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如何把握智能汽车发展方向?

如何把握智能汽车发展方向?

2016/7/22 9:19:03

目前汽车正在向着网联化、电动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既为传统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思想,但是同时给传统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变革。

其中,智能汽车凭借突出的未来感,赚足了眼球。行业巨头纷纷推出搭载不同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的ADAS产品,并宣布高度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的时间表,抢占智能汽车产业发展高地。为了准确把握智能汽车的发展方向,培养产业领先优势,必须立足当下,明确我国自动驾驶技术所处的阶段;放眼未来,了解智能汽车产业未来趋势。


国内外自动驾驶技术的现发展阶段


根据智能汽车的智能化程度的不同,可将自动驾驶划分为无自动化、驾驶支援、部分自动化、有条件自动化、高度自动化、完全自动化(L0-L5)六个阶段。

从目前不同汽车产品搭载的驾驶辅助及自动驾驶技术来看,国外自动驾驶汽车技术处于L1-L2阶段,国内处于L0-L1阶段。


ADAS的相关技术在发达国家渗透率较高,应用较为广泛,美国、德国和日本总体而言处于驾驶辅助向半自动驾驶过渡阶段。自适应巡航系统(ACC)、驻车辅助系统(PAS)、车道保持系统(LKA)、车道偏离预警系统(LDW)、车道偏离修正系统(LDP)等辅助驾驶系统已经处于规模化应用阶段。相比而言,国内尚在驾驶辅助功能普及阶段,主要以胎压监测系统(TMPS)、驻车辅助系统(PAS)、倒车雷达等简单辅助驾驶功能应用阶段。


特斯拉

根据《中国制造2025》中发展目标,预计2025年,基本建成自主的智能汽车产业链与智慧交通体系。DA、PA、HA整车自主份额达50%以上,进入HA阶段,相当于国际水平的L3阶段。结合国内企业自动驾驶技术、配套通讯基础设施、相关法律法规等情况,以及国外智能汽车的发展经验,赛迪顾问研究认为,预计到2025年之前国内有望大规模普及部分自动化驾驶技术,部分高档合资品牌车型开始推出有条件自动化驾驶技术,我国自动驾驶技术阶段有望提升,综合技术水平进入L2-L3阶段。


目前,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主要有自主式和协同式两条发展路线。自主式提倡循序渐进完成自动驾驶技术升级,需要部署数量庞大的传感器,成本较高;协同式主张集成通讯及网络技术,一步到位实现自动驾驶,要配套非常便利的通讯基础设施。两条路线各有缺点,必须融合发展,通过优势互补,提供安全性更好、自动化程度更高、使用成本更低的解决方案。


自动驾驶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我国自动驾驶技术所处的阶段落后于国外。明确我国自动驾驶技术阶段提升的趋势,实现技术路线的完美融合,是加速我国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拉近我国与国外自动驾驶技术的差距,尽快实现弯道超车的必要保障。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