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何谓“工匠精神”?

何谓“工匠精神”?

2016/9/8 14:31:52

当下国人特别热衷于“工匠精神”,整个社会都在呼唤这种精神。这反映当下人们对那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精神的渴望。它甚至成为拯救中国工业的一种情结。然而工匠精神,并不是捉迷藏躲在隔壁的小明,你多喊几声他就出来了。

实际上,与大家的认知恰好相反的是,工匠精神从来不是个人的事。工匠精神包含了三个相互独立和关联的概念,那就是工匠、匠艺活动和工匠精神。

工匠的定义

工匠有三个基本特征。那就是好奇、专注、初心

工匠首先需要有好奇心。亚当和夏娃为了好奇心失去了上帝为其安放的天堂,但实际上这也正是人类对知识的热望的一种隐喻。忍不住要试一试,这是人类持久的、基本人性冲动。

其次是专注。毫无疑问,工匠是需要一种技艺上的反复操练和提升。“1万小时”理论,正是对专注的最好注脚。

最后是初心。专注让工匠能够快速成长,但保持初心才是恒久之道。

图1 工匠之道

因此工匠不仅仅是指手工劳动,也包含程序员。甚至对于做好一个父母,也是一种匠心的体现。为了能够解答孩子的哭啼与喜悦之谜,父母也是颇费心思,充满了对解开谜底的渴望。

然而我们对这样宽泛的答案,并不能完全满意。我们仍然需要区分工匠、艺术家的本质不同。

这就要从匠人的集体成长史来看。在西方的工匠史上,可以分为三个张力阶段。

第一个阶段:匠人与社会观念的张力,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完满的解决。

早期,人们的基本观点是:双手与大脑的分离。也就是说,用大脑思考,远胜于双手。

在欧洲发展史上,文艺复兴(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最大的成功因素之一,是艺术家与工匠得以分离;艺术家以个体为标签,从匠人群体中脱颖而出,再也不曾回归;而工匠以集体(或者产地)为标签,这表明,工匠是一种不带个人色彩、强调集体实践和可持续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工匠的行业协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第二个阶段:匠人与机器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甚至是斗争。

这一点在工业革命前期尤甚。工匠惊恐地发现,前所未见的机器正在取代他们的工作。从纺织机械到炼钢设备,工匠从一个一个阵地被减员甚至替代。这个时候,工匠与他的工具,发生了激烈的对抗。然而即便如此,这个阶段,匠人还是将大量的知识,输送到机器上。机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成长,人类在获得肌肉解放的同时,也在快速更新自己的技能与知识。

第三个阶段:匠人与消费者的张力,形成了以品牌为代表的全新奖赏。

工匠与消费者,正在通过市场配置要素,得到了快速的连接。大规模的回报成为可能,商标与质量都是最高的奖赏。这个时候,工匠经历了历史上最幸福的时期。

然而这一点,在中国没有发生。在中国,“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其实也包含了对工匠的管理。中国没有商业基因,或者皇权元素从来不会允许一个独立的士绅阶层出现。不服务于皇室的所有社会活动,都不会有所发展。

匠艺活动——工匠是怎样炼成的

必须要问,是什么构成了工匠的日常活动与价值体现?

显然工匠是通过匠艺活动,实现了个体的成长。这就涉及到了匠艺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工匠个体、作坊(企业)和工具(机器)。

 

图2 匠艺活动三大组成要素

匠人的个人成长分为三个阶段,在初期阶段,只是一个学徒,只是机械的模仿。工匠并不能产生技艺之外的思考;而在中期阶段,这往往是经历过一万小时磨砺的熟练者,在这个时候,很容易产生匠艺伦理问题,包括对技术本身发展的思考;而在高级阶段,工匠称为师傅,对内要管理好团队,对外则需要处理好外围社会的社交关系。

作坊,或者工厂,也就是工匠的生产空间,是处理权威性和知识传递的地方。一般而言,这会直接影响工匠形成的效率。集体小社区的知识传递,决定了工匠的成长速度,和对外的输出。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这个问题和创新有关。创新需要自主性,而师傅的权威往往是不能挑战的,因此作坊内匠人间的微妙关系,有时甚至会压抑创新的发展。因此,工匠并不是创新的代名词,如果查看它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草率地、武断地说,匠艺活动中可能存在着对创新的束缚。

工具的使用与进化,如前面所提到的,是一个爱恨交织的过程。随着工具的进化,机器不断获得全新的能量。机器时代是显性知识不断发展的时代,制造蒸汽机的秘方在1823年就见诸文字了,大量插图、图纸成为各种显性知识的载体。这个过程,机器不断地在蚕食工匠的技能。

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人工智能和认知计算能力的发展,新型机器人更像是一丝不苟的工匠,而精心设计的软件程序和在线检测手段,使得产品质量水平以百万量作为分母。工具(机器)走向了工匠(人)的位置,这未免让人略显尴尬。

然而,匠艺活动中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知识管理,在作坊时代如此,在工厂时代更是如此,在机器人时代同样如此。这曾经是工匠得以成长的秘诀:既然工匠已然剔除了更加孤独的个体(艺术家),因此持续的集体性知识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内核,作坊就成为了平衡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场所。

传统的知识管理理论是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这里所说的往往是显性知识的归纳,这就是一种可以传承、可以言说的知识;而更多的与人的经验、直觉相关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那是基于批评和纠正的知识,是一种自反馈机制,往往就很难简单地通过文字或者语言进行表达。这是工匠更深入的心理活动的价值。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2023钢铁展洽会4月全新起航 将在日照触发更多商机

物联之星五大榜单揭榜!中国物联网Top100企业名单都有谁-IOTE 物联网展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