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2018/6/20 16:59:35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腾讯研究院共同研究编制的《“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报告从概念、现状、影响和对策等方面,对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并重点分析了互联网的资源与能力。报告认为,对于复杂的制造业来说,互联网的定位更应该为“助力者”而非“颠覆者”,帮助制造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人工智能作为一类信息技术,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几乎与计算机同步。60多年来,人工智能涉及的技术和派系众多,学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对于大多数公众而言,从其发展目的的角度,可以简单将其理解为“与人类一样聪明的人造机器”。将这个聪明的“机器”放入制造业中,主要的作用就是使机器能够“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技工水平”,以实现企业生产运营效率的提升。

报告认为,这个放入“人工智能”的“智能化”过程,与过去制造业追求“自动化”的过程实际上有本质的差异。“自动化”追求的是机器自动生产,本质是“机器替人”,强调大规模的机器生产;而“智能化”追求的是机器的柔性生产,本质是“人机协同”,强调机器能够自主配合要素变化和人的工作。

“因此,‘人工智能+制造’未来所追求的,不应是简单粗暴的‘机器替人’,而应是将工业革命以来极度细化甚至异化的工人流水线工作,重新拉回‘以人为本’的组织模式,即让机器承担更多简单重复甚至危险的工作,而人承担更多管理和创造工作。”专家如此表示。

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复杂而割裂是它的历史特征。同一个厂房里,可能有好几种来自不同厂家的生产设备,这些设备往往采用各自的技术和数据标准,彼此之间并不能直接连通和交互。不同的工厂乃至不同的制造业企业,差异就更大了。这样的差异使得传统制造业信息化难度大、效率提升有限。

报告指出,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催生了“平台模式”,平台内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增加、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有效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升。近几年,互联网的这一模式逐渐扩展到了各行各业。对于制造业而言,这个模式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人工智能+制造”实现的重要基础就是这个平台,由这个平台为产业提供通用的算力(工业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算据(工业大数据)和算法(工业人工智能)能力,从而推动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

经过数十年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信息革命的中坚力量,也是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领航者。其连接、数据、云、算法和安全等五方面的经验与积累,能够有效支持其推动人工智能与各产业结合落地。报告认为,对“人工智能+制造”而言,目前互联网助力的典型场景主要有三类:产品注智,从软件到硬件的智能升级;服务注智,提高营销和售后的精准水平;生产注智,增强机器自主生产能力。总之,对于复杂的制造业而言,互联网需要更多从合作者、助力者、服务者的角度看待。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热像仪助力高温过程监控

派拓网络:ChatGPT——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