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互联网+”助力我国制造业提效升级

“互联网+”助力我国制造业提效升级

2016/5/13 11:18:36

在今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互联网+”助力我国制造业提效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魏际刚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从系统和全局的高度来推动制造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时期。《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者目标一致,可以说是殊途同归,都可以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
  
  深化融合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略突破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5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了即将发布的《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互联网日益成为驱动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辛国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是深化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经济,加快‘中国制造’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举措。”
  
  深入推进“中国制造与‘互联网+’”,与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何关系?魏际刚表示,供给侧改革是很宽泛的概念,涵盖中国经济生产的方方面面。中国制造业的供给侧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供给测改革既包括构建现代制造体系,又包括产业空间布局、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等,同时也包括了从企业层面的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人力资源、品牌树立以及党提出的工匠精神等各个环节。
  
  “‘互联网+’与制造业的融合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战略突破和战略思路,为我们未来发展提供路径。”辛国斌认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这两者都是经济发展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国家应该把握新科技和新革命的浪潮,从而推动智能制造
  
  辛国斌还在会上介绍了《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关于未来一段时期,融合发展的工作重点和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具体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围绕一条主线。即以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二是打造两个平台。即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营造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双创”新生态。三是培育三个模式。即支持鼓励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界合作、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增强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和转型动力。四是增强三个能力。即增强支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础技术、解决方案、安全保障等能力,夯实融合发展基础,激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五是落实七项政策。即在体制机制、国企改革、财税金融、用地用房、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和措施保障。
  
  深化融合是全新发展理念
  
  实际上,自从去年《中国制造2025》和《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发布之后,制造业与互联网如何相互融合这一话题就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热点。
  
  对于这一系列政策的关系,辛国斌在会上表示,《中国制造2025》对制造强国战略做出全面安排和部署,随后又发布了《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这两个政策是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现实选择。今年还将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总体定位是把制造业、“互联网+”和“双创”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创新发展思路、模式、业态,培育产业发展新生态,打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三个文件构成了制造强国的战略政策体系。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