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 产能过剩等成重大挑战

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 产能过剩等成重大挑战

  根据《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中国经济面临产嫩过剩、产业转型、新工业革命三大挑战。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5日发布《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14》指出,中国已步入工业化后期,工业经济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需要高度重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新工业革命三大挑战,并防范增长失速、结构失衡两大风险。


  中国工业经济正走向“速度趋缓、结构趋优”新常态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7.2%,比10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15日发布的上述报告认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工业经济正走向一个速度趋缓、结构趋优的新常态。


  “自2010年1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达19.7%后,我国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报告指出,到2014年前3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降至8.5%,无论是从工业投资看,还是从消费、出口等方面看,增速回落成为共同趋势。


  “但与此同时,结构性优化的特征也日趋明显,从工业投资看,制造业投资增长远远高于采矿业投资增长,制造业内部高科技行业投资增长较快,而传统制造业行业投资增速下滑,工业技术改造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报告称。


  中国已步入工业化后期需重视产能过剩等三大挑战


  “中国经济走向新常态的过程,也正是中国步入工业化后期的阶段,”报告主编、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指出,在工业化后期,之前依靠高投资、重化工业主导发展而支撑的高速增长将难以为继,中国当前必须高度重视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工业革命这三大挑战。


  报告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本次产能过剩涉及领域更广、程度更严重。自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中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已连续32个月负增长,很大程度上说明当前中国工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长期维持高库存以及实体经济不景气的情况。


  “在工业化后期,中国要实现从工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强国和服务业大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更需要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更强调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出,工业化后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任务艰巨,而且产业政策有效操作空间相对有限,政府原有的许多产业政策工具,如直接补贴,将更多地受限。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工业化后期与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叠加,使得中国工业化进程又增加了一些变数。”报告认为,新工业革命加速推进了先进制造技术应用,必然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在工业总投入中的比重,中国的比较成本优势则可能会加速弱化,制造业重心可能再次向发达国家偏移,后发国家产业赶超路径有可能被封堵。


  报告称要防范两大风险需转换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


  “面对工业化后期的各种新挑战,工业经济能否稳步进入新常态,关键要避免增长失速、结构失衡这两大风险。”报告指出。


  “工业经济增长失速风险,是指工业增速不断下滑,滑出可以接受的底线,从而诱发经济危机,”报告称,工业经济结构失衡风险,是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难以实现,环境与资源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工业发展方式不能转变,最终影响到工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黄群慧指出,在当前工业增长动力趋弱的情况下,要避免“失速风险”和“失衡风险”,关键是必须转换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寻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的新动力。


  “未来中国工业增长的源动力更大程度上表现为制度创新,”报告建议,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倒逼中国工业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工业增长和工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打好3.0工业基础迈向4.0工业强国

物联网和智能机器将引爆下一场技术变革?

《穹顶之下》背后折射的不合理能源结构

外资制造业接连撤离中国 人口红利渐失

被疯抢的智能马桶盖与中国制造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