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成本不是简单减税 制造业有20%压缩空间
作为供给侧改革今年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央和地方近期在“降成本”方面密集发声。
降成本不是简单减税 制造业有20%压缩空间
近期,山东省就供给侧改革出台了40条新政,其中包括设立目标到2016年,通过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成本负担500亿元左右,各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统一降至18%等。
在地方重视降成本的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人民日报》近日刊发的对企业垄断成本调查的文章也明确指出,在煤、油等原料成本稳定甚至下降的背景下,来自水电热气等垄断性行业的成本仍然“坚挺”。
当前,面对降成本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该如何有力地推进降成本措施,以及降成本对供给侧改革将产生哪些影响等。记者带着上述问题,专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
降成本可激发企业生产活力
记者:在您看来,降成本在供给侧改革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张杰: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所依赖的低成本优势,尤其是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所依赖的低成本出口竞争优势,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中央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战略部署中,专门将“降成本”制定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以此来积极主动地应对和破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供给侧改革抓住了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困局中的牛鼻子,而降成本正是牵动牛鼻子、把经济抓活的一项重要手段。具体的降成本措施,可触发企业生产部门的活力。成本降低,则利润相对提高,让企业更有动力进行投资,更有能力去进行技术创新。
记者:您觉得目前哪些成本过高?
张杰:成本高的问题,我归纳为典型的“八高”现象:制度性的交易成本高;税负、税费高;劳动力的供给成本高,包括五险一金的社会成本等;高额的融资成本;能源成本高;较高的物流成本;相对高的土地成本;汇率成本高等。
目前不仅是传统制造业的成本高,各界对成本过高给高新技术产业带来的负面影响认识也不足。举例来说,近期外界热议华为是否会迁出深圳。事实上,在此之前,美、日、德等国在深圳投资的企业,都有迁出深圳的情况,这对深圳的发展产生挑战。
其中一个典型的原因就是深圳的房价涨得很高,这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比如,一个企业有几十万的员工,由于深圳房价高,所以买不起深圳的房子。企业若要把员工留在深圳工作的话,就要给他们很高的薪水,来弥补由于房价带动的一系列连锁的生活成本上升。生活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大企业也不堪重负。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本身肯定是希望整个生活、社会、房价等成本能够更低,对高技术人才更具吸引力。
大企业搬迁的情况,这在中国其他很多地方都有发生。所以高成本不仅对传统产业出口竞争优势和转型升级的能力造成极大负面效应,也会影响国家的创新驱动战略实施。
制造业生产成本或可降20%
记者:目前中国成本高企的原因是什么,这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张杰:成本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过去市场和政府功能的边界界定不清,这影响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此外,过去地方对于土地财政过于依赖,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依据国家的综合实力和技术创新水平而定。例如,美国以高端的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为发展导向,而中国相比产业结构偏于中低层次的技术创新产业。但是由于中国中低产业成本高导致其与美国的中低产业相比优势减弱。另外,由于越南、印度的成本更低,相比于中国优势也更强。所以,中国传统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挤压。

提交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重磅议程抢先看|揭秘行业热点,引领技术潮流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