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躁动到冷静 智能家居2大发展机遇不可错过
目前,智能家居已经结束了躁动期,开始进入一段以产品升级、平台整合的为主的冷静期,这一阶段是有利于智能家居促进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由之路。
从躁动到冷静 智能家居2大发展机遇不可错过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智能家居行业在经历了概念期、萌芽期之后,由于互联网巨头的介入而得到加速。智能家居这一概念在消费者中得到广泛普及,产品形态也从单品智能化逐渐向不同产品之间联动,以及家居产品系统化、智能化的方向快速迈进。
过去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的智能家居,曾是遥不可及的生活方式,如今却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却越来越近。
然而,智能家居应用多是垂直式发展,行业各自发展,无法互联互通,并不能涉及到整个智能家居体系架构的各个环节,如家庭安防,主要局限在家庭或小区的局域网内,即使通过电信运营商网络给业主提供彩信、视频等监控和图像采集业务,由于业务没有专用的智能家居业务平台提供,仍然无法实现整个家庭信息化。智能家居想要在未来实现规模化发展,仍存在缺乏标准规范、成本居高不下、产品实用性不强以及跨产业的合作困难重重等问题需要解决。
如何看待智能家居进入冷静期?
就目前而言,我们可以认为智能家居已经结束了躁动期,开始进入一段以产品升级、平台整合的为主的冷静期。笔者认为,该阶段是有利于智能家居促进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由之路,其主要任务将会是解决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是智能家居产品是否真正实现"智能化"。据观察,许多所谓的智能单品往往偏离了用户的实际需求,加入几个并不成熟的传感器,然后加载一个界面设计都还并不完善的APP,甚至连基本的操作设置都不够人性化,就自诩为智能家居。这种"伪智能"的现象使原本就为数不多有能力购买、有意愿购买的消费者对智能家居的评价打了折扣,甚至认为智能家居"不过如此",进而选择放弃。
所以,这个时期,厂商更要花足够的功夫从产品的实际使用功能出发,以用户的需求为中心,精准产品的定位,注重用户的信息数据收集,踏踏实实的为用户做出好产品。
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是智能家居的营销模式。目前,智能家居营销模式,简单地说可以归纳两种。一种是通过房地产商和系统集成商进行销售,也就是工程渠道销售,另外一种是厂家直接设立分公司或销售点,直接面对用户提供产品与服务。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能家居设备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来看,通过工程渠道的销售额占比达到80%,通过零售渠道的销售额占比为20%左右。这充分说明,很少有消费者会主动通过零售渠道购买智能家居设备。
当然,除了销售模式,智能家居设备的售后服务也是用户选择回避和观望的主要因素。根据行业数据分析,90%的消费者遇到过智能家居产品故障问题,且大部分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有超过63%的消费者在智能家居首次出现故障后选择放弃使用。尤其在在低端领域,智能家居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售后不到位成为消费者主要诟病的问题。因此,在智能家居的冷静期,将进一步把智能家居产业的营销模式梳理清晰。

提交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