整个制度的管理,对于人员的管理,对于技术也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因为人员的失误或多或少可以从技术手段加以弥补,最大化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维护信息安全,当然选择合适,可靠的安全技术作为支撑也是关键。
灵活且本源——数据加密技术可靠防护
加密技术直接作用于数据本身,从数据根源开始加密,一旦加密,那么文件便以密文的形式存在。因此,即使计算机系统遭受来自各个方面的多样攻击导致文件被不法分子窃取了,文件中的内容一样也不能为他们所见,因为文件打开是乱码,加密依然为文件起着保护作用。况且如今解密也变得越发的困难,因此数据一旦经过加密技术的保护就可以保证数据的隐秘性。
随着加密技术的发展与升级,如今的多模加密技术可以说是保证数据安全的最好的保障。多模加密采用对称加密和非对称算法相结合的技术,在确保防护质量的同时,让用户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自主的选择不同的加密模式,灵活且有针对性。除了多种模式的加密,该技术对加密文件的格式没有限制,只要是计算机中存在的格式就可以加密,同时加了密的每一个文件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密钥,安全性有了最大的提高。
作为这项技术使用的典型代表山丽防水墙的多模加密模块还采用了基于系统内核的透明加密技术,从而进一步确保了加密防护的便利性和完整性。
如今网络安全是整个时代关注的焦点,而在这一点方面我们确实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以至于我们的网络世界承受了大量的恶意攻击,这样的局面必须改善。尤其对于涉及国家机密的领域,安全防护绝对不能倦怠。而目前来说,可以有效保证数据安全的方法就是使用针对本源数据做加密的加密软件,从源头保护信息安全,远离网络风险侵袭。
关

提交
供应链中的信息安全 浅谈ERP系统的防护要领
针对NSA对云计算安全影响 数据加密是硬道理
“影子IT”信息安全隐患大 云计算发展受阻
看不见的危机 细数云计算的数据安全隐患
信息化与网络安全 这个时代无法逃避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