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浮云看“互联网+”,实体经济是根本
“互联网+”几乎成为贯穿全年的热门词汇。无论是从媒体曝光度还是从记者采访时企业“热情度”来看,互联网企业都是“互联网+”领域最为活跃的企业,毕竟互联网企业与互联网有先天的联系。
不过,在专家看来,若要发展“互联网+”,来自实体经济的企业才是主体,只有实体经济的企业拥抱“互联网+”,才能激活传统产业的创新能力,实现转型升级,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对于目前‘互联网+’发展,从行动来讲应该聚焦企业的发展。国家的经济靠的是产业的支撑,而产业的发展靠的是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积极推动‘互联网+’必须聚焦于企业发展,特别制造业核心企业,否则的话中国要错失新兴工业化的发展机遇。
正如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周宏仁所说:“若发展‘互联网+’把《中国制造2025》甩在一边,把企业甩在一边,那将是重大的战略失误。”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如果没有成千上万个覆盖各主要行业特别是关键行业的,世界一流的企业做支撑,中国不可能是一个制造业的世界强国。”周宏仁这样认为。
而究竟谁才是“互联网+”的主体,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也向记者表示,“互联网+”的成功需要实体经济企业勇于担当,“互联网+”是互联网化的新阶段,“互联网+”的阶段与消费互联网阶段是不同的。在消费互联网阶段,互联网是载体,网民的需求是驱动力,互联网企业是主体。在“互联网+”阶段,线上线下结合是载体,市场是驱动力,实体经济企业是主体,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行动中将发挥开拓者的作用,但“互联网+”的成功更需要实体经济企业发挥主力的作用,“互联网+”行动计划已经启动,互联网企业是闻风而动,实体经济企业更多处于观望状态,因此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产业界还需要做更大努力。
既然实体经济企业是主体,那么这些企业又该如何拥抱“互联网+”?周宏仁建议,从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不难看出,网络化依托的是数字化,任何没有数字化,或者说没有计算机化的人、物、系统,都无法接入互联网,不可能做到“互联网+”。因此,没有数字化基础的企业,必须补课。另外,信息化正在向其高端——智能化发展。智能化是依托数字化和网络化,更充分地智慧地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必然结果。企业不可能把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事情都做完了再来研究智能化的问题,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整体思路,必须统筹考虑和规划,才能求得最佳结果。因此,推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必须全方位的规划和推进信息化的发展,二者的内涵是一样的。

提交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