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实现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研发和应用体系,智能制造才能持续发展

实现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研发和应用体系,智能制造才能持续发展

2016/9/14 9:08:38

众所周知,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发展靠硬件,更要靠软件。国内工业软件研发与应用存在的短板必须彻底解决,实现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研发和应用体系,智能制造才能持续发展。

对此,沈烈初提出建议,大型企业或集成商要有自己的软件开发人员,通用性软件如CAD、CAPP、CAM、CAE、ERP等可以买到,但结合现场工艺与生产需要的应用软件要靠自己开发。


相关工作人员要懂得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更要懂得工作对象的产品与工艺,否则两化不可能真正融合。在他看来,凡信息化管理成功的企业,应用软件都是自行开发的。很多企业的实践表明,自主研发的应用软件既经济适用,又便于商业保密。


沈烈初继续以关键部件传感器为例说明,长期以来传感器仍受制于发达国家,因其重要作用,甚至有时引起政治与商业上的麻烦。在过去和今天的装备工业发展战略规划中都将传感器作为核心技术来攻关,目前来看,虽得到高度重视,但收效不明显。


沈烈初直言,无论虚拟制造与实体制造,亦或信息与物理系统的桥梁,都是传感器。没有传感器就没有智能制造,没有装备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就没有物联网,也就发挥不了互联网的作用。


沈烈初认为,信息化管理推进中,还有一个重点要素即集成商,连结需求千变万化的企业和提供软硬件供应商。目前国际厂商很多都与中国的大企业、大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出售他们的软硬件及应用系统的同时,了解并掌控了中国企业的运营数据。


在这里,沈烈初注意到了信息安全问题。他认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安全问题需要一大批推动智能制造的集成商,建议一些有实力的企业成立信息化公司,不仅服务企业内部,也可对外承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系统解决方案与实施。


审核编辑(
王静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