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人工智能的故事才刚开始 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却任重道远

人工智能的故事才刚开始 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却任重道远

2017/2/6 12:31:59

  从1月11日到30日,历经20多天的鏖战,4名顶尖德州扑克选手还是输了,击败他们的是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发的人工智能“Libratus”。人们心情复杂地见证了人工智能的不断成长。

  作为我们今天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人工智能也可能是迄今为止最强有力的创新加速器,它让人类的能力得以延展,并变得更加强大。人工智能不仅仅是数字时代的一个进步,也是很多人在电脑诞生前就梦想的终极目标,从最初的大型计算机、个人电脑的诞生,到互联网、移动电话、云计算的出现……这一切都可称得上是人工智能的前奏。

  过去几十年,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过高潮与低谷。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将人工智能发展带上了快车道:随处可见的互联网、大数据和传感器,基于云平台的大规模计算能力,以及由于突破性算法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可以凭借深度学习独立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

  得益于这些突破,人工智能已经无处不在:它可以为你推荐在线购物喜好,让信用卡免受诈骗,个性化处理新闻推送,并让你的家智能互联,智能聊天机器人小冰也拥有了自己的声音与个性……回望历史长河,我们或许是和人工智能真正共同生活的第一代人,但这也意味着我们现在触碰到的,不过是人工智能潜力的冰山一角。

  我们正在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看、听,并描述它们周围的世界。几个月前,微软的语音识别技术在行业标准测试中首次达到了人类同等水平,这个目标在几年前还看似遥不可及。在更复杂、更具挑战的人类自然语言识别方面,科学家们也有实质性进展——实现了包括中文在内9种不同语言之间的实时语音翻译,最多可以允许100人同时进行群组交流。

  同时人工智能不会止步于感知,会继续向认知深入。普通人眼中的一些常识,对缺少通用智能的计算机来说却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已取得巨大的进步,计算机可以顺利完成一些特定任务,但当面临通用任务时,它还不如一个小孩做得好,要实现通用的人工智能,仍有很多工作要做,还要着眼于“人类智能”。人们知道,许多事是没法用智商来衡量的。在交谈时,我们时时刻刻都会留意对方的语调和手势,我们能理解文字游戏——比如幽默、讽刺或夸张。我们称这种情绪理解能力为情商。要打造成功的人工智能,智商和情商同样重要。

  毫无疑问,人工智能会增强人类的能力,也将增强人类所独有的素质——好奇心、爱心、创造力。正如有人所说,“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创造未来”,人工智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但是对于工程机械领域,无论是论坛还是企业方面,智能制造的信息不断涌现,现在就来跟随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进行深度解析。

  先看理论支撑——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年会暨智能制造示范培育30强论坛

  据悉,1月6日,“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年会暨智能制造示范培育30强论坛”在京召开。本次大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华信研究院指导,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中国通讯工业协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支持,由中国智能制造百人会和《中国信息化》杂志共同主。业界专家学者约300人出席了会议。

  在“智能制造”专题报告环节,中航工业成飞生产管理部部长隋少春介绍了成飞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最新进展,“我们开始是对工艺技术进行研究,形成可实施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数据库。在工艺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开发了智能工艺系统,获得2016年技术发明二等奖。未来的智能制造是基础,它可以细化到更细的颗粒度和每一个零件。我们会继续关注智能装备、工业无人机的使用,从而来辅助人工生产。”

  艾普工华市场总监杨凯表示,企业要实现智能化的转型,先要达到数字化转型,才能为智能化打下基础。在智能化或在数字化的前提情况下,企业的运营模式需要发生转化:原来是以产品为中心,现在要以客户为中心;企业要实现精细化的管控,从原来的粗放式转为精细化,成本和资源以及人才需要实现精细化的管控。决策的过程要科学化,要有数据做驱动决策。对目前的制造企业而言,这些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

   聚焦工程机械行业大咖——徐工施维英PC型智能搅拌站成功研制

近日,由徐工施维英自主研发的新型产品——PC型智能搅拌站成功投产、正在安装。该搅拌站为徐工施维英为系统客户中国建筑工程公司定制化设计制造,服务于新型建筑PC住宅产业化生产线的混凝土生产。

徐工施维英PC型智能搅拌站成功研制

徐工施维英PC型智能搅拌站成功研制

PC(PrefabricatedConcreteStructure)即“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以预制混凝土构件为主要材料,经装配、连接,结合部分现浇而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徐工施维英创新研制的PC型智能搅拌站是PC构件生产线中的重要设备,其具有3项技术首创,采用了10多项专利技术。该产品采用智能化控制,除有传统搅拌站自动上料、计量等功能外,还可控制摆渡小车自动定位实现多点、多生产线准确布料,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整机上料与生产创新采用“X”型空间布局,两条路径交叉运行,比传统形式降低40%占地,整站设计与现有厂房完美融合、无缝对接;同时,该产品进行了独特的环保优化,对皮带机、主楼等进行全封装设计,实现绿色生产;并对出料装置进行双层防滴漏设计,使出料口滴漏的泥浆全部回收,实现泥浆零排放;此外,该产品实现了固定生产线与搅拌车接料两用,通过摆渡小车、旋转拢料斗与搅拌车配合,在生产线外实现混凝土装车,一站两用高效便捷。

该产品秉承“技术领先、用不毁”的金标准,将服务于徐州首个PC构件生产工厂,其必将改变住房建设领域的施工工法,在淮海大地掀起一场建筑施工工艺的革新,随业主一起展现徐工产品的品质魅力。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光亚论坛·2024 智能产业聚合高峰论坛举办!

新讯受邀参加华为Redcap产业峰会,并荣获RedCap生态合作奖!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