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西门子:寻找真正创新 技术引领时代

西门子:寻找真正创新 技术引领时代

——— ——记自2014财新.西门子创新论坛
2014/11/18 0:00:00

1847年当时柏林后院一个小工厂,到现在世界50强之一,西门子践行真正的创新价值;从世界上第一台指针式电报机,到21世纪最高效的燃气轮机,西门子解决方案不断推进人类进步。世界上气候变化、城镇化、人口增多等问题带给人们及企业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应对这些挑战,则需要源源不断的创新概念及思路,才能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近日,由财新传媒和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寻找真正的创新”—— 2014财新.西门子创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论坛汇集了政、产、商各界代表,并邀请多位到场的投资人、媒体人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以寻找到真正的创新标准。作为在中国有140多年历史的老牌公司,如何践行创新的力量,令企业不断前行?在西门子创新论坛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赫尔曼:让创新落到实处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赫尔曼先生发表致辞,并针对“什么是创新?”、“如何让创新发生?”“如何为创新赋予商业价值”展开了分析。他表明,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广泛的研发网络,对人才,特别是高校人才的重视与投入能够很好地解决以上的问题。

“对于中国而言,人们现在看到技术和商业的创新是不断的层出不穷,人们也会有困惑,什么叫做真正的创新?如何使得创新实实在在落到实处?无论是政策的制定、科研研究还是业务推广方面,这都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赫尔曼先生讲到,“西门子发布了新战略,‘2020公司愿景’,把自己核心竞争力放在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等领域,在资源配置上向这些领域倾斜。另外,西门子拥有广泛的研发网络,近3万名研发人员遍布于全球30多个国家,可开展全球协同的研发。”

在业务推广方面,目前,西门子与50个国家的1000多所大学开展合作,与美国、欧洲和中国的顶尖大学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并在德国、中国和美国设立专职团队,负责在市场上寻找具有前景的技术,用以补充、技术实力。同时,通过并购外部技术或者投资于初创企业的方式,西门子成功发掘了新的业务机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为完整的业务组合。在企业文化上,西门子营造了开放的企业环境,鼓励大家尝试新事物,迎接改变。

最后,赫尔曼先生讲到:“创新对公司而言也意味着不断改善运营,公司部署最新的技术和先进的工艺,用于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效率、生产率和业绩。比如成都数字化工厂,揭开了西门子在中国的新篇章。通过创新的先进制造大幅提高生产灵活性。对西门子而言,中国是研发和生产基地,也是无以伦比的市场,是庞大的人才库,也是未来的支柱。”

   

   朱骁洵:建立多方位的数字化创新体系

数字化是西门子未来发展方向三大之一。十年前,物联网只是一个概念,如今,物联网已经无处不在。对于西门子而言,数据意味着创新的基础,公司可以利用这些数据,通过智能算法及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帮助企业决策的信息。因此,西门子作为传统工业领域的引导者,在数字化上进行创新的探索,是西门子义不容辞的任务。在大数据环境下,单打独斗已无法闯天下,西门子力争寻求一个全球数字化创新体系,将机遇与挑战融入到创新需求之中,并令西门子研发机构和本地大学研发机构以及企业紧密合作,在寻求科技创新的同时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

“建立多方位的创新体系,依托本地市场的需求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是很多跨国企业都有的理念。怎么样能够和本地的初创型企业合作,把他们的新技术引入到西门子的体系里面,则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所在。西门子结合西门子在无锡、武汉设立的创新中心,将创新技术和业务带到市场并产生市场效益,并跟政府、企业及大学研究所开展各种各样的合作,进行全方位的业务推广。”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朱骁洵解释道。“举例而言,与政府建立联系之后,通过与政府之间的桥梁,西门子得以跟本地中小企业的合作,直接找到中国市场的需求,然后在数字化方面进行尝试,这种尝试不但能够催生技术,还能够产生一些新商业模式,并通过数据为用户提供更多的价值; 除此之外,在院校合作上,西门子和清华、UCBerkeley在楼宇节能上的研究成果现正积极推广,中国建筑节能需求大,因此市场前景广阔,借助西门子在华的品牌影响力及清华大学卓越的研发实力,可将该成果推广至全球。”他补充道。

随后,朱骁洵讲到,作为建立数字化创新体系的核心,西门子中国研究院是西门子除了美国在德国之外最大研究中心,主要研究领域覆盖了包括自动化控制、IT平台、系统工程、电力与能源 9大重要领域。西门子研究院作为研发人员的主要技术实力的核心,不止做技术研发,同时负责西门子相关的创新经营。比如西门子设立卓越经营部门,作为提高内部流程效率的一个机构,包括提高研发产品开发的效率以及生产的运营效率持续改进,同时设立知识产权部门,在顺应了一些大趋势后,也增加了一部分的灵活性,与合作伙伴在知识产权的共享和合作方面也做了一些突破。

   

   刘世锦:经济增长新常态的核心是促进创新

目前,中国劳动力总量在两年前已经开始减少,土地供给约束在加强,环境的压力也在加大,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也在发生变化。过去人们更多依靠要素投入,以后则要依靠要素增长力的提高,怎样更好的利用和配置要素,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要素生产率显著的提高。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企业的兼并重组,第二是非农产业比例的提高,第三是设备投资取代人工劳动,而这三大要素,无一不需要创新的支持和引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从经济学的角度指出,经济增长新常态的核心是促进创新,现在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具有长远意义的结构和动力变化,企业正在成为创新的主体,而创新不仅是在技术创新,也体现在组织、机制和商业模式创新上。实现创新既需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的三方面融合,也需要政府和社会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健全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

“企业要成为创新的主体,尤其是像西门子这样的龙头企业,在创新旅程中更是起到领头军的作用。基于企业的创新在于四点:第一则是大量通过收购中小企业的技术把它组装起来,中国人讲协同创新或者组合式的创新; 第二个创新需要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特别是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和集聚,形成一批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城市和区域;第三则是研究和产业化应用相辅相成,最后则是优秀的产业链制造能力。”刘世锦说道,“ 除此之外,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新能源和其他绿色技术发展等可能成为下一步重大突破口,微博、微信及网上购物的增长只是拉开一个序幕,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的生产过程、流通产业的全过程深度融合则是大趋势所在。”

在维护创新成果方面,刘世锦指出,创新市场机会和要素分配需要公平给各种类型的企业,特别是国有民营企业,除此之外,要特别保护知识产权,加速要素市场建设,促进创新型企业开放;通过市场竞争和需求导向的办法配置政府的研发资源。同时,要重视大学教育和研究体系改革以及促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在精彩的演讲过后,西门子特别邀请了三位在各领域有卓越贡献的创新代表分享自己的心得,三个生动的案例,让小编更直观地体会到了创新的魅力。

生物3D打印:用技术再造身躯

    首位“创新代表”是中国3D打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徐铭恩,他带领的团队所研发的能直接打印生物材料和活体细胞的生物3D打印机,已在该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徐铭恩先生首先向到场的各位嘉宾介绍了3D打印的原理,学科背景,和目前3D打印技术的国内外现状。他认为未来,3D打印技术将在科研、制药、医疗领域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他还与大家分享了几点创新过程中的心得:首先,“创新不是空中楼阁,基础研究是创新的一个重要基石”。其次,创新需求需要市场驱动,也需要市场投入,他认为:“创新成果要更加依赖市场,而非政府”。此外,结合3D打印技术在药物筛选上的应用,他总结称:“创新需要远见”,需要厚积薄发。同时也指出,目前3D打印领域也同样面临着挑战:第一,3D打印的特性决定了它的“跨学科性”,发展需要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来合作实现。第二,国内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存在缺陷。第三,创新需要人才,科研创新人才需要更纯粹的环境和更多元化的奖励方式。第四,有关部门在临床转化与FDA审批方面效率较低,相关机构需要扮演一个更合理有效的监督角色。最后,创新行业需要在公平合理的市场机制下健康发展。最后他总结说:“虽然目前面临的困难很多,但是我们非常乐观,相信现在的这个小蛋糕会变成大蛋糕。”

仿生机器人:使机械自由行走

作为第二位“创新代表”,刚毕业不久的孙荣毅介绍了他在仿生机器人领域的创新经历。作为2011"挑战杯"全国特等奖获得者和15项专利的持有者,孙荣毅和大家分享了从事仿生机器人研究的初衷,以及仿生机器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前景。孙荣毅认为,国内的机器人技术和国外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发展势头已经明显显现: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谈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孙荣毅说:“如果仿生材料能突破的话,我觉得机器人还可以往前跨一大步。”此外,他担心,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机器人可能会成为一个有自由意识的生命体,而不是简单的程序代码,人类面临的问题会上升到伦理道德层面。机器人可以让人的生活更加幸福,但是所有事物都是双刃剑,机器人如果被恶意利用将会带来更多的灾难,这也是一个道德伦理层面的问题。

虚拟现实技术:让虚拟触手可及

K-Labs沉浸交互实验室创始人兼CEO的潘博航,介绍了他的团队所致力于推广的“沉浸式头戴显示设备”是如何打破人与虚拟世界的交互屏障的。从希望帮助父亲圆飞行员梦开始谈起,他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与其他团队专注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研发不同,潘博航的K-Labs沉浸交互实验室对现有的与虚拟现实相关的软硬件技术进行整合,通过一些实验性尝试,将设备应用到特殊的领域里。他认为虚拟现实的应用领域广泛,可以在游戏、娱乐、教育、考古、军事等领域大有可为。他认为现在自己专注的虚拟现实技术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实现每个人的梦想。他最后说:希望更多人能分享虚拟现实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便利还有愉悦”。(/gk-CJT)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2023钢铁展洽会4月全新起航 将在日照触发更多商机

物联之星五大榜单揭榜!中国物联网Top100企业名单都有谁-IOTE 物联网展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