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寻云记∣26个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你会选择谁?[下]

寻云记∣26个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你会选择谁?[下]

2018/7/12 15:42:01

上期文章,工控小编为大家介绍了26个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中的21个(寻云记∣26个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平台,你会选择谁?[上]),并与各位约定,将继续为大家介绍剩下5个国外工业互联网平台。

今天,工控小编如约而至!

注意!!!

要放大招了!

以下内容:

涉及GE、PTC、ABB、施耐德电气、西门子……

全是大佬企业!


GE:Predix平台

平台介绍:

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装备与技术服务企业之一,业务范围涵盖航空、能源、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GE于2013年推出Predix平台,探索将数字技术与其在航空、能源、医疗和交通等领域的专业优势结合,向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公司转型。Predix平台的主要功能是将各类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化梳理,并提供随时调取和分析的能力。

Predix平台架构分为三层,边缘连接层、基础设施层和应用服务层。其中,边缘连接层主要负责收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云端;平台层主要提供基于全球范围的安全的云基础架构,满足日常的工业工作负载和监督的需求;应用服务层主要负责提供工业微服务和各种服务交互的框架,主要包括创建、测试、运行工业互联网程序的环境和微服务市场。

GE目前已基于Predix平台开发部署计划和物流、互联产品、智能环境、现场人力管理、工业分析、资产绩效管理、运营优化等多类工业APP。


应用案例:

布鲁斯电力公司核电设备健康管理

布鲁斯电力公司通过 8 个每个能够生产多达 800 兆瓦的核反应堆为加拿大安大略省提供约30%的基础电力,但面临发电效率低下、核电设备维护难度等问题,公司对设备的定期维护也缺乏统一管理,容易造成延误。通过Predix平台的APM功能,GE公司为布鲁斯电力公司提供了核电设备实时监控和故障反馈服务,设备运行数据实现可视化管理,满足高等级的核电安全标准,平台参考设备生命周期模型分析参数后确定最佳安全维护周期,并对危险系数较高的设备提供实时预警服务。

凭借Predix平台,布鲁斯电力公司的单个核电设备连续运行500天即可为当地提供全年15%的电力,效率大幅上升,平均发电价格降低了30%,设备稳定性明显上升。


PTC:ThingWorx®平台

平台介绍:

PTC基于在工业软件领域的经验积累推出ThingWorx®平台,其功能定位是为应用开发商或工业SaaS运营商提供现代化的快速应用开发工具和服务运营能力。

ThingWorx®平台主要提供的组件包括基于Kepware OPC Server的工业协议转换和数据采集、源于Axeda远程资产管理解决方案的ThingWorx® Utilities设备管理、基于机器学习的ThingWorx® Analytics大数据分析、基于CAD产品数字模型和Vuforia技术集成的ThingWorx® Studio、数字孪生等服务。除此之外,平台还包括ControlsAdvisor、ProductionAdvisor、AssetAdvisor、Navigate等用于应用创新的功能模块。目前,在平台上大约有21个企业级应用、142个插件、77个认证产品。


应用案例:

基于ThingWorx®平台的设备预测性维护

HIROTEC 是全球性自动化生产设备和零部件供应商,面临设备数据集成困难、 设备停机严重影响生产计划等问题。HIROTEC基于ThingWorx®平台组件打通OT层和IT层,实现CNC机器运行数据和ERP系统数据的对接,并基于大数据服务对机器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通过ThingWorx®平台,HIROTEC实现运营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深度协作,有效减少设备停机时间,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ABB:ABB Ability™平台

平台介绍:

ABB 是设备制造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厂商,拥有电力设备、工业机器人、传感器、实时控制和优化系统等广泛的产品线。ABB于2017年推出了工业互联网平台ABB Ability™,探索将数字技术与其在电气自动化设备制造等领域的专业优势结合,向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公司转型。

ABB Ability™平台由AbilityEdge和AbilityCloud构成。ABB Ability™ Edge主要用于数据的采集,包括设备及生产控制系统(SCADA,DCS)的数据,通过AbilityEdge内置的数据模型进行预处理,并传输至云端。AbilityCloud是基于Microsoft Azure云基础架构及其应用服务,通过对数据进行集成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形成智能化决策与服务应用。未来,ABB还计划将ABB Ability™与其他工业互联网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实现业务协作。

目前ABB Ability™平台主要应用于采矿、石化、电力、食品、水务、海运等领域。未来,ABB计划依托其超过7000万个连接设备和7万个控制系统的存量设备,不断拓展ABB Ability™平台应用。


应用案例:

美国电力公司基于ABB Ability™平台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

美国电力公司(AEP)以往主要依靠现场诊断对设备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工作效率较低,时常面临高压设备带来的安全危险,而零部件的更换维修则主要依据产品手册,设备寿命固定。

通过合作,ABB公司为美国电力公司的变压器、断路器和蓄电池分别加装了8600个、11500个和400多个传感器,对设备进行数据采集、诊断与分析,并形成有效的资产管理方案。ABB Ability™平台对汇聚的数据进行统计、经验分析、模型参照、大数据计算等,借助多功能智能仪表盘呈现变压器状态、故障概率分析和维修行动建议等。

凭借ABB Ability™平台,美国电力公司可以实时监控其设备参数,实现设备预测性维护。高压设备运行、维护风险降低了15%,设备寿命延长了3年,维护成本降低了2.7%,设备维护效率提高了4%,维护策略成效提升8%,有效降低了设备维护成本。


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平台

平台介绍:

施耐德电气公司是全球著名的电气设备制造商和能效管理领域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于2016年发布EcoStruxure™平台,探索将数字技术与其在电力设备等领域的专业优势结合,实现施耐德集团制造设备的互联。

EcoStruxure™平台包括三个层级,第一层是互联互通的产品。产品涵盖断路器、驱动器、不间断电源、继电器和仪表及传感器等。第二层是边缘控制。边缘控制层可以进行监测及任务操作,简化管理的复杂性。第三层是应用、分析和服务。应用可以实现设备、系统和控制器之间的协作,分析则通过运营人员的经验形成模型,用模型促进改善策略的形成,提升决策效率与精准度,服务提供可视化的人机接口,实现业务控制和管理。EcoStruxure™平台目前已联合9000个系统集成商,部署超过45000个系统。平台主要面向楼宇、信息技术、工厂、配电、电网和机器六大方向。


应用案例:

基于EcoStruxure™平台的能耗管理优化

过去,福特汽车公司月末报告和实时数据之间存在六周的延迟,导致未能抓住节能和采购节省的机会。福特缺乏对北美地区所有制造厂的资源整合能力,未实现生产制造设施的实时通信和管理,无法获取电力和天然气消耗的实时数据。

施耐德电气的电力管理运营部门依托EcoStruxure™平台为福特打造企业能源管理(EEM)软件系统。该系统为福特汽车公司在美国境内的43座设施收集电力数据并进行本地处理,然后发送到云端能源管理系统。这种方式可实现现场和远程监控,从而产生优化的节能增效。

凭借施耐德电气EcoStruxure™平台,福特公司节能增效提高30%,节省2%的能源开支。


西门子:MindSphere平台

平台介绍:

西门子股份公司是全球电子电气工程领域的领先企业,业务主要集中在工业、能源、基础设施及城市、医疗4大领域。西门子于2016年推出MindSphere平台。该平台采用基于云的开放物联网架构,可以将传感器、控制器以及各种信息系统收集的工业现场设备数据,通过安全通道实时传输到云端,并在云端为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挖掘、工业APP开发以及智能应用增值等服务。

MindSphere平台包括边缘连接层、开发运营层、应用服务层三个层级。主要包括MindConnect、MindClound、MindApps三个核心要素,其中MindConnect负责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MindClound为用户提供数据分析,应用开发环境及应用开发工具;MindApps为用户提供集成行业经验和数据分析结果的工业智能应用。MindSphere平台目前已在北美和欧洲的100多家企业开始试用,并在2017年汉诺威展上与埃森哲、Evosoft、SAP、微软、亚马逊和Bluvision等合作伙伴展示了多种微服务和工业APP。


应用案例1:

格林机床应用MindSphere平台

格林科技利用西门子S7采集机床产品中的6组数据,每30秒采集一次并上传至MindSphere平台,实现了失效报警等功能。


应用案例2:

Bluvision应用MindSphere平台

IOT解决方案供应商Bluvision在可口可乐荷兰Dongen工厂中的150个小型电机上安装了传感器,并将数据上传至MindSphere平台,基于对电机震动情况的数据分析实现故障预警。

好了,26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到现在已经全部介绍完了,各位客官可以根据上述平台+应用案例,综合考虑进行选择。


工控小编有话说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势必促进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作为制造企业,有上“云”的需求,同时也要做好上“云”的准备。工控小编认为,对于涉及到技术专利、生产核心的制造企业来说,上“云”之后能否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而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又能否承担工业互联网产品的前期投入和后期维护成本?就此问题,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村田 SCH16T 6DoF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

维控全自动直线封边机整体解决方案 | 加工尺寸广泛,效果稳定!

维控五轴石材总线控制方案

在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懈追求中,魏德米勒再次荣获 EcoVadis 金奖

维控LX6C高性能中型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