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智能化背景下机器人和人的发展关系探讨

智能化背景下机器人和人的发展关系探讨

2018/1/30 10:30:06

本文刊发于《改革与战略》2017年第3期。

一、引言

2016年4月27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财政部共同发布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万众创新、“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这有助于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我国机器人研发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和市场经济需求的推动下,机器人产业获得较快发展。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4年销量达到5.7万台,占全球销量的1/4。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将工业机器人列入大力推动突破发展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促进机器人标准化、模块化发展,继续扩大市场规模。同年,《工信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体系,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实现制造装备的高智能化和制造过程的全自动化。智能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的核心代表,其发展趋势由简单的零件控制逐渐发展到智能化,引发了新一轮制造改革。

21世纪,智能机器人的定位已经不仅仅是工具,它能够突破劳动者的生理极限,在现代化生产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智能化背景下,机器人产业发展迅猛,市场经济发展对企业生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智能机器人的运用愈加广泛。工业机器人能够提升生产制造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各类成本。智能机器人代替人力的作用日渐突出,其较高的精准度、较快的工作速度、超长的工作时间、较低的运转成本等特性受到生产企业的高度欢迎,引发越来越多的企业转向智能制造市场,导致机器排挤工人现象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的“技能性失业”逐渐增多,高“失业率”将成为机器人主导生产过程下的新常态。机器人能否创造价值?机器人是否威胁到普通劳动者的权益?是否威胁到人的主体性地位?智能化背景下,分析“机器排挤工人”所带来的现实问题,深入探讨“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经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有关机器人的技术研究

机器人技术研究主要指在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内开展的对人的活动进行功能模拟的科学研究,该层次的研究大多集中于高科技领域。在不同人的视野中“机器人”有不同的定义,机械和电子研究领域内的机器人指的是:在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人工智能控制下,无需人的现场干预,能自动完成某项任务的机械设备①。技术领域内的机器人研究可分为两大部分:对人的思想模拟和对人的身体的仿造。总体来看,在科学技术领域内进行的机器人研究都是建立在机械还原论的基础上的,即把人这一有机体展现出来的种种功能通过数学和无机材料加以还原和重现。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智能机器人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机器人参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概率也不断增大。

(二)机器人影响的研究

机器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方面,即技术反思范畴内的研究,其主要指对机器人科技研究、研究成果、技术应用等方面所进行的理论性思考,结合人们的社会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进行分析。比如对机器人本质的研究、机器人观念的形成的研究、机器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等。

阿西莫夫曾经提出“机器人三原则”:机器人不可以伤害人类;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指挥;机器人也可以保护自己,但前提条件是不违反伤害人类与听从指挥等。以上三条原则已成为机器人学科研究的主要准则。

马丁·福特在其著作《机器人的崛起:科技对未来职位消失的威胁》(Rise of the Robots: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a Jobless Future)一书中指出,随着机器的广泛使用,劳动者工资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机器人逐渐取代人们的很多工作,掌握高科技的一般都是社会上的少数有钱人,他们掌握了社会上的绝大部分财富,最终导致社会总体消费力持续下降,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在生产中,机器人和人必然要形成一种“替代关系”,即功能上的类同决定了机器人可以替代劳动者从事一些具体劳动,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了用机器代替劳动者的改革,机器人的发展很可能会造成“人脑失去价值”。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考察了机器因素和资本主义生产间的关系,其中涉及生产过程中工人和机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机器排挤工人”的著名论断,认为大量工人由于机器的运用而丧失了生活资料。⑤人们生产机器人是为了使用机器,用机器代替劳动者,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了“工人捣毁机器”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观点分析,工人砸毁机器的原因在于,工人的劳动被更廉价高效的机器所代替,威胁到了工人阶层的生存,工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向自己的“竞争者”机器发起了战争。人们发明了机器,将劳动者从繁重辛苦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但工人们的生存却受到威胁,究其原因,是机器的资本主义使用导致工人们失业。

赫伯特·马尔库塞在其著作《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中指出,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是一个新型的极权主义社会,造成它的极权性质的主要是技术。技术的进步使发达工业社会可以在富裕的生活水平上,让人们满足于眼前的物质需要,而不再去追求自由,不再想象另一种生活方式。正是由于技术进步的影响,发达工业社会虽然是一个不自由的社会,但毕竟是一个舒服的不自由社会;虽是一个更有效地控制着人的极权主义社会,但毕竟是一个使人安然自得的极权主义社会。⑥

从当前的相关文献来看,对智能机器人的探讨与研究主要集中在科学技术层面。对于机器人技术反思层面,更深层的阐述与研究并不多,尤其是研究智能机器人与人的发展关系方面的成果不多。人与机器人的关系问题应该作为机器人技术反思层面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这对推进机器人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三、智能化背景下机器人与人的发展关系分析

智能机器人替代人去从事一些高强度、高危险、高精度的工作时,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人们获得了更多发展自己智力资本和休闲的机会,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各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劳动者自身的发展。因此,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不会威胁到人的主体地位,相反,在解放人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智能机器人和人的“替代”关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科技研究及成果转化的效率越来越高,智能机器人获得广泛发展和运用。机器人降低了劳动成本,代替人们从事简单劳动、重复性劳动和危险劳动,使人们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智能机器人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而产生的,应该作为一种工具存在,只能“替代”人的部分劳动,不能影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不能威胁到人的主体性地位。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运用将劳动力从单调、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出来,在淘汰部分劳动力的同时,创造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劳动力需求,吸纳了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机器人将代替人们从事“社会平均简单劳动”,包括不同劳动群体的的重复性劳动。工业、农业、服务业、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不同行业中的环境恶劣、风险较高、重复性较强以及需要高强度体力和脑力的部分劳动,将逐步由机器人代替。比如,会计电算化将财务人员从耗时、低效的账务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农业机械化将农民从播种、收割等高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不仅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也提供了大量富余劳动力,毕竟任何生产工具都需要劳动力来完成,智能机器人也不例外。而那些学习并掌握了新技术的劳动者,不仅可以获得更高质量的就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产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之分,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将使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如服装业、鞋业等劳动密集产业也将由机器人代替人工生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机器人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不仅可以将劳动力解放出来,还将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随着人类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从繁重、危险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技术进步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机器排挤工人。智能制造的发展,使得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剩余出来,“技术性失业”越来越普遍。机器排挤工人所带来的失业问题,应该从内、外两个原因进行考察。内在的原因是,劳动者只是把自己当作只能从事“无差别劳动”的“工具”的工人,在机器作为主导的生产中身心受到扭曲,竞争力较弱;外在的原因是,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没有切实为劳动者考虑,导致劳动者处于被动地位,进而由于自身技能水平无法适应现代化生产工具,造成“被失业”。尽管技术性进步属于“创造性破坏”,它会造成那些不能适应新生产技术的摩擦性失业上升,但也会带来更高层次的劳动力需求,使劳动者脱离单调、重复、创新性较低的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并且,技术进步会带动收入和最终消费的增长,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形成新的资本—劳动比,会内生地提高劳动力的需求量。不管智能机器人发展到何种程度,社会生产仍然要依靠训练有素的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本依旧是全球分工与贸易的重要经济指标。

尽管智能机器人的普遍运用导致部分劳动者暂时失去工作,机器排挤工人的现象客观存在,但是机器人替代人们去从事那些高强度、高危险、高精度的工作,劳动生产率获得较大提高,同时人们也获得了更多发展智力资本和休闲的机会。

(二)智能机器人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1.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推动了劳动资料的发展。劳动资料的变革是生产方式的重要起点,最原始的生产资料是手工工具,接着发展成简单的机械工具,最后发展到智能型的机器人。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生产方式的不断演变,生产工具获得较快发展。智能机器人的迅速发展代表着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大力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社会生产水平也随之提高,进而推动了生产关系的不断变革。机器人的广泛运用,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了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生产也是由机器人的发展引起的,由过去的支配廉价劳动力到人工操作机器人,从简单的铁器工具到智能机器人,先进的智能机器人替代了人力、畜力。

随着社会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机器人逐渐成为重要的劳动资料,比过去的一般机器发挥着更大的作用。机器人的本质特征是劳动资料,它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⑦。从劳动过程来看,机器人是劳动资料,是劳动者所使用的工具,用来将劳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任何劳动过程都是劳动者使用生产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生产加工,进而创造新产品的过程。智能机器人的发展使得生产工具越来越便利,劳动者的操作过程越来越高效。无论智能机器人多么先进,它归根结底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工具,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人力资本,是生产中的物质要素。不是机器人在生产新产品,而是人在使用机器人生产新产品。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运用推动了劳动资料的改革,即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机器人是人类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手段,是经过改良后更加高级的生产工具。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必须经过系统的训练和学习才能加以掌握,进而熟练操作和使用。尽管部分智能机器人已经具备人类的一些简单特征,拥有了自主反馈能力,但最终仍然需要人来间接控制。智能机器人的运用使得生产工具产生了革命性的进步,也逐渐成为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机器人在功能上弥补或是延伸或是替代人们的部分能力,是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和一般机器不同,人们预先输入控制程序和命令指令,使之可以独立于人之外自行运动,但其实质仍然是机器,属于一种比较高级的劳动资料。马克思说过:“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⑧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尽管机器人具有较强的独立运转能力,但机器人无法引起、调控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此外,机器人本身是由人类制造生产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间接或者直接控制,也需要人的管理以及维修等,脱离开人类,智能机器人无法发挥原本的作用。

智能机器人的运用,使得生产工具获得较大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省了人力资本。但是,机器人的实质仍是生产工具,只是因为被人使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人类生产活动的补充性工具,智能机器人在科学技术社会中扮演广泛而又重要的角色。

2. 智能机器人不能创造价值。随着智能制造的普遍化和智能机器人的广泛运用,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从而使生产中所使用的人越来越少,物的因素越来越多。这种情况究竟会不会影响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性质呢?按照机器人能够创造使用价值的观点来看,肯定会影响的。但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已经指出,生产技术的进步,“只改变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量的关系,或者说,只改变总资本中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而不影响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会使生产资料(机器人)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即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从价值形成和价值增值过程来看,由于劳动者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活动,进而创造了新的使用价值,使得机器人被磨损和消耗,因此机器人的价值就转移到了所生产的新产品中,成为新产品价值的构成部分。机器人在生产中能够转移的价值是以它所消耗磨损而失去的价值量为标准的,这个价值量是由其被生产时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只是由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其自身已有的价值转移到了新产品中而保存下来,其价值量没有变化,它属于马克思所说的“不变资本”之列。价值不是机器人创造的,而由是人的劳动形成的。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企业所获得的高利润不是机器人创造的,而是由使用机器人的劳动者的劳动创造的。

从劳动二重性观点来看,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属于具体劳动,它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关,而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耗费”,因而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不是机器人。从抽象劳动的角度来看,不管是先进的智能机器人,还是落后的手工工具,只要能够将劳动者的劳动作用到劳动对象身上即可,而劳动资料本身的价值只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其价值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因此,智能机器人的运用不仅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工具变得更加先进,但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

3. 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解放了人力,促进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发展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人们从环境恶劣、高风险、高重复性或者需要高强度体力和脑力支出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发展自身智力成本和休闲的机会,促使人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自由全面发展。智能机器人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发挥了较大的补充性作用,激励人们积极提高自身的智能水平和知识水平,增强工作技能,帮助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短期来看,智能机器人的普遍运用使得部分劳动力市场可能会消失,但技术的进步和智能机器人的运用会创造一些更好、更优质的工作岗位,可以激励劳动者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生存技能和工作技能。

社会经济方面,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对能够替代人力劳动的生产工具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和生产需求,智能机器人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和接受。可以说,市场经济的需要促进了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传统的人工制造逐渐向智能制造转变,节省了劳动力和生产成本。随着机器人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劳动强度逐渐降低,生活和工作的便利性逐渐提高,节省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自身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生产方式的不断转变以及生产工具的不断革新,激励劳动者不断拓宽视野,提高工作技能。在原始社会,人们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完成社会生产和劳动,男耕女织的传统生产模式极为普遍。为了让机器人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用智慧和才能不断对机器人进行改造,使机器人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越来越多的便利。在人类不断进步的同时,机器人在各行各业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人们利用机器人提供的便利条件以及所节省的时间、人力、物力,来使自身获得更为全面自由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大多数人从事的是脑力运动,这是机器人无法超越和比拟的。高科技和智能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使智能制造朝着自动化、无人化发展,将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全部替换掉,逐渐向无人化迈进,旧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正在消失。这样,以前机械工厂中人机共同劳动的情况越来越少,生产过程中机器对劳动者的扭曲也逐渐消失。同时,由于智能机器人替换工人所产生的失业问题,也会随着工人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和逐渐增强的工作技能,工人们转变为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而得到解决或者缓解。工作的性质从以有形劳动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精神性劳动为主,人的脑力劳动逐渐控制生产的节奏,智能机器人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而存在,人们不会因为智能机器人的大量运用而失业。在使用机器人进行生产活动的企业中,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逐渐变少,而从事机器人控制、管理、监督以及维修的工人逐渐增多,工作的性质发生了实质性改变。此时所生产的产品,已经不只是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所生产的劳动产品,也凝结了间接为其服务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劳动。智能机器人的普遍运用,服务于生产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更重要的是,也使得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并且具有一定科学技术水平的普通劳动者越来越多。

综上可知,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力各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劳动者自身的发展。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运用将人们从简单、重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人们节省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来发展智力成本和休闲,并且促使人们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工作技能,这更有利于人们的全面自由发展。但是,智能机器人只是提高了生产效率,并没有创造价值,劳动者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仍处于主体地位。

四、智能化背景下劳动者权益保障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多主体联动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促进人机规范发展

智能化背景下,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面对机器日益排挤工人的新趋势,在大力推广运用智能机器人的同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政府、企业、社会应共同为劳动者提供权益保障,构建多主体联动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机规范发展。要坚持人的主体性地位,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不被损害,促使其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要兼顾普通劳动者的权益,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降低技术性失业给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建立完善可靠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帮助劳动者顺利度过技术性失业阶段,能够更好地适应智能制造所带来的变革。比如,应该构建劳动者生产安全保障制度,统一管理,尽可能消除生产过程中可能给劳动者带来的安全隐患,生产企业应该采取全面可靠的措施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服务平台,为劳动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相关信息,使其尽快熟悉和掌握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并且可以积极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只有社会各界都重视劳动者的权益保障,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才能使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运用更加规范。

(二)树立全新的人机发展观念,促进人机和谐发展

国内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有待秩序化,应建立完善的机器人产业管理制度和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管理体制,树立全新的人机发展观念,以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共同发展。研究发现,以人为核心的生产操作系统,促使机器人和劳动者和谐作业、和谐共存。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或地区分别在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发展中强调了人机合作的重要性。美国国家机器人计划,是要创造与人类操作员密切协作的下一代机器人,让机器人更聪明、更安全,作为人类合作者(Co-robot),同时提高工人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使其尽可能掌握完成核心关键任务的能力。欧洲提出未来十年建设“欧洲机器人技术平台EUROP”的战略规划,试图打造产业工人的Co-Worker,进而振兴欧洲制造业。实现机器人与人共用工具、共享设备、共享工作空间,以助手或者补充性工具等更为自然和谐的方式为人类提供协助,达到机器人与人们生活、行为、环境以及人类自身和谐共处的目的。

(三)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促进人机共同发展

工业机器人只是一种高科技工具,人的发展高于科技的发展,应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以人为本,增强其使用高科技工具的能力,促进人机共同发展。针对不同层次的劳动者,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综合能力。比如对于非技能劳动者,加强职业教育培训,降低人的片面化、单向度发展等腐蚀效应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适应能力;对于半技能劳动者,应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工作技能的提升与培训;对于技能劳动者,应采取“高、精、尖”的培育模式,为我国的科技进步不断输入新鲜血液。由替换产生的失业问题,随着工人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工人们转变为从事脑力劳动的科技人员而解决或大大缓解。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必须重视劳动者权益保障,兼顾不同劳动群体的利益,促使劳动者掌握较强的生存技能。

注释:

①Cigarillo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 Technology[M].New York:McGarw-Hill Education,2007.516-522.

阿西莫夫《我,机器人》,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马丁·福特《机器人的崛起:科技对未来职位消失的威胁》,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第5至12页。

④王晓楠《机器人技术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0至15页。

⑤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2至528页。

⑥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至5页。

⑦⑧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至260页。

[参考文献]

[1]阿西莫夫.我,机器人[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1.

[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3]洪灏.深化对劳动价值论认识的几点思考——对“各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评析[J].重庆商学院学报,2001(1):1-8.

[4]计海庆.“机器人”观念的形成及其影响的哲学考察——以分析技术的本质和人与机器(人)关系为视角[D].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5]马丁·福特.机器人的崛起:科技对未来职位消失的威胁[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6]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王晓楠.机器人技术发展中的矛盾问题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McGarw-Hill Encyclopedia of Science & Technology[M].New York: McGarw-Hill Education, 2007.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热像仪助力高温过程监控

派拓网络:ChatGPT——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