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假疫苗、无效药……中国人的信任感只能寄托在进口药上?

假疫苗、无效药……中国人的信任感只能寄托在进口药上?

2018/7/23 16:36:54

近几天,“假疫苗”事件点燃了无数家长和消费者的愤怒,朋友圈被质疑和怒火填满。尽管涉事企业很快得到处罚,相关单位也火速采取了补救措施,但这一结果似乎并不能让很多人满意。

医药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着人民的健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除了“假疫苗”,由于药品问题引发的终生残疾甚至失去生命的案例每天都在发生,在一系列事故和案件发生过后,国产药本就不多的信任感也被消磨殆尽。

关于此次事件,就有网友表示:其实也不难想象,地沟油、毒奶粉,这样的事还少吗?这次的疫苗还只是无效而已,自费可选择的药物,以后还是买进口的吧。有此想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关于进口药物的咨询和购买事宜也在事件进一步发酵后激增。

但是,中国制药业真的有那么无药可救吗?

 

制药业不只是“制药”

相对日本、美国等医药巨头企业集中的国家,中国制药业确实较为落后,但并不体现在药物生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中国医药行业已经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兼并和重组,改变了医药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混乱的局面。大型药企都有着相当的实力,在设备选用方面一般较为先进,数字化的普及也相对较广。

近年来,制药行业对于智能化方案的需求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也有着不小的市场规模。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药企在“制药”方面是问题不大的。

那么问题出现在哪里呢?从这次“假疫苗”事件来看,监管是核心。

随着医药流通体制改革,各种新的经营方式层出不穷,这就为监管机构带来了诸多困难。不仅是监管机构,由于药物的不稳定性,在包装、运输等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的药物变质等问题给企业监管也带来了诸多麻烦。

因此,大数据平台的应用在制药行业慢慢普及开来,数据为药品生产带来了诸多便利。而且,随着监管部门出台各类法规后,医药行业合规性检测、认证方案的应用也得到了普遍提升,但在这一过程中也衍生了“灰色地带”。

关于“假疫苗”事件,贝加莱市场部经理宋华振就在其自媒体平台“说东道西”上说起了“数据篡改的欲望”,他表示这一类事件不能依赖道德的约束,“你只要篡改了数据、工艺,你就是违法的,即使质量合格,因为这是制药行业。”

诚然,其实追踪、检测功能是很多控制系统都有的,但在制药行业的应用当中,对于数据篡改这一类操作,应当有明确的规定。由此才能从根源上避免“人祸”。

 

低价药只能靠“药神”?

说起进口药,很多人联想到了不久前热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除了监管问题,成本也可以说是制药企业的“万恶之源”。

就《我不是药神》中“格列宁”的原型格列卫来说,很多人表示凭什么明明成本没有多少钱的一小片药,要卖到几万块一瓶?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你吃到的是第二片。药品尤其是这一类特效药的研发,往往要花费几十年的时间以及数十亿的资金,格列卫的问世就跨越了40余年,花费了超过50亿美金。

那为什么电影中的印度药可以卖到很便宜呢?这就涉及到了仿制药这个概念,中国也是仿制药大国,中国现有的18.9万个药品批文中,有95%属于仿制药。但是尴尬的是,中国仿制药大而不强,依旧处于“安全、无效”的水平。

创新药研发艰难漫长,仿制药水平相差甚远,这都是中国制药业面临的严峻问题,然而,这一情况在新技术的发展中,似乎迎来转机,人工智能来势汹汹。

随着我国AI技术的飞速发展,AI制药迎来了巨大市场空间。目前,较为耗费人工的试验数据整理、分析等工作,正不断被人工智能分担甚至取代,据相关人员表示,未来,在疾病研究、成分比对等药品研发的整个流程中都有望普及人工智能应用。

当前,制药行业厂商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与数据企业的合作当中,AI应用在医药保健领域正迎来市场的爆发。在这一过程中,虽然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为中国药企的成本控制和创新药研发提供了可能。

 

工控小编认为,技术作为有效手段正不断将作用发挥到最大,不管是面对“天灾”还是“人祸”,对症下药才是“治病”的关键。对于中国制药行业,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来聊~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热像仪助力高温过程监控

派拓网络:ChatGPT——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