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世界最大3D打印零件!将随卫星送上太空 能装下74加仑咖啡

世界最大3D打印零件!将随卫星送上太空 能装下74加仑咖啡

2018/7/19 16:26:54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打破了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零件的纪录。这位航空巨头制造了一个3d打印钛容器,用于直径为46英寸(约4英尺)的卫星燃料箱。

世界最大3D打印零件!将随卫星送上太空 能装下74加仑咖啡

  在钛圆顶之前,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最大的3d打印部件是一个烤面包机大小的电子外壳,用于高级的高频卫星项目。

  这个容器总共由三部分组成:两个3D打印的圆顶,起到盖子的作用,以及一个钛圆柱体作为容器的主体。

  这些高压储罐被部署在发射的卫星上以携带燃料,包括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2100通讯卫星。

  包括中间的箱体,这个容器大约有95英寸(8英尺)高。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表示,3d打印技术使公司在用比以往更高效、更经济的方式建造关键部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传统上,要保证造出一个直径4英尺、直径4英寸的钛制圆顶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但是3d打印已经消除了这种较长时间的需求,同时减少了浪费的材料。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表示,为了更好地直观表示圆顶的大小,这个容器可以装下74加仑的咖啡、530个油光发亮的甜甜圈、31万个M&M巧克力豆或6225个乒乓球。

  洛克希德马丁太空公司执行副总裁里克•安布罗斯(Rick Ambrose)在一份声明中说,迄今为止,从这个我们有史以来造过的最大的3d打印部件可以看出,我们正致力于一个未来,在那里我们生产的卫星速度是现在的两倍,但成本只有一半。

  “例如,我们将建造圆顶的时间缩短了87%,将总交付时间从两年缩短到三个月。”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指出,3d打印所用的钛和实物一样坚固、重量也很轻,但公司的工程师们仍在加倍努力,以确保它能够经受反复的恶劣环境。

  具体来说,圆顶必须足够坚固,能够承受“发射的严峻性”,以及在太空真空中长达10年的任务。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第一家将3D打印部件用于航天器的公司。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朱诺”任务中,它首次将打印出来的零部件送入了太空。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表示,从那时起,该公司已经生产了数千个用于制造工具和原型的零部件。

  然而,美国能源部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获得了造出世界上最大的3d打印物体的头衔。

  2016年,橡树岭(Oak Ridge)为飞机机翼设计了一款3d打印工具,长17.5英尺,宽5.5英尺,高1.5英尺。

  该工具是用碳纤维和热塑性材料印刷的,印刷时间约为30小时。

  3D打印技术最初由工程师和物理学家查克赫尔(Chuck Hull)在上世纪80年代发明,也被称为“增材制造”技术。

  类似于喷墨打印机是如何将单个的墨水点添加到图像中,3D打印机根据数字文件在需要的地方添加材料。

  根据位于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的数据,许多传统的制造过程都需要削减多余的材料来制造零件,这将导致每一磅有用材料的损耗高达30磅(13.6公斤)。

  相比之下,一些3d印刷过程能使大约98%的原材料用于最终完成的产品,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使用塑料和金属粉末制造小部件,有一些还尝试了巧克力和其他食物,以及类似于人类细胞的生物材料。

  3D打印机已经被用于生产从假肢到机器人的所有产品,这个过程遵循以下基本步骤: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创建3D蓝图;

  •准备打印机,包括重新填充原材料,如塑料、金属粉末和粘合液;

  •通过机器启动打印流程,从而构建对象;

  •3D打印过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材料挤压是最常见的,它的工作原理就像胶水枪:打印材料被加热直至液化,然后通过打印喷嘴挤压;

  •使用数字文件中的信息,设计被分割成二维的横截面,这样打印机就知道把材料放在哪里;

  •喷嘴将聚合物沉积在薄层中,通常为0.1毫米(0.004英寸)厚;

  •聚合物迅速凝固,在构建平台降低、打印头喷出另一层之前粘结在下面的层上(根据对象的不同,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分钟到几天的时间);

  •打印完成后,每个对象都需要一些后期处理,从将对象从构建平台上拆下来到移除支持,再到去除多余的粉末。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热像仪助力高温过程监控

派拓网络:ChatGPT——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