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世界制造业区域和城市合作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世界制造业区域和城市合作发展高峰论坛举行

2018/10/15 16:16:41

赋能智造,慧聚创新!

10月11日下午,“世界制造业区域和城市合作发展高峰论坛”在南京召开,本次论坛由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主办,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江苏省苏商发展促进会参与执行。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朱森第,工信部装备司原司长、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相木,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伍继宏,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凌云,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高清,以及国外及国内长三角区域名城市长、以南京为核心的都市圈城市代表、国内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负责人等300多人齐聚金陵。

WIMS名城会再度集结,既是各省市代表难得的一次相聚,更是打造城市共同体、未来城市群的一次有益探索。

1

以更优更强的制造业,走向未来、支撑未来、赢得未来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

去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实体经济一定要抓好制造业。

即将启幕的2018世界智能制造大会,让全球智能制造领域的目光再次聚焦南京。作为首个获批的“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的苏南五市之一,南京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在制造名城的发展之路上取得了新突破。

南京市市长蓝绍敏表示:“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实体经济始终是我们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后劲,实现经济行稳至远的源泉。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需要更加坚定不移的强实业,兴实体,壮实体,依托更优更强的制造业,走向未来、支撑未来、赢得未来。”

蓝绍敏分享了三句话:

第一,科技改变世界,创新引领未来。当前,南京全力以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名城,加快打造一批全省第一、全国前三、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全力打造产业链条全、产业层次高、品牌影响大的智能制造企业和产品集群。这其中,蕴含着众多创新创业、投资发展的机会。

第二,开放带来机遇,合作促进共赢。南京致力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大协同发展战略,不断拓展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共同分享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红利。南京是开放合作的主动参与者,坚定推动者和直接受益者。

第三,交流激发灵感,碰撞升华思想。与传统制造相比,智能制造是智力密集,人才密集型产业,离不开高水平的交流、合作平台,也离不开新智慧、新思维、新技术的推动。

2

重塑制造新优势,共话长三角协同创新大计

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之一、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各界公认的六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集聚了近半数的中国经济百强县,有100多个年经济产值超百亿的产业园区,世界500强企业有400家在这里落户,以上海为龙头的苏皖浙经济带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今年6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进一步谋划和推动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这其中制造业的协同创新发展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本次高峰论坛上,来自长三角地区代表再次聚首,就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江苏省经信委副主任高清:

协同创新是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的主旋律,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发展适逢其时,近年来江苏围绕制造强省目标,将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工业升级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大力推进,创建了一批示范智能车间,实施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促进制造提质增效,细分行业中有一批企业达到和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017年江苏的智能制造就绪率达到9.6%,位列全国第一,高于全国平均5.6%的水平,江苏智能制造发展步入快车道。

上海市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副主任伍继宏:

2017年,上海11家重点企业智能制造产值达到87亿元,同比增长33%,建设了6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8个项目入选了国家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应用专项。下一步,上海将进行“三步走”: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智能制造综合标准体系,进一步加强智能制造基础共性、关键技术、行业重点标准的研制;二是坚持创新引领,打造智能制造新生态圈,大力实施工业强基工程,重点突破智能制造关键零部件的瓶颈;三是发挥合力作用,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

浙江省经信委副主任凌云:

近年来,浙江两化深度融合指数跃居全国第二位,上云企业达到了18万多家。浙江在智能制造建设上的做法是:第一,加强规划引领,制定浙江的强省战略,围绕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今年出台了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第二,强化试点示范,一是以项目为龙头,推进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二是区域性产业集群智能化的试点示范改造。第三,强化服务平台的建设,聘请专家学者指导智能制造推进。第四,强化政策引领,围绕政策性基金和产业基金推进智能化项目实施。

世界智能制造合作发展机制秘书处副秘书长俞文勤主持论坛

3

智造名城建设,14位市长绘“发展路线图”

在各地争相打造智造名城的当下,省内外以及全球范围内有一批城市,凭借独特的发展路径以及显著的发展成效,成为当之无愧的标杆城市。

会上,14位国内外城市市长就智能制造标杆城市建设进行了实践分享,就各自城市智能制造相关代表性案例进行了详细阐述。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洪兰:

武汉作为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工业稳增长,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的城市,主要在5个坚持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坚持典型引路,持续推进全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二是坚持统筹推进,实现智能制造和装备产业发展良性互动。三是坚持夯实基础,智能制造的基础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四是坚持创新驱动,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五是坚持开放合作,在主动服务中自我提升。

荷兰布雷达市第一副市长Boaz Adank:

布雷达市位于荷兰的南部,在1到2个小时的都市圈里面就有1百多万的消费者,是欧洲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布雷达市主要推动本地区的工业更加智能化,推动更多的创新技术,创造更多的工业岗位,我们有三个目标:智能制造、教育、智能维护。

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贺懋燮:

芜湖市是安徽第二大城市,也第二大经济体。当今时代芜湖进入制造业的智能时代,主要是一配一调一孵:

一配就是配套,我们一手抓产业链拓展延伸,一手抓技改。一调就是调整,在地区产业划分和产业方向的调整。一孵就是孵化,芜湖机器人,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四个战新产业都是主导产业延伸孵化,被定为国家的试点。目前芜湖的新兴产业增加值在规模工业中占比超过了30%。

宣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冬云:

传统制造上,我们正在大力加强宣城的食品产业、电子信息等,同时我们也牢牢抓住长三角近几年科创走廊,承接好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我们深化由长三角各个优势的城市过程中,实现了互惠互利,也实现了合作共赢。

合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文松:

这几年,合肥围绕工业经济发展,我们既以智能化为方向、为目标,也以智能化为手段、为路径,着重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调整结构,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第二项工作就是组织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

我们组织实施百千万工程,百,就是要建设一百个智能工厂。千,就是要建设一千个智能车间。万,就是要建设一万条智能生产线。为此我们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整合各种资源来加快了这方面的工作。

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高亚光:

无锡在这一轮智能制造的进程当中见势早,行动快,有基础,有优势,并且无锡工业的发展历程赋予智能制造更多的地方特色。一是无锡企业家敢闯敢试,具有强大的创新动力。二是无锡产业基础较好,具有发展智能制造的产业合力。三是无锡市委市政府极早部署发挥了智能制造的政策推力。

滁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志:

近年来滁州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内兄弟市,特别是江苏省南京市的辐射带动和关心帮助下,立足三个聚焦,持续推动转型升级,新型制造体系加快形成。

一,聚焦双高双赢,加快产业聚集,招商引资方面,瞄准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大平台高位推动,持续发力。 二、持续推动三纵一创,1+8省市战新基地建设,千企升级。三、聚焦平台提升、强化发展保障。   

  

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聂飙:

近年来苏州大力实施制造强市战略,强化明确部署,明确发展重点,落实关键措施。并重点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以加强政策指导为手段,进一步厘清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二是以智能制造是百千万工程抓手,着力提升企业智能化水平,诊断免费,技术补贴,示范奖励,申报优先的政策引导。 三是以自主创新为引领,着力提升智能制造装备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发挥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四是以两化融合为核心,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

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强:

近年来,我们马鞍山牢牢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的大势,将智能制造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在推动制造名城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有四点做法:

一是规划引领,推动政策的组合。我们明确了制造名城的城市定位,研究出台了全市推进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二是基地支撑,推动产业的聚合,先后获批国家级智能装备机器人和省级高端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三大基地。三是改造提升,推动两化融合,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改造提升,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四是创新驱动,推动资源整合,积极培育智能制造创新主体。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家保:

连云港近年来出台了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大推进活动的实施意见,企业制造装备升级的计划等相关的文件。积极引导相关企业,相关的园区进行智能化改造和建设。全力打造智能工厂,智慧园区,大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可以说,智能制造为连云港的转型升级,脱胎换骨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玉龙:

近年来,智能制造正成为推动淮安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亮点纷呈。智能制造是一个新生事物,推进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在积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的基础上,也将充分发挥政府对智能制造的引导、引领作用。重点在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优惠政策引导。研究制订淮安市“三新一特”优势特色产业规划、企业制造装备升级计划等系列文件,鼓励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机器换人”。二是优质增量带动。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招商选资、招商引智,积极招引智能制造项目,以优质增量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以有效投入提升制造业层次水平。三是优化服务促进。持续开展“101%服务”竞赛以及“158”骨干企业培育、百亿企业培育等活动。

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孙轶:

近年来,盐城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提出产业强市、生态立市、富民兴市的发展战略,开放沿海、接轨上海,绿色转型、绿色发展的路径,把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着力打造盐城智能制造的城市名片。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树立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导向。二是以政策为助力,推动智能制造要素补短做强。三是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智能制造示范推广力度。 

泰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明冠:

工业是泰州的立市之本,制造业也是泰州的特色产业。这些年来,泰州一直把转型升级、智能制造作为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主抓手、主引擎,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

一是加快智能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创建,全力协助产业龙头企业申报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项目。三是构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聚焦国家重点装备和重大工程的需求,组织企业参加工业强基工程建设。

宿迁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秀明:

宿迁正在以江苏生态大工程建设为抓手,建设生态强市。同时,宿迁也是一座正在加速工业化的城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新兴产业的建设,还是老工业的改造,走智能化道路是正逢其时,也是必然的选择。

我们首先从智能城市建设入手,推进智能制造升级发展。我们充分利用京东集团在宿迁建设的数据中心、智能物流平台、智能客服、智能制造产业园等条件,推动智能城市建设,从而带动其他领域的智能化升级。二是加快智能产业园建设,促进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三是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推动传统的车间向智能车间升级,传统的工厂向智能工厂升级。

4

赋能智造!助力企业行稳远航

论坛是智慧相集之地,灵感纵横之所。当天,工信部装备司原司长、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相木、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行长田耕分别从行业趋势、金融助力等角度进行了启迪性演讲,共同为智能制造与城市发展赋能。

工信部装备司原司长、中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张相木:

精益生产是智能制造的基石,终极目标是零库存、零缺陷、零浪费、零故障。此外,精益生产是数字化的根基,为生产提供各种量化的方法和工具,使工厂变成可量化、可视化透明化的工厂。

精益生产是推行智能制造必须经历的变革过程,不懂精益生产谈智能制造那是忽悠,这就相当于在沙漠和戈壁上搞绿化。

中国如何走好智能转型之路?

当今世界,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全球制造业竞争已经切换到智能制造的赛道。由于发展基础和优势不同,各主要工业国家在发展智能制造中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中国发展智能制造既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更要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采取务实的战略和路径。

一是走并联式发展之路。工业发达国家走的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顺序发展的串联式路线,如果我国也走串联式的老路,就无法跟上世界智能制造发展步伐,就会失去换道超车的历史机遇,我们只有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并行推进的创新之路,才能尽早实现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二是用两轮驱动智能制造发展。一个轮子是制造技术的创新,一个轮子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两个轮子相辅相成,制造技术的精进可以促进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导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生产水平的提升,任何一个轮子有短板都会让企业走不快,更走不远。

三是因企制宜。不同的企业自身情况和所处的环境差异很大,发展的阶段和实际痛点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够千企一面。对企业而言,企业在推行智能制造过程中应该先医后药,先软后硬。

如何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

智能制造是一种新型生产方式,推进智能制造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各国都在不断探索中,也都面临标准网络、安全、人才等一系列的共性的问题和挑战。

我国还将长期面临智能制造装备可靠性差、核心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工业和平台软件技术落后、公共服务平台支撑能力较弱等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只有主动适应智能制造发展趋势,加快培育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才能推动智能制造行稳致远。

第一,要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平台。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建设和完善各类孵化器、实验室以及面向技术研发、测试、标准实验验证和创新应用验证的测试床等技术支撑平台;二是要积极建设智能制造技术集成应用、诊断优化及咨询评估等技术服务平台;三是要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及应用,加快建设智能制造网络基础设施。

第二,要建设和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我们要按照已经制定的共性先立、急用先行的原则,抓紧基础共性、关键技术、行业应用三大类标准的制定和贯彻实施,同时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输出我国标准化研究成果,争取国际标准话语权。

第三,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龙头企业拥有强大的生产市场和技术能力,在产业链中充当着核心企业或系统集成商的角色,是产业生态成长的关键力量。

第四,要大力培育各种类型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引导他们和支持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壮大,逐步成为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的核心或中坚力量。

第五,要着力提升供给能力和水平。比如建设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组织实施重大短板工程、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加、支持推动工业软件和平台软件的发展、强化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中国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南京分行行长田耕:

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也是抢占未来制高点的主攻方向。

工商银行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主动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把先进制造业、物联、互联前沿板块作为经营转型的新引擎,致力于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争当推动智能制造区域协同发展的牵头行,助力创新名城建设的践行行。

一是加快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我行董事长指出,工行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近期,总行启动了工银普惠行活动,宣布全面升级普惠金融服务。发出了支持小微、共建普惠金融生态圈的倡议,努力使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更多辅助小微、惠及民生。南京工行贯彻总行的部署,投放小微的贷款超过1千亿元,服务客户超过5千户。

二是加大智能制造业的信贷支持。制造企业的日常运营、技术改造、重组并购等经营行为都需要长期稳定的信贷支持,未来三年,南京工行计划向智能制造领域投放融资超过500亿,服务客户超过千户。

三是满足制造企业的多元化金融需求。提高资金运作效率是制造业企业应对竞争、降本增效的重要环节,我们将与企业携手主动参与到国际化、全球的竞争当中,提供包括向上整合产业资源,向下支撑产品销售的一体化制造业金融服务。

四是加快基于金融科技创新的服务模式变革。以大数据、区块链、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为主,去年工商银行实施了E—ICBC3.0的战略,建立七大创新实验室,不断探索智慧银行的发展新路径。

5

慧聚创新!“南京都市圈智能制造发展联盟”成立

本次论坛上,为了推动智能制造与城市合作的发展,南京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杨学鹏、芜湖市人民政府市长贺懋燮、宣城市人民政府市长张冬云、淮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玉龙、滁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姚志、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强、扬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张伟、镇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卢利林共同上台发起成立了“南京都市圈智能制造发展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会议成果。

南京都市圈城市代表表示,以联盟为依托,下一步将抢抓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携手合力推动智能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未来十年, 化工企业应如何提高资源效率及减少运营中的碳足迹?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热像仪助力高温过程监控

派拓网络:ChatGPT——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