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家电巨头海尔扛旗 树立智能制造行业标杆

家电巨头海尔扛旗 树立智能制造行业标杆

2016/10/11 14:44:01

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引发了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以人工智能、清洁能源、无人控制技术、量子信息技术、虚拟现实为主的全新技术革命,号称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也被叫做工业4.0智能制造时代。

  
家电巨头海尔扛旗 树立智能制造行业标杆

  德国2013年率先提出并把工业4.0上升为民族战略,并迅速把这一概念传遍全球。现在全世界各国都在抢搭工业4.0这班车,在第一梯队搭上这班车,就意味着将在技术上领先其他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叫法不一样,但本质相同。
  
  有人说,第四次工业革命,大到世界格局,小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将被彻底颠覆。听着有点吓人,但不是没有道理。
  
  “智能制造”,未来10年的最大风口。
  
  智能制造,并不简简单单的是用机器替代人从事生产制造。
  
  2014年,中国和德国合作,建立中德工业4.0推动联盟,签订了一份《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其中重点强调了工业4.0,并且提出“工业生产的数字化(即工业4.0)对于未来中德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有人把工业4.0领域的机会分为三类:第一类就是智能工厂(包括传统工厂转型成的智能工厂和原生智能工厂),然后是解决方案公司和垂直技术供应商。
  
  智能制造,是这三大分支构成的一个整体。技术往往先行,解决方案公司伴随而生,最终都要由智能工厂来迈出商业化的那一步。
  
  欧美国家从工业1.0到2.0,再到3.0、4.0,每一次工业革命都让这些国家的各个方面,尤其是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中国不是,在前几次工业革命中,如果说中国是赶的顺风车,还没有座位,那么在这正在积蓄力量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之初,中国同欧美国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这意味着未来10年左右,全世界都不会放过的一个新的、巨大的机会。
  
  挑战与机遇并存
  
  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概念。在德国,工业4.0重点涉及在汽车,航空行业,以及技术含量很高的一体化生产领域。虽然每一个领域发展的成熟度不同,最终都会被涉及。如整个汽车制造领域,每年投入数千亿欧元用于软件和硬件的研发。
  
  戴姆勒集团旗下的梅赛德斯-奔驰、开发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300024)的库卡机器人公司、家电行业巨头西门子等都是德国工业4.0的标杆企业,其中有工业4.0倡导者,有解决方案公司,有创新典范,也有工业4.0设备发明者,无一不是全行业的佼佼者。
  
  美国对公冶4.0的定义是工业互联网。美国在信息技术方面遥遥领先。在信息产业最活跃的互联网领域,全球市值最大的20个互联网企业中没有欧洲企业,欧洲互联网市场基本被美国企业垄断。
  
  如今美国的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巨头与传统制造业领导厂商联手,GE、思科、IBM、AT&T英特尔等80多家领先企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联盟,在技术、标准、产业化等方面进行布局。
  
  如果说占位,欧美国家似乎依然站在最前排,但其实中国在工业4.0上是有很大优势的。
  
  看看外媒怎么说。美国《纽约时报》有份调查称,中国的工业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供应链,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的国家,小到螺丝钉等基础零件,大至通讯、航天、高铁。
  
  不过,尽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智能制造产值在1万亿元左右,2020年有望超3万亿元,但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期,大部分企业处于研发阶段,在创新、技术和生态等诸多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
  
  而从上文不难看出,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面对新一轮智能制造革命,制造业大企业走在了前排,既是在勇敢试水,也在做标杆,充当新标准的探索与制定者。
  
  中国的优势很明显,现在所迫切需要的,已经不是资金的投入和技术上的创新性,因为这两样都不会缺,而是一个能够代表,或者说带领国内制造业在国际市场占位,直接参与制定新标准、引领新风向的标杆企业。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直播定档!见证西门子与中科摩通联手打造汽车电子智能制造新范式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