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停滞不前 智能手环突破机遇在哪里?

停滞不前 智能手环突破机遇在哪里?

2015/12/14 14:40:07

如今市场上的运动手环五花八门,款式各异,不过基本上内置都是由简单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元件组成的,唯一的差别莫过于其品牌独有的算法设计以及软件程序了。对比起来,还真是大同小异。

  而手环与手机相比,好处可谓是十分明显了,体积小巧,方面携带,而且还有装饰的作用。手环还能根据其功能的不同来记录用户日常生活中的锻炼、睡眠和饮食等实时数据,同时将这些数据同步到智能终端,进行后台分析后得到一个结论,用以指导用户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

  就如上文所述,很多智能手环的计步、热量消耗、睡眠计算,几乎都可以利用手环中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传感元件得以实现。例如,智能手环会通过内置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记录用户每天的步行情况、爬楼层数和目标达成率。但是,大多数的时候,往往因为各种技术原因,传感器检测的准确性还不是很高。

停滞不前 智能手环突破机遇在哪里?

  除了需要使用创新的算法和传感器外,智能手表、手环等可穿戴设备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还是续航这个老大难问题。

  目前,很多可穿戴设备,尤其是健康类智能硬件,大都具有测量心电图或者脉搏监测的功能,延伸的测量将扩展为运动、睡眠、健康等综合数据的分析,通过APP了解你的身体状态达到初期健康测量的目标。但是,人们又对此类可穿戴设备保留态度,因为这类产品大都体积较大或者耗电较快。

  这是因为此类产品的硬件大多包括处理器,传感器,通信连接,存储记忆等部分,基础传感器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等,通信连接可能包括蓝牙、USB、RF等多角度传输连接功能,同时此类健康设备还需要基础安全措施,例如AES加密。

  目前来看,针对这两个问题,还是得依赖加速度传感器等消费电子类的MEMS传感技术的突破,以及新型算法的优化和融合。此外,各个可穿戴厂商对于自身设备的续航能力方面的研究,也会让可穿戴设备技术和市场得到进一步突破。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