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LED封装利润低、鸿利光电将如何应对?

LED封装利润低、鸿利光电将如何应对?

2015/12/21 15:33:26

2015年,国内外经济均面临下行压力,各行各业都经历了低迷期,而LED行业的竞争尤为激烈。由于照明和背光毛利率持续下降,国内LED封装企业不断陷入价格下降与规模扩产的恶性循环之中。

今年以来,LED封装毛利太低,国内LED封装器件多数产品价格下滑幅度超过50%。很多企业都表示出货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利润却不见增长。这样的情况,即使鸿利光电这样的企业都受到影响。

由是,规模化、转型升级成为国内LED封装企业提升竞争力、保证生存空间的不二法门。

大制造如何炼成?

去年以来,木林森、鸿利光电、瑞丰光电、聚飞光电等封装大厂厂商纷纷扩大产能。进入2015年后,在LED照明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的前提下,这些有技术、资金实力的厂商,仍在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摊薄成本。

扩大产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对于降低成本有着明显的作用。原材料价格的下降,技术工艺的提升,加上大规模的生产,使得LED封装器件价格的下降更显得“理直气壮”。

“我们已经实施了扩产计划。”鸿利光电营销总监王高阳如是告诉记者,公司SMD LED现有的生产线已无法满足公司未来快速增长的需要。鸿利光电在江西南昌投资的扩产项目,就是为了扩大生产规模,缓解产能压力,降低生产成本。而就在10月16日,鸿利光电发出了募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的可行性报告。

“并不是照明市场不景气才造成封装器件价格下降。相反今年的照明市场发展还是比较良好的。”在王高阳看来,目前LED照明产品处于大面积普及阶段,那么最先面对的是产品价格问题。

很自然的,性价比高才有利于LED照明的迅速普及。

就LED封装而言,价格的下滑速度有目共睹。以2835为例,作为目前国内LED封装最为普及、市场接受度最高的主流LED器件,已从上半年的5~8分钱一颗,降至现在的3~5分钱一颗甚至更低,降幅达到60%左右。

如何降低LED封装产品的成本?除了大规模生产的实现,还要归功于器件标准化工作的推行和落实。

早在2010年发布的行业标准《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产品系列型谱》中,可以得知LED产品结构已超过100款,市场上的LED器件超过上1000款。如何选择匹配的LED器件,让客户在选择上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和时间。

在王高阳看来,标准化就是在工业流通过程中,把不确定的数据统一化,标准化。标准化具有通用性和可替代性,如SMD2835,就是一款通用性和可替代性非常强的封装器件。

LED封装器件一旦标准化,其对行业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1、降低库存成本;2、响应速度加快、交期短;3、易控制、降成本,客户可集中采购降低成本;4、规格化、自动化生产降低成本,降低出错、提升良率降低成本;5、方便设计、可替换、易维护。

据了解,2014年鸿利光电的销售产品中,SMD2835占了将近50%;2015年2835产能更达到了1200KK/月。在交期响应、成本管控、良率提升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与客户实现了双赢的合作局面。鸿利光电在切实推动着行业标准化的发展。

开疆辟土 狙击COB

“扩大产能实现规模化生产,推动行业器件标准化。”鸿利光电在白光LED封装器件的生产研发上从来都是敢为人先。当国内不少LED封装厂商开始将战场转向COB的时候,鸿利光电在COB细分领域已经开始初尝胜果。从2015年6月的光亚展到8月的佛山COB技术研讨会,鸿利光电COB正以势不可挡的气势,开疆辟土。
某调研数据显示,到2017年,COB会占到LED照明封装领域产值的15%左右。国内COB已经逐渐占据批量化市场,对国外COB产品厂家造成的压力十分大,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的国内厂家COB品质提高十分显著,价格同样进入激烈的竞争,促使未来COB使用国内厂家趋势化明显。

从这一层面来看,未来COB仍将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2015年8月举行的鸿利光电COB技术交流会上,鸿利光电表示,COB在未来技术上会有自己独有的市场空间。在技术上,要突破的核心一部分是在基板、以及相关封装材料,另一部分就是更具性价比优势的封装结构设计。而对于COB的发展可总结为:国产化、秩序化、标准化、规模化。

目前很多国内客户使用的中高端大功率COB产品都以“舶来品”为主,而鸿利光电一贯坚持中高端产品的研发方向,与国际大厂同步,逐步打入中高端COB封装器件市场,努力走在国际国内COB封装产品技术研发的前端。

也正是由于一直致力于中高端封装器件的研发与生产,鸿利光电的COB产品系列,包括大功率100 W的COB LT005都通过了LM-80测试。

鸿利光电推出的高光密度倒装COB采用倒装蓝光芯片组合超导材料或者陶瓷基板的工艺,并且采用先进的荧光镀膜工艺,有效降低COB光源胶体表面温度。同时结合超高导热材料,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据鸿利光电相关技术负责人介绍,公司推出高光密度倒装COB系列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分别是氮化铝的1818(LC003)、1313(LC004)。功率能够涵盖15~80w,显色指数大于80、最高可大于95。

生态平台初显

然而,仅靠规模化并不能解决扩产带来的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企业亟需转型升级优化其盈利结构。

如何从同质化、低价化的竞争中突围而出,顺利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或是实现转型升级,是LED制造业目前及未来3-5年的重要挑战。2015年是转型升级的元年,未来3年你会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突围”、采用何种方式“突围”。

某研究所调研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LED封装器件需求量预计将达到657亿元,同比增长15.7%,其中中国LED封装产值(不含进口)预计为472亿元,同比增长21.7%。从数据上看,国内LED封装产值的增长速度要高于封装需求量的增长速度。

鸿利光电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LED封装十亿俱乐部成员之一,除了在LED封装主业上的一再扩产,近几年在资本市场上的动作不断:入股良友五金、重盈工元、斯迈得,补强LED相关业务;收购网利宝,涉足互联网金融;收购佛达照明、参股迪纳科技及珠航校车,切入车联网行业。

鸿利光电“LED主业+互联网金融+车联网”的生态平台雏形已现,搭乘着各式战斗机开始乘风破浪。

对于资本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上市公司来说,通过积极的并购重组不仅可以壮大自身的综合实力,还能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今年以来,资本注入来得尤为汹涌,并购潮一波接一波。并购重组和产业升级将推进市场整合加速,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龙头企业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也将在整合中逐渐凸显。这对善于运用资本的鸿利光电来说,实是一条“光明之路”。

简而言之,LED封装大者恒大的局面仍会继续。但这并不意味规模大的LED封装厂就一定没有后顾之忧,鸿利积极的扩产、整合,必将推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