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新工程师”落地中国,要多亏了这些“老师”!

“新工程师”落地中国,要多亏了这些“老师”!

2018/9/10 17:38:08

最近,全国高校陆续开学, 又有一批“栋梁”正式投入到“建设祖国”的准备工作中。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大学四年的学习,对于个人的职业规划来说至关重要。然而时光匆匆流逝,很多学生似乎总是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才真正接触到企业需求,懊恼自己没有利用好在校时间,为就业做足准备,在工科专业尤其如此。

就业率低,真的是因为人才饱和了吗?

通过工作中的接触,工控小编发现,其实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但现实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合适的。

应届生对行业的了解往往严重不足,技术能力也处于有待提高的理论水平,录用之后耗费的培养成本高,风险也大。

图|Pixabay

如此一来,“供需”双方怎么也接不上头,僵持不下,发展停滞。面对尴尬现状,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改变,企业的支持成为变革的关键。在不久前圆满落幕的“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工控小编似乎找到了人才培养的正确打开方式。

打破误解

目前,很多学生对于制造业的了解远远不够,依旧停留在工作环境“脏乱差”、职业发展空间不大的传统印象中,对于工程师的认识,也往往和“技工”或者“销售”画上等号。

而且,在互联网发展的冲击下,越来越多人脱离在校专业,投身到互联网企业的“怀抱”,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流失,非常不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图|Pixabay

而在制造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也跟着加快,工程人员紧缺,这对于大学的工程教育造成了更大的冲击和压力。

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副教授、“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全国竞赛组委会秘书长张贝克坦言:“面对迫切需求和重重压力,近年来实际上高校对于工程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是不够的。尤其是一些生源比较好的优质大学,更多地向着学术研究发展了。”

张贝克深知,工程师作为决定性的力量,对于国家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他早在2005年就牵头西门子的教育合作事宜,对此,西门子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

例如,在工科学校非常普遍的校内实验以及实习过程中,西门子提供了设备支持,让在校生能够在校园中就能接触到真实工业现场的设备。

更重要的是自2006年起,西门子搭建了“西门子杯”这一重要平台,随着大赛的成熟,获得了多方肯定。随后西门子于2011和2016年两次与教育部签署的教育合作备忘录,加大人才培养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让人才培养更加与时俱进。

而且,经过大量的企业调研,并且依托“西门子杯”多年的经验,慢慢得出工程师培养的方向,在第十二届大赛中提出了新工程师的概念。

图|Pixabay

张贝克表示,新工程师概念的初衷就是想扭转学生对于制造业的刻板印象,选择工程师这一职业,无论是收入还是发展前景都是非常可观的。

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当前环境下工程师这一岗位的要求作出明确的定义,为高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那么,新和旧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差别呢?在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商业能力和人文方面都有所体现,想了解详情的朋友可以戳高薪又抢手,西门子pick的“新工程师”有什么了不起?查看。 

胜利“会师”

经过多年的努力,如今“西门子杯”已经成为成为中国智能制造领域规模大、规格高的国家A类大学生竞赛,每年报名参赛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大赛对于教育的推动可见一斑,这与其紧随市场变化的特点密不可分。

对于今年新提出的新工程师概念也是“身体力行”。在今年的大赛赛项设置中,有一个赛项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那就是“企业命题”赛项。

企业命题赛项现场

顾名思义,“企业命题”赛项就是由企业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创意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面对这一赛项,命题企业的专家表示,最初其实并不是很看好,但结果大大出乎了他们的意料。

“企业命题”赛项收获了众多学生方案,甚至一个命题就收到36个方案,而且方案的“质量”也大大超乎了他们的预期。

他们纷纷表示:“通过这一赛项,我们收获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新思路,解决了传统方案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于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信心满满。”

由此可见,“西门子杯”为企业和高校学生的交流提供了绝佳的平台,通过大赛的“碰撞”,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加明确,学生也能在比赛中切身感受中国制造业,加深对于工程师这一职业的理解。

此外,除了“企业命题”赛项,大赛其他赛项的设置也深耕行业发展,张贝克指出:“今年共新增了PLM产线规划赛项、企业命题赛项和协作机器人赛项三个赛项,都是立足目前行业市场的急迫需求。”

以新增的PLM产线规划赛项为例,它非常考验工程师的综合能力,这类人才在目前市场上非常紧俏,一名成熟的工程师年薪能够轻松达到40万,可以说是高薪又抢手。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部总经理卫岳歌表示:“我们惊异于学生的精彩表现,在缺乏细分行业了解且资金有限的条件下,他们依旧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解决问题,不得不说,未来可期。”

携手共进

然而,由于大赛时间和选题设定都有限,所以仅依靠大赛是远远不够的,为了将新工程师理念渗透到高校人才培养中,在今年的“西门子杯”中,智能制造新工程师校企联盟(后以“校企联盟”简称)正式成立,实现了概念的延续。

校企联盟成立现场

说起校企联盟的成立,张贝克表示这其实是参考了德国著名的“双元制教育”,旨在搭建高校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他指出:“在和企业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技能以及品质素质等的需求,并没有明确、完整的思考。”

相较于西门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多数企业局限于规模和发展步伐,没有过多精力构建科学、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校企联盟的成立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汇集不同企业的人才需求,助力企业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方法。

而且,校企联盟的成立集结了在不同细分领域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对于人才的界定和划分也提出了新的标准。

据张贝克透露:“目前我们的一个方向是,对于学生工程能力的认证做出等级划分,这样一来,企业在招聘时能有更加明晰的界定标准,学生也能够在毕业之后继续深造,达到更高等级,实现自身能力的不断拓展。”

结语:对于已经拥有“天时”和“地利”的中国制造业来说,“人和”更需要“对症下药”。中国的工程人才教育,需要西门子这样拥有行业know-how和强号召力的企业支持。当然,这只是已经实现的第一步,相信未来,越来越多企业的加入,能够搭建校企交流的稳固桥梁,实现新工程师的落地。

今天是教师节,最后我们想感谢为中国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老师们,是你们让未来有了更多可能,祝全天下的老师,节日快乐!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热像仪助力高温过程监控

派拓网络:ChatGPT——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