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造高铁,赔本赚吆喝?
核心提示:土耳其高铁合同价格平均804万美元/公里,远远低于工程造价,中国企业获得巨额亏损 2014年7月25日,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连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土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高速铁路二期工程顺利通车。
2006年,由中国铁建牵头并联合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等组成的合包集团恶意竞争、以超低价格击败欧美多家公司,以超低价格成功中标二期主要路段。中标路 段全长达158公里(双向),合同金额12.7亿美元,设计时速250公里。合同价格平均804万美元/公里,远远低于工程造价,造成由中国铁建牵头并联 合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等组成的合包集团巨额亏损。这是高铁出国赔本赚吆喝的又一实例。
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铁路二期工程被认为是中国高铁在海外“零的突破”。这项工程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东起Inonu、西至 Kosekoy,全长158公里,最高时速250公里。中土木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郑建兵介绍,对于这个项目,中土木公司基本“按零利润”的想法来做。
“这个项目的意义在于提高了公司管理水平,获得进入欧洲的机会。”郑建兵说,“在土耳其修铁路,整个用的都是欧洲标准,并且土耳其跟欧洲的一整套管理接近,所以对于我们公司的管理水平,对全球战略有好处,因为欧洲很难进。”
项目的竞标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当时有30多家包括来自土耳其当地、日韩和德国的公司组成了八大联合体参与竞标,而中土木则是和负责筹款的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公司,以及两家土耳其公司组成了一个联合体,最终以12.7亿美元的价格中标。
中方得以中标的最重要原因是提供了7.2亿元美元的贷款。
“这种情况在国外铁路项目竞标中很常见,作为中国企业的主要市场在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国家并没有像中国那样高速度的要求,通常都是普速的项目,而且往往要求中方提供贷款,国外有些项目提出的条件几乎等于是援建。”王澜根据数年来的经验总结道。
中国企业在海外铁路建设亏损严重,无一盈利,只赚吆喝
更 多地使用高架桥是中国高铁的特色之一,以京沪高铁为例,桥梁长度占了正线长度的86.5%,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大量的高架桥虽然比普通路基用料成本大为 提高,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路基沉降的风险,并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土地占用和移民安置费用,反而总体上节约了建设成本。
但这一建设优势未必都能在海外的铁路竞标中得以施展。
“我们在国内确实是成本低,但是拿到国外去,跟别的公司竞标,成本上却一点优势也没有。”王澜2010年曾带领铁科院的专家队伍到沙特阿拉伯对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承建的麦加朝觐轻轨项目进行联调联试,对海外铁路项目的建设难处深有体会。
虽然只是一段18.25公里的普速轻轨,但项目的投资预算却高达17.73亿美元,加上后来中铁建预亏公告中的40亿人民币,这一项目的建设成本达到每公里8.3亿人民币,远远高于国内的高铁造价。
“地形、气候的恶劣当然是原因之一,但主要原因还是物价,当地的材料物价比国内高出了很多,因此大部分的路段都是从国内直接浇筑好用货轮运到沙特,然后 再拼起来,成本可想而知。”王澜说道,“还有就是人力成本,建筑工人是沙特的业主指定的印度、巴基斯坦人,纪律和技术不足,都是大麻烦。”

提交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