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机床展那么大,现状趋势新品动向小编帮你都get

机床展那么大,现状趋势新品动向小编帮你都get

2016/4/14 16:56:28

AlphaGo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备受瞩目,同时也传递出一种信号: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智能化浪潮已经汹涌而来。目前,全球制造业都在积极争夺智能制造制高点。作为中国工业的脊梁,中国机床行业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会。

以“新环境  新格局  新作为”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 2016)于2016年4月11日至15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

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展馆内各大技法争相斗艳,针对机床行业应用上演“全武行”。不难看出,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启动、“中国制造2025”以及“一带一路”的逐步推进,以“转型升级”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机床行业将会迎来新一轮难得的发展机遇。

凛冬 or 暖春?

-8%,2015年的自动化整体市场发展增速掉至最低点(gongkong市场研究数据)。之于机床行业,2015年1-12月,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15.4%。其中,金属切削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15%,金属成形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16.8%。

受主机订单大幅下降和主机配套关系影响,2015年1-12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9.2%,金属加工机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3%,金属切削机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8%,金属成形机床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4%。

2015年无疑是机床行业承受更大下行压力的一年,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将之概括为“运行不断下探或从分化向同化演变”,具体表现为:需求持续大幅下降,销售显著下行;生产持续大幅下降,库存小幅增长;运行质量显著下滑;出口由增转降,能力还需加强。

对比时间线,相较前几年的下行态势,2015年的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下降幅度再度扩大、下行领域全面扩展、内外贸双下降和全行业利润状况持续恶化

展会上,某山东机床生产企业向工控小编透露,去年部分机床生产企业甚至出现30%-40%的利润下滑。用《权力与游戏》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凛冬”来形容并不为过。

根据全国经济运行实际走势,以及2016年宏观调控的政策取向,中国机床工具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惠仁将2016年视作行业转型调整的关键之年,同时也是全行业面临更大下行压力的一年。

虽然进入“冰河时代”,但仍有如江苏亚威机床、格劳博中国、友嘉实业等行业企业销售实现逆势上扬,通过加强产品品质控制、研发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并购、海外扩张等举措,有的实现逆袭扭亏为盈,有的净利率达到10%,但每一位都绕不过“转型升级”四个字。

升级 and 革命!

“中国机床工具行业‘需求总量明显减少,需求结构加速升级’的市场特征日益凸显。”陈惠仁分析指出,中国机床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显著变化。

一方面,民营企业迅速崛起,其企业数量和利润总额中全行业占比均超80%,这一变化正在悄然并深刻地重构中国机床工具产业的整体格局。另一方面,消费已经超越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在重化工业高速增长阶段趋于结束而对机床消费市场产生消极影响的同时,以3C为代表的消费品制造对机床消费市场的拉动力日益增强。

陈惠仁表示,新的环境、新的格局提出了新的挑战。当前,自动化成套、客户话定制、普遍的换挡升级的市场需求,客观要求企业要以新的作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积极应对。

“智能制造的出现将重塑工业体系,使传统‘大而全’的集中式制造与组织模式向分布式布局、分级式结构转变,将彻底改变生产方式,进而深刻改变生产关系。”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轮值理事长、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说,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智能装备是核心,智能工厂是载体,催生新的分工是本质。

危机之下促发新机遇。内外部压力将倒逼机床企加速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在技术上创新、在工艺上提高,将新技术竞争转变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轮工业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历史机遇能否抓住,就看行业企业能否加大创新驱动,以市场为导向,满足用户不断升级、变化的需求。

智造 + 特技!

在这场转型升级大幕中,自动化厂商不断为机床行业加“特技”,实现升级提质提速。其展览的主要亮点集中在数控系统的智能化升级,以及机械手展示的“铺天盖地”(N3馆)。前者帮助提升机床的机械精度、处理速度、操作便利程度、能源利用率、信息互通互联等;后者帮助企业实现“机器换人”,提高自动化水平、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逐步迈向无人的数字化工厂。

西门子:数字化

西门子以“迈向工业4.0之数字制造”为主题亮相,并表示数字化是提高生产力、效率与灵活性的关键。令小编不得不感慨的是,西家的出场总是为客户考虑周翔,从硬件、软件,再到系统、解决方案,甚至是金融支持,有一种“你提要求我全包”的既视感。此次,西家展示其为机床行业迈向工业4.0所提供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数控系统与IT技术以及机器人的高度集成。

(西门子展位)

展出的西门子Sinumerik 808D、828D、840D sl全系列数控系统均已实现全数字化,而多款新升级的显示屏成亮点。如,Sinumerik 808D数控系统搭载具有8.4”显示屏的全新硬件平台PPU161.3;Sinumerik 828D系列推出15.6”智能大屏PPU290,支持多点触控实现全新智能操作体验;828D BASIC全新升级的10.4”显示屏支持人脸识别控制,轻松实现节能。

(Sinumerik 828D、840D sl数控系统)

其中,Sinumerik 840D sl系列推出全新硬件NCU730.3B以满足新一代模具加工功能,新的智能触控操作面板OP019 black使操作更轻松,新的软件SW4.7可用于各种复杂五轴加工任务以实现更高的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此外,在Sinumerik 840D sl数控系统可实现对KUKA机器人的直接一体化控制,使得自动化集成更加安全、高效。

全新发布的Simotics M-1PH1主轴电机与Sinamics V70 Spindle主轴伺服驱动器,与现有Sinumerik 808D ADVANCED数控系统组成全数字化的数控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以太网接口,Sinumerik 808D/808D ADVANCED还可与西门子自动化产品相连接并进行自动化设备和工厂网络扩展,轻松实现生产自动化与数字化,助力产业升级。

(西门子主轴产品)


台达:定制化、经济型

针对机床行业,台达重点展出两大行业解决方案。

一是CNC数控机床解决方案。该方案由台达数控系统NC300系列,伺服驱动器ASD-A2系列、ASD-M系列,主轴伺服驱动器ASDA-S系列和高分辨率伺服马达、主轴马达组成。方案动态响应性能优异、精度高,可应用于铣床、加工中心、雕刻机等多种机型。

展出的台达高速DMCNET全数字化解决方案中包含NC200A和OpenCNC两款新品。NC200A应用于玻璃机、木工机和雕刻机等机型,OpenCNC则瞄准客制化市场,让客户拥有自己的专用控制器。


(CNC数控机床解决方案 ①NC200A ②OpenCNC)

二是上下料取出臂解决方案。该方案由台达HMC控制器、ASD-M-F或ASD-A2-F伺服驱动器、DMCNET高速总线组成,伺服轴数可扩展至12轴。方案适用于机床上下料、注塑机取出臂、点涂胶机等场合。

(上下料取出臂解决方案)

同时,台达推出一款经济泛用型交流伺服电机ECME,可应用于车床、工具机、切割机、雕刻机、封填机、切角机、送料机、绕线机等。
 

(经济泛用型交流伺服电机ECME)


一进入N3馆,工控小编脑中传来魔音:哼哼哈兮,又见到机器人;哼哼哈兮,自动化那么无敌!在这两年众多展会上,小编总能看到工业机器人那炫酷NB的身影。CCMT 2015如此,CCMT 2016亦然。

作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与晴雨表,近几年的机床展无不向人道出:中国经济高红利时代已经过去,传统制造业的升级步伐正在逐渐加快,无论是企业积极转型,还是政策市场倒逼,去库存、去产能已成大势所趋,好在工控圈的小伙伴们提供众多“利器”帮助企业加速升级,工业机器人就是其中一位“功臣”。

ABB:应用技术推广

ABB带来两大应用案例,分别是IRB 120机器人珩磨设备机床上下料和IRB 6700机器人轮毂机床上下料应用展示。

(珩磨设备机床上下料演示)

(轮毂机床上下料演示)

据ABB方面介绍,这次展出主要是针对机床加工行业进行应用技术推广。随着自动化需求的提升,工业机器人应用得到更大的拓展,除传统的焊接应用外,机器人在机床上下料、物料搬运码垛、打磨、喷涂、装配等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工业机器人与成形机床集成,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用人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加工效率和安全性,提升加工精度,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据其透露,未来三年,工业机器人在机床细分市场应用将逐渐深入,整体向好。

FANUC:又见“小绿人”

FANUC依旧那么土豪,这次又诞生了一个“小绿人”。去年工博会,FANUC豪笔一挥,以超800平米特装亮相,今年CCMT 2016又成为N3馆参展面积“霸主”。

(发那科展位)

自去年工博会在中国地区首发协作机器人CR-35iA(“小绿人”),FANUC趁热打铁,今年推出新作——协作机器人CR-7iA(又一个“小绿人”),最大可搬运质量为7kg。相较前者,CR-7iA更为小巧、紧凑和灵活,适用于机床上下料、电子产品装配等领域的人机协作。同时,新机型更加注重安全功能,可使CR-7iA能在没有安全围栏的情况下与人一起并肩工作。

(协作机器人CR-7iA)

当然,FANUC展台人气最高的当属“超越4.0”定制化柔性化装配生产线,放眼望去,20台FANUC LR-Mate 200iD机器人与智能机器在现场展示了无人化、网络化、定制化的智能生产。一旁观众们的小眼神,那个专注哦~

(“超越4.0”定制化柔性化装配生产线)

此外,FANUC还带来了8款特点各异的小型加工中心ROBODRILL,分别具有高速、高精度、高转速、高扭矩、大切深、快进给等一系列特性,满足精密模具、IT精密件、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材等不同行业工件的加工需求。

安川首钢:机器人集成应用

安川首钢展位依然是MOTOMAN机器人的天下。如MOTOMAN-MH24通用机器人搭载MOTOEye-2D机器人视觉系统所演示的铸造件生产系统,MOTOMAN-MA1440弧焊机器人所展示的新型不锈钢薄板机器人焊接系统,MOTOMAN-MH12通用机器人与MotoFit六轴力传感控制功能共同演绎的装配系统等。

(MOTOMAN机器人集成应用)


库卡:功能最大化

KUKA展台共展出3款机器人展示应用工作站,其中两款是KUKA KR 16-2机器人配合不同机床型号及工艺需求,定制化的机床上下料不同应用方案展示。另外一款展品是KUKA轻型灵敏机器人LBR iiwa7 R800齿轮箱装配应用工作站。

(KUKA机器人应用工作站)

这也是KUKA为契合此次展会主题,展出的“新作为”解决方案。即,借助智能机器人系统进行自动化生产,不但能显著提升机床、机械加工设备的生产力,同时也能确保待加工部件符合日趋严格的品质要求和小批量各异化的需求。

KUKA向工控小编现场演示了一个案例,通过增加单台工业机器人操作功能,提高产线单位时间产能。在某机床厂车间,KUKA机器人肩负去毛刺、铣削、钻孔、清洗等多道附加工序,不但省去人工清理工作,还减少机床加工时间8分钟,加工后零件可直接装配。实施机器换人后,生产效率从600件/月增加至1080件/月,效率提高80%。

柯马:从“高大上”到“小精简”

柯马展位一枝独秀。此枝为柯马动力总成事业部的明星产品Urane25。

Urane 25卧式高速加工中心可用于精密和复杂的零件加工,包括发动机缸盖、缸体、变速箱壳体等核心部件。这款加工中心的强大,体现在它能大批量、经济性、高质量地生产,满足核心零部件的精度、形状、粗糙度等苛刻要求。

(Urane 25卧式高速加工中心)

在柯马提供的全球范围内所有类型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中,汽车行业占头筹。据柯马方面透露,除了以往提供整个动力总成产线整体解决方案的“高大上”服务,如今,柯马又新增加提供单台(如2-4台)交钥匙工程的“小精简”服务,主要针对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应用。

广州数控:数控系统 + 机器人

被誉为国产机器人的“四小家族”之一的广州数控,依旧以它抢眼的“龙头”形象出场。作为老牌的成套机床数控系统供应商,广州数控年产销数控系统连续10年全国第一,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1/2份额。在“数控系统+机器人”的新模式下,广州数控更加如鱼得水。

就其去年数控系统销量来看,经济型数控设备需求量下滑,而中高端数控设备需求不断走高,再次印证中国机床行业向高端升级走势。

在众多工业机器人应用展示中,一款基于磁悬浮技术的恒压力控制自动打磨机器人引人注目。该系统采用磁悬浮技术,加入特制的软件算法和模数控制电路,模拟现实人工打磨时的相对压力感应,并进行适时调整,避免传统打磨方法对工件的过磨或研磨不足导致的品质不良。

(自动打磨机器人)

“L”形趋势,是中国经济运行走势图,稳增长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不少政策措施也是前所未有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2016年,机床行业转型调整任务更加艰巨,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一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给机床行业带来新的环境变化。(文/gongkong张丽莹)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