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十三五”投入4万亿 你觉得城市更智慧了吗?

“十三五”投入4万亿 你觉得城市更智慧了吗?

2017/1/16 18:11:08

智慧城市的概念大家都已听得足够多。2008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在力推智慧城市;仅是对“智慧城市”进行简单检索,便可以得到近3000万个页面。事实也如此,关于智慧城市的试点项目层出不穷,而项目的投入金额动辄数亿、十亿甚至上百亿元,但是,生活在繁华都市中的“吃瓜群众”,感受到了智慧城市的存在吗?   规模巨大:仅国内“十三五”就有4万亿   智慧城市无疑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蕴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和产业规模。国际著名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的报告显示,全球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计由2014年的6545.7亿美元增至2019年的                              

  在笔者看来,这一指标体系首次将“存在感”提升到了最高的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虽然从内容上看该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惠民服务、精准治理、生态宜居、产业经济、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体制机制创新、市民体验等一级指标和若干个二级指标,但其中惠民服务占比37%,市民体验占比20%,两者权重超过50%,惠民服务和市民体验不正是“存在感”的最好体现。而智能设施、网络安全等需要进行大规模硬件投入的领域所占的权重并不高,这也是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5年度工作报告》所提到的 “重硬件投入而轻市民参与”问题最好的回应。   而分析更为细致的二级指标,占最大比例的惠民服务其二级指标达到了9项,这些二级指标所涉及的细分领域也都精确到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政务服务这项的占比达到了8%,因为长期以来企业与市民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不是很理想,而突出政务服务在智慧城市的重要性对于提升企业与市民在办理日常事务的体验有很重要的意义。此外,交通、社保、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智慧城市需要渗透到这些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其“存在感”,以达到惠民的目的。而将市民体验调查的比例提升至20%,便是对智慧城市“重在市民参与”理念的最好体现,这不仅能够检验智慧城市与市民互动性,也可以对智慧城市项目发展现状进行反馈,敦促智慧城市朝着 “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发展。   我们从这两份文件可以看到,不论是政策设计还是落地建设,对于城市主体的参与已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评价标准。对于普通民众而言,若是智慧城市只是庞大数字的投入,但是,而却感受不到实际的便利之处的话,这难免会让人怀疑其价值所在。   2017展望:民、企参与项目提速   智慧城市核心特征是“以人为本”,所有的技术手段或者商业模式都是为了方便企业和居民生活,提升生活品质而服务,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副司长伍浩就表示:发展智慧城市更要注重以人为本,便民惠民,解决城市发展问题根本是要提升承载能力和服务效率,要把百姓的满意度作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此,要使得智慧城市项目得到落地的应用,就必须让更多的企业和市民等城市主体参与其中。回顾此前智慧城市项目,那些具有亮点的项目主要也都是集中在能够解决企业和市民日常生产生活需求的领域,并且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众多的便利与收益。在笔者看来,这也是2017年智慧城市项目落地的重点方向,一些从小处着眼、小而美的领域可能会成为与人们密切关注、切实体验和参与的领域。举例来说,“自下而上”的智慧社区建设可能成为一个亮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安防   安全问题是居民的一个基本需求,尤其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作案手段都有很高的科技含量,因此,在安防领域是新技术落地应用的最佳选择之一,毕竟谁也不会嫌弃安全等级太高。目前安防类的智慧城市项目主要是智慧社区中的安全,比如说在小区入口进行进出人员的身份识别,再结合居民住房的安防设施以保障该居民区的社会财产安全。当然,居民对整个过程也是高度参与的,比如说在手机等设备商安装警报提醒应用,以便在家中遭窃后可以第一时间得知消息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生活消费   生活消费类的智慧城市项目是为居民日常生活提供便利的基础。   以智能抄表项目为例,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电费、水费、燃气费是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费用支出,长期以来,入户抄表、定期网点缴费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而智能抄表项目便可以对水表、电表、气表进行远程集抄,并通过在线支付方式大大简化缴费流程。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也是社区中的一个难题,对于一个污染严重的城市来说,其他基础设施方面做的再出色也会使得居民体验大打折扣。事实上,目前的已经有很多涉及节能环保的智慧社区项目,比如说将垃圾桶进行远程监控,可以在垃圾桶将要达到饱和状态时候派人及时清理;再比如说智能照明项目,对公共照明设备合理的开关调控可以达到减少社区光污染并节约电能的目的。未来智慧社区在节能环保方面也会有更多技术和商业模式并重的探索,如合同能源管理在社区的推行。   城市主体的“存在感”决定了小处着眼、小而美的智慧城市项目将成为2017年的亮点。不过,能够提升这种“存在感”的是智慧城市在具体民生领域落地的认识、技术等方面的障碍得到化解。正如前文所提及的,经过数年的推进,政府、行业组织、企业、市民对于智慧城市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认识达成了需要更多人参与的共识,这种自上而下的共识要求接下来的项目更多考虑让更多人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来;而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支撑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在多个领域形成示范性的应用,为智慧城市在具体领域落地形成推力,包括价格不断下降、性能不断提升的传感器大量应用,NB-IoT、LoRa等专用于物与物连接的通信技术形成标准化,涵盖连接管理、设备管理、应用开发的城市级PaaS云平台功能趋于完善,以及城市中各行各业对产业升级的需求增多。可以说,传统的自上而下总体规划建设和自下而上垂直领域探索开始有了互相对接的机制和可能性,从而让所有城市主体能够体验到智慧城市带来的参与感。   总结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只是政府的事情,需要让更多的企业和市民等城市主体参与其中,体验到其中的便利之处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相信随着居民与智慧城市的互动连接更为紧密,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在2017年将迎来质、量、速度的新局面。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2023钢铁展洽会4月全新起航 将在日照触发更多商机

物联之星五大榜单揭榜!中国物联网Top100企业名单都有谁-IOTE 物联网展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