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回顾展望系列之评测篇:2019的数字化变革

回顾展望系列之评测篇:2019的数字化变革

2019/2/13 14:37:56

在已经过去的2018,公有云为我们留下了一些什么,在正向我们走来的2019,云应用有会出现哪些变化,让我们通过2018年的评测与调研来进行一次回顾与展望吧。

回顾展望系列之评测篇:2019的数字化变革

“成熟”与“转变”的2018

实际上在2018年的11月份,至顶网云能力评估小组就已经对公有云的评测进行过一次总结,但既然是回顾与展望,哪我们就先通过一些“关键字”来回顾一下,在2018年通过实际应用测试和调研所了解的公有云厂商的进步与不足。

“成熟”——厂商通过公有云向用户进行赋能,用户选择公有云向应用技术更成熟企业偏移。

在至顶网2018年的公有云用户调研中,我们不但收集到了上千份有效的用户调研数据,也尽可能的对目前公有云厂商所提供的公有云产品进行了收集。在收集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无论是以百度、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还是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新零售厂商,均在所提供的公有云中,向用户提供着自身所独具的应用系统解决方案,向用户进行赋能。这种赋能既可以提高用户在公有云应用方面的问题解决能力,又可以将用户更加紧密的与公有云厂商进行捆绑,成为一个技术应用集合体。公有云厂商所聚集的用户数量越多,所创造价值越大,也就更加具有竞争优势。而公有云用户所选择功能也更加务实,更多非核心业务、存储、数据库和弹性计算业务在公有云上被使用。

回顾展望系列之评测篇:2019的数字化变革

企业主要使用公有云功能

“转变”——已使用公有云用户比例大幅上涨,未使用公有云用户中明确表示不会选择公有云用户少于10%

至顶网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已经使用公有云用户占比为42.2%。未使用公有云用户占比为57.8%。而在17年的用户调研中,使用公有云用户所占比例仅有8.82%,已使用公有云用户比例出现大幅上涨。在未使用公有云用户调查中,有42.6%用户表示,未来有机会选择公有云;49.8%的用户还处于观望阶段;只有7.6%的用户明确表示未来不会选择公有云产品。

“应用扩展”——公有云可扩展性问题突出

在使用公有云中最大问题的专家调研中,可扩展性问题名列第一。也就是说云计算一直在宣传的灵活可扩展,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不少问题尚待解决,这个问题值得今后去深入进行研究。安全性和服务能力问题同时并列第二位,同时稳定性仅以一个用户之差排列第三,看来公有云厂商在这几个方面,还需要再继续加大一些投入,才可以更好的满足公有云用户的实际需求。

回顾展望系列之评测篇:2019的数字化变革

“资源管理”——公有云主机计算能力参差不齐、云主机内存占用还需进一步调优

从公有云主机CPU处理能力对比图表中可以看出,虽然本次测试统一选用的是两核4G内存的公有云主机,但有的公有云主机单核处理能力明显偏低,而有些公有云主机的多核处理性能甚至还会低于单核处理性能。

回顾展望系列之评测篇:2019的数字化变革

(附注:为避免不必要误解,所有测试公有云厂商云主机名称均用数字代替。)

从公有云主机内存占用结果可以看出,在被测的10家公有云厂商中,有6家公有云厂商的云主机内存占用存在较高的情况。在剩余4家内存占用较低的公有云厂商中,有2家是国外厂商,另外一家内存占用率最低的厂商也有很浓厚的国外厂商技术基因存在。由此来看,国内公有云厂商对云主机的内核优化工作还有待加强。

回顾展望系列之评测篇:2019的数字化变革

12下一页>

       

数字化变革

               

“轻应用”和“小程序”的2019

为了对公有云厂商问题解决能力进行更深度分析,在2019年,至顶网还将就18年评测中所发现的公有云主机问题进行补充测试。同时还会就用户最关心的高负载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评测,安排一些更加有针对性的测试项目。

用户使用公有云主机进行Web应用部署,还是目前最主流的网络应用部署方式。但这和在传统数据中心中,使用物理服务器进行应用部署的区别并不明显,在去年的评测和调研过程中,也发现其中依然存在着资源管理问题、云主机扩容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要想从本质上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平台”的层面去进行改变。通常需要八、九人、十来天的云主机应用开发,还是太“重”了。不利用云应用的产出和推广。如何让应用开发变得更“轻”?——小程序。

一个简单小程序的开发仅需一个程序、一个美编,最快两三天就可以进行交付,也没有对后台系统资源管理的更多要求,看上去十分完美。但是小程序毕竟还是一个新兴技术,是否可以满足用户的实际应用需求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因此,小程序的应用性能也将成为至顶网2019年评测的另一个新的技术方向。

数字转型,从新零售开始

云计算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技术基础,但数字化转型将由什么方向开始呢?在2019年在评测方面,我们会将数字化转型的关注重点放到新零售的业务应用上面。

为什么是新零售?因此它的普及性最高,无论制造、医疗还是金融、政企,它们所面对的最终对象都是用户。而零售是什么?是一个管道,在云、管、端中处于连接的地位。华为从管道入手,最后云、管、端全面丰收是很有道理的。管是路,把路理顺了,事情自然也就做起来了。因此,做新零售,就是要为企业铺一条数字化转型的新路。

这条路要怎么铺?可以用网络来打个比方。

个人认为,传统零售的销售模式和传统网络架构十分神似。传统网络由核心交换、汇聚交换、和接入交换设备构成。传统零售也是厂商、代理商(甚至还会有多级代理商)、零售商。

网络的变革是怎样的?网络扁平化,取消汇聚层,直接由接入到核心。对此产生的管理控制问题,用SDN的控制和转发分离进行解决。

未来的新零售也将会是如此,没有中间商去赚差价,通过数据库去做管理,由厂商直接与零售商进行交接。也就是现在的京东与淘宝走的这个模式。但是只有这两家毕竟还是太少了,他们可以把数据库做得非常庞大,但是用户的手机屏幕就只有手掌哪么大小,所能展现的信息实在是有限。怎么办?厂商需要有自己的应用,自己的数据库,从而把管道掌握在自己手里。

要怎么去做?可以是轻应用,可以是APP,公有云、私有云均可,但数据一定要是自己的!为此,至顶也会与一些零售从业者进行合作,在2019年去实际的搭建一个新零售体验中心,把各大公有云厂商的新零售解决方案在这个体验中心实地的进行展示,并通过至顶专业的评估分析,去真实的进行评判。

由零售到质造,实现真正数字化转变

新零售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消除假冒伪劣问题。有多少假冒产品是通过中间环节流入到消费者手中的,作者不得而知。但利用新零售将厂家与零售商进行打通后,产品的溯源问题就很好解决了。就算是没有区块链这样高大上的技术,厂商某批次生产多少件商品、销售多少件商品,数量是否可以进行匹配这种简单的加减法,应该都可以算得上来吧。

当然云计算可以解决的不简简单单是一个零售问题,还有加工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一提起数字化转型,往往令人联想到机器人、机械手、人工智能化的加工生产,对于一些高、精、尖的大企业或者在未来几十年之后,可能会由它们来取代人们的生产劳动工作。但是在现阶段,一步登天想必是不现实的。

那现阶段智能制造要做什么?需要把智能制造改一个字,智能质造。

都说华为手机好,首先人们想到的是质量好,好空调,格力造,为什么,还是质量好。好质量才会出现好产品。某些靠粉丝经济捧红一时的产品,往往会随着质量问题而逐渐被人抛弃。因此,未来中国生产企业要靠的是什么?质量。好的质量,好的产品可以打造出一个格力,一个华为,必然也会打造出千万个格力,千万个华为。当这千万个格力、千万个华为同时在国内出现的时候,中国制造必定会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如何实现智能质造——数字化转型。

当前的数据化转型还未必能成为一种很好的生产加工手段,但已经可以成为一种全面的质量监督工具。无论是高清还是4K的摄像头,还是温度、湿度的传感器,都可以数字化的对生产加工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甚至检测。企业通过数字化手段可以最大的保障产品质量的稳定可靠。而以产品质量为突破口,企业还可以逐步发现自身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技术不足,从而逐步实现真正的智能制造,用更高质高效的方法向用户提供出更加优质的产品。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的伟大目标。

在这里,至顶网云能力评估小组愿意作为一个智能质造的见证者,与这些生产企业一同见证我们国家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企业站脚助威。

更远的未来,将是数字安全掌控的时代

最后,还想往更远的技术方向来谈一谈。通常作者的评测重点,是一年网络相关的产品技术,一年安全相关的产品技术。但是近两年都是在搞一些云计算相关的产品,是安全不重要了吗?并不是这样。一方面是这两年云计算技术发展迅猛,产品技术变化过快,需要重点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安全方面新技术突破较少,确实乏善可陈。但是新的安全发展方向已经开始显现,未来两年之中,安全技术将会有一场大的转变,甚至会上升到主流应用的层次。实际上也很简单,说穿了也就是两三句话的事情,但是借用一下我以前在瑞星时老领导刘旭的话讲,技术就是一层窗户纸,捅破了就不值钱了,这次已经捅了太多了,就最后留下一张吧。

<上一页12

       

数字化变革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走进美的重庆水机数智零碳工厂,“碳”密工业零碳之道

助力半导体行业发展,纳博特斯克推出真空密封单元HR

即将召开!OFweek汽车电子技术在线会议主题抢“鲜”看

蒋锡培出席第八届质量诚信万里行主题活动并做交流发言

大族机器人全新升级“防爆协作机器人”,为安全生产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