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市场评论

>

中国制造业:加速走向智能制造

中国制造业:加速走向智能制造

2015/12/30 10:05:49

即将结束的2015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而2016年是《中国制造2025》落实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日前工信部组织各方专家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制定了包括五大工程落实方案、四大专项规划和两个行动计划在内的11项文件支撑体系,地方政府也陆续推出了落实方案。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战略选择,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中,以产品的智能化为突破口,以智慧工厂为切入点,实现设计、制造、经营、服务的智能化,是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新的工业革命的核心内涵是信息技术创新,主要特征是制造业的制造方式智能化,因而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发达国家正积极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如美国提出实施“再工业化”,德国推出“工业4.0”,日本发布了《机器人新战略》,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面对全球产业新的竞争格局,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客观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制造业依靠广阔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原料及土地的低成本得到了高速发展,形成了相当规模和一定水平的工业生产体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从事简单劳动和重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土地、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全面、快速上升,成本优势逐步削弱,中国已经不再是生产成本最低的制造业基地。而“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发展模式,对资源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也日益突出。我国制造业要素投入结构中科技进步和创新能力对制造业贡献率较低,那些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和零部件大多被外资控制。因此,中国传统的制造业大而不强,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亟待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智能制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

智能制造远不是简单的设备的互联互通。从技术的角度讲,智能制造就是从物联网、智能机器、大数据、分析这几方面构建,把人、技术和数据连接在一起,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找出生产中的问题并提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满足多种多样动态式的市场需求。事实上中国要由制造大国走向具有工业4.0水准的制造强国,在制造工艺和流程方面迅速地提升是有一定难度的,还需要有一个逐步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型升级过程:由单机产品到生产及工厂的自动化,再到生产和管理的智能化。在设备的互联互通方面,中国制造和发达国家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但中国制造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不仅仅是技术的提升,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与制造业强国德国比,除了技术底子外,中国产品在设计、工艺流程的建立和管理等方面都还存在着短板。而德国人虽然表面上死板不灵活,但他们正是凭着执着的信念,遵守规则、制度、标准、流程的态度,创造了德国品牌。所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不光要有热情和胆识,还需沉下心来做精做细。

中国制造业所面临的环境告诉我们,通往智能制造的路还很长,不可能一蹴而就。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今年6月发布了《中国现代化2015》。该报告对131个国家1970年至2010年的工业现代化作出了定量评价,指出2010年中国工业水平比德国、英国大约落后100年,比日本落后约60年。为此,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上,要做好长期准备。除了制造技术的升级外,还必须进行制造文化的升级,培养兢兢业业的工业精神,克服赚快钱的浮躁心理,追求产品的优质优价,才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工控网市场分析师——梁致晶

审核编辑(
肖瑞南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2023钢铁展洽会4月全新起航 将在日照触发更多商机

物联之星五大榜单揭榜!中国物联网Top100企业名单都有谁-IOTE 物联网展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