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2019能成为氢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元年吗?

2019能成为氢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元年吗?

2019/3/25 16:57:03

就不久前刚刚结束的两会中,政府工作报告重新修订,首次提及氢能源,新增的“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

不少人推测:氢能产业或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国家战略新兴行业,新能源一直凭借国家的扶持政策和优厚补贴备受行业企业的关注,除了氢能源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两会中关于氢燃料电动汽车的提案也层出不穷。

这不禁让人联想起“大明湖畔”的新能源汽车以及混合动力汽车,这里我们不妨做个类比,看一看2019年能否成为氢燃料汽车商业化的元年?

汽车制造

氢能源汽车VS 传统电动及混电汽车

目前在电池组方面,市面上的混动或纯电动汽车多以锂电池作为动力,而氢燃料电池的能量密度能够达到锂电池的10倍以上,而且,氢燃料电池充电可以采用直接加液态氢的方式,这样一来,充电快、续航长,彻底解决了电动汽车的BUG。而且,氢燃料电池是真正意义上的清洁电池,产物只有水,甚至有研发人员曾在展示中直接喝电池产出的水,环保满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因此,多家汽车制造商早已推出过氢燃料电池汽车,例如丰田、现代等,然而,尽管“充电3分钟,续航650公里”,氢能源汽车依旧有其“硬伤”——贵。

氢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实验都需要耗费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即便是作为行业“领头羊”的丰田汽车,也是从1992年起,经过了20多年,在2016年才将其氢能源汽车正式投入市场。而且,丰田汽车在一代氢能源汽车商用后就宣布,将其专利完全公开,共享这一革命性成果。

近日,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宣布,以氢能为动力、采用碳纤维车身的格罗夫乘用车首辆样车在“中国光谷”研制成功。这标志着中国首台采用氢能碳纤维车身的自主品牌乘用车诞生,也是氢能产业在交通领域应用的重大突破。

不断的技术突破带来了氢燃料电池成本的降低,这就为氢能源汽车的商用铺好了路,而国家的关注和政策利好将进一步加速这一进程。

机遇在哪里?

和锂电池车类似,氢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依旧在于其电池组,相应的,这一领域也是最先得到业内关注的,与传统汽油车或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不同,其以燃料电池堆栈为核心组件,直接以反应过程为运行过程,其中,质子交换模组作为核心技术依旧有待加强,同时,发动机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将成为重点发展对象。

 丰田Mirai核心结构注释 via 燃料电池之家

而且,氢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也将进一步体现,车联网以及车内控制设施、电子配件等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将面临新的“用武之地”,智能驾驶、无人驾驶技术等的普及也有望实现。因此,除了传感器、减压器、激光识别等相关硬件设施外,软件系统将依旧充当重要角色。

基础设施

加氢站VS充电站

如今,电动汽车充电桩早已随处可见,个人也能十分便捷地安置和使用充电桩等续航设施,充电对于电动汽车使用者来说早已不是什么难事,然而,对于氢能源汽车来说,续航设施的短缺是其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事实上,我国拥有强大的供氢能力,如果将这些能源合理利用到氢能源汽车上,年供应一亿辆不成问题。然而,数据显示,到去年7月,我国“已建成、在用及在建”的加氢站共有41座,实际投入或即将可运营的加氢站只有14座,我国加氢基础设施依旧是较为薄弱的环节,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机遇在哪里?

氢能源汽车要想实现商用,加氢站的建设势必要跟上,然而,高昂的成本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技术壁垒依旧亟待解决,例如,加氢站往往与制氢厂一同建设,土地成本、安全问题都要考虑在内,需要各地政府以及相关企业一同努力解决。与此同时,相关技术标准、检测规范手段等也有待完善。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的关注相信会带来不小的影响力,政府扶持从一定程度上能够获得更多企业关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相信国内厂商会迅速相应,部署加氢基础设施的建设。例如,早前中石油和中石化与佛山市、云浮市签署了加氢加油合建站项目协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土地和管理问题。

在技术方面,制氢、储氢技术等依旧要靠相关企业的不断探索,在此过程中,制造行业上游厂商也将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从某种角度来看,系统集成商的优势更加明显,加强与相关项目的对接有利于开拓市场,更促进产业链的完善。

互动专区

氢能源汽车能否成为下一个新能源行业风口?

你认为氢能源汽车的大面积商用还有多久?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文章相关信息来源:央广网、中新网、燃料电池之家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走进美的重庆水机数智零碳工厂,“碳”密工业零碳之道

助力半导体行业发展,纳博特斯克推出真空密封单元HR

即将召开!OFweek汽车电子技术在线会议主题抢“鲜”看

蒋锡培出席第八届质量诚信万里行主题活动并做交流发言

大族机器人全新升级“防爆协作机器人”,为安全生产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