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再迎实质性利好 两类企业将率先豪取产业利润
编者按:物联网再迎实质性利好,《证券日报》记者昨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电子信息领域标准化工作座谈会上传出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将“加强重点领域技术研究,加快物联网、传感器件等领域的标准研究制订工作”列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这意味着在资本市场广泛关注和积极产业政策的催化下,物联网产业将迎来根本性的利好。
受此消息影响,昨日A股物联网概念股表现抢眼,其中,榕基软件(12.63 +10.02%,咨询)涨停,达华智能(16.63 +9.99%,咨询)、深信泰丰(13.45 +9.98%,咨询)涨幅均超过9%,三川股份(12.51 +6.38%,咨询)、国民技术(29.35 +5.16%,咨询)涨幅超5%,软控股份(14.13 +4.59%,咨询)、东方电子(5.70 +4.59%,咨询)、上海贝岭(14.40 +4.58%,咨询)、航天信息(55.91 +3.50%,咨询)等7只个股涨幅超3%,另有11只个股涨幅超过2%。
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今年以来,已经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加快开展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培育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并且各省市已经陆续制定了物联网实施行动计划。近期,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还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2015版)》(以下简称《路线图》)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将开展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物联网创新应用试点,培育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研发、制造、服务新方式。“我们还要在企业层面建立起工业互联网或者叫物联网。”
一位国内产业研究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革命与能源、医疗、制造、交通、农业、媒体等相结合,会产生新的产品、新的业态、新的模式和新的技术,会产生巨大的产业影响力。
《2014—2015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认为,2014年-2015年物联网产业呈现出新的特点与趋势,目前物联网国际竞争全面加剧,中国竞争优势加快形成。当前,中国物联网已初步建立了“纵向一体”的政策体系,国家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健全,产业规模持续发展壮大。201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5800亿元,同比增长18.46%。
埃森哲研究显示,物联网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基于当前政策和投资趋势做最低估计,到2030年,物联网能给中国带来5000亿美元的GDP累计增长,比目前常规预测的发展水平高出0.3%。
“中国工业物联网正以年增长20%的比例,取得全球不同地区物联网市场增长幅度第一名的位置,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信证券(15.72 +3.56%,咨询)相关研究团队预测,在产业链形成初期,市场中需要大量硬件的铺设,产业利润的主要获取者还集中在设备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而随着产业的发展成熟,市场对于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网络运营商和平台供应商的利润迎来快速上涨,并将成为产业利润的主要获取者。
基软件:智慧城市与外延发展值得期待
金质工程新一轮机会。公司公告中标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服务总线开发集成项目,虽然目前项目金额不大仅198万,但是会带来三方面机会:一是未来硬件平台招标的参与;二是与主干系统相关的系统的升级改造以及新建;三是在金质领域影响力提升带来的三电领域市占率的提升。
智慧城市值得期待。公司获得了安防领域的资质,并于近期在沈阳设立孙公司,服务东北市场,智慧城市领域拓展值得期待。在电子政务领域公司经过长期的积累拥有较为完善的开发平台,未来有望通过合作伙伴的模式进一步拓展全国市场。
挖掘客户需求,提供增值服务。公司在三电领域积累了4万多家进出口企业用户,由于业务的特殊性,公司用户具有较高粘性。公司围绕这些企业用户的需求开发出了很多增值服务,如易检、易表、易查等。
未来随着用户数的积累和新需求的发掘,这块业务将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亮点。
外延拓展加快布局。公司年报中对14年计划中提到要“积极寻找对公司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项目,积极利用收购、兼并等资本市场手段,优化和完善公司产业布局,提升公司的产业链整合、竞争能力。”
投资建议。盈利预测2014-2015EPS0.30,0.42元,维持“买入”评级。
达华智能:物联网智能生活金融支付大平台
搭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达华智能生活大平台。(1)以物联网为支撑,(2)支付金融为核心平台,(3)OTT为关键入口,(4)吃喝玩乐智能生活为主要方向,(5)协同广东各地智慧城市,(6)打造完整的智能生活金融与支付大平台。
中国出货量最大的RFID电子标签和IC智能卡生产商,实现“物流+信息流+现金流”三流合一,依托大数据分析形成信用数据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创造新型平台商业模式。
OTT与两大牌照方深度合作,三年预计布放千万终端,短中长期商业模式成熟。达华智能与南方新媒体和国广东方两张OTT牌照方深度合作,不仅仅是制造而在于集团层面、股权层面,从融资、方案设计、制造、销售渠道到增值服务运营全方位合作。商业模式成熟清晰,短期达华获得OTT推广中的正常制造和销售利润,单台盈利至少15-30元,且分享内容收益分成,预计三年实现千万量级出货,进入千万家庭,掌握OTT智慧客厅关键入口,获得用户信息。项目主体与腾讯、优酷土豆等互联网企业深度合作,免费内容广告收益,收费内容分成,腾讯云视听、优酷CIBN合一影视下载量居前。长期将OTT用户导入卡友支付金融平台,成为智能生活大平台的重要部分。
卡友牌照稀缺性,以支付为入口,供应链金融创收益。A股上市公司中唯一的线下银行卡收单牌照,唯一同时拥有第三方支付和保理资管牌照。卡友作为原银联子公司,具有强大的平台能力,改变现有高度依赖手续费的商业模式,以支付作为商户用户切入口,掌握流水数据,大数据分析获取信用信息,以应收账款保理、小额贷款和票据贴现等金融服务获益,预计三年将推广百万商户。
智能生活大平台,资本运作为支撑。相比从某一行业线条切入的O2O公司,达华智能围绕吃喝玩乐、OTT搭建智能生活大平台,最终将导入达华智能各业务线用户资源以及海量智慧城市用户。稀缺的支付金融牌照,持续的资本运作、人员团队整合和员工激励机制是达华智能战略快速推进的有力保障。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35.25元。我们预计公司2015年-2017年EPS分别为0.47元、0.69元、1.15元(按照金锐显并购完成后股本及净利润计算)。达华智能持续布局物联网、支付金融、OTT等业务属于市场最认可估值较高行业,首次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35.25元。
风险提示:OTT推进进度不达预期,并购标的净利润不达预期
三川股份公司半年报:智能表销售稳健增长带来毛利率提升
要点:三川股份今日披露2015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3.13亿,同比增长4.60%;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20.14%。基本每股收益0.16元,同比增加23.08%,总体毛利率33.34%,同比上升2.48个百分点。
收入情况:受益智能成表销量增加,总体收入增长4.60%。公司15年上半年总体收入3.13亿,同比增长4.60%;其中,普通表收入占比29.12%,增加23.33%;节水表收入占比22.14%,增加6.71%;智能基表收入占比8.78%,降低47.32%;智能成表收入占比25.49%,增加56.06%;其他收入占比14.21%,降低19.35%。
盈利情况:智能表占比提高提升综合毛利率。毛利水平方面,普通表毛利率24.18%,节水表毛利率31.84%,智能基表毛利率27.03%,智能成表毛利率47.57%,其他产品毛利率31.83%,同比分别上升1.39,上升1.91,降低3.01,上升0.40,上升5.74个百分点。公司总体毛利率33.34%,同比上升2.48个百分点。
费用情况: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增加,财务费用率为负。2015上半年,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有所增长,分别为26.74%和24.83%,同比增加了3.78和2.66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增长主要因为销售人员奖励机制,管理费用增长主要因为公司研发、税费、折旧费用提高;财务费用率-6.38%,同比降低1.17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定存利息收入提高。
公司看点:全员持股+智慧水务。全员持股彰显信心:去年10月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定增1.2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大股东和全员持股计划参与锁定三年,发行价为7.66元。智慧水务提升估值:公司通过推广智能水表一方面提升公司毛利率,第二方面拉高估值;目前公司已公告收购水务软件公司国德科技51%股权,跟中移物联网合作推出物联网水表,跟金卡股份(31.98 +1.07%,咨询)、龙江环保合作共享客户/技术协同,稳健转型智慧水务。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测三川股份15-16年EPS分别为0.37、0.50元/股;考虑公司业绩扎实与智能水务概念,给予16年35倍动态PE,对应目标价17.6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水表推广低于预期。
国民技术:控制成本助长远发展,储备技术静待业绩花开
事项:
国民技术8月6日晚发布公司半年度报告: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27.88万,同比增长4.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41.91万,同比增长464.66%;基本每股收益为0.11。
平安观点:
成本端控制成公司半年业绩增长主因:从公司的披露信息来看,国民技术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45%,而总成本却下降4.70%,成本下降成为公司半年业绩大幅增长主因。深入分析发现,总成本的下降主要因为管理费用的下降和资产减值损失的减少,管理费用绝对数量下降2332万(-28%YoY),资产减值损失下降728万(-43%YoY),合计影响利润总额3060万。运营成本的下降凸显管理能力的提升,相比于投资理财和资产剥离的正面影响,管理能力所带来的业绩增长是一种内生性增长,有利于公司持久保持良好的竞争实力。
储备信息安全技术静待花开:国民技术作为一家信息安全与芯片设计交叉领域的企业,其业务布局主要在金融IC卡芯片、RCC移动支付、可信计算等领域。银监会、工信部、国标委在金融支付领域的频繁动作频频,信息安全行业的成长空间被打开。国民技术的技术资源丰富,仅2015年上半年,公司就申请国内专利11项,获得国内授权专利19项,申请国外专利3项,获得国外授权专利6项。技术上的储备有利于公司把握住机会,目前公司的主打产品金融IC卡芯片也在积极的试用阶段,行业市场毛利规模约20亿元,国民技术作为金融IC卡芯片领域最具实力的本土企业之一,有望在芯片国产替代中把握巨大机遇。
投资建议:鉴于国民技术所处行业的前景及技术上的优势,增长潜力巨大。
预计2015/2016年营收为553/703百万,对应摊薄EPS为0.20/0.37,PE为200/106倍。
风险提示:IC卡国产替代进程缓慢、产品价格下跌、存货损失。
软控股份:成长三部曲、开启新纪元
软控过去十年的增长主要逻辑是以装备创新推动轮胎子午化率提升,下一个十年的逻辑将从装备、工艺、材料创新三角全面发力,着力推进下游轮胎厂商向轮胎高端化、绿色化升级。公司持股60%股权的益凯新材料即将填补我国溶聚丁苯和钕系顺丁橡胶复合新材料在行业内大规模应用的空白。我们给予买入的首次评级,目标价格18.00元。
支撑评级的要点
软控1.0:立足轮胎橡胶行业。一方面,2014年超越第二名成为全球橡胶装备制造商新霸主,国际大客户拓展加速推进;另一方面,绿色轮胎新材料产业化推动公司迈向新蓝海,从300亿到3,500亿,市场空间将巨幅打开。
软控2.0:跨行业拓展见成效,机器人(64.73 +6.11%,咨询)与智能物流系统迎来快速增长期, 支撑近两年业绩稳增长无虞:机器人作为物流的核心装备,将与自动仓库、分拣机、各类输送机等物流装备一起发挥大物流硬件的作用, 科捷物流主要瞄准快递、配送和工厂自动化三大细分领域,我们预计这三者每年的市场空间超过400亿。目前公司已切入行业内核心客户的供应商体系。
软控3.0:公司参股20%股权的公司橡胶谷,“互联网+”、校区+园区+ 产业平台=创新生态圈,是公司工业4.0下基于产业互联网布局的新模式集团。未来有望成为橡胶行业的硅谷。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新产品推广缓慢风险。
估值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6、2017年销售收入分别为31.15亿元、37.59亿元、49.1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62亿元、3.53亿元、4.9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32元、0.43元、0.61元。我们给予买入的首次评级,目标价格18.00元。

提交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