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报告 | 储能企业发展痛点分析

报告 | 储能企业发展痛点分析

2019/9/29 14:36:59

为了切实了解储能行业里企业在发展中遇到最切实的痛点,EESA向近三十位储能匠人发出了调研问题,也得到了国网冀北电科院、南网深圳供电局、亿纬锂能、阳光电源、高泰昊能等知名企业的专家领导的观点。

通过汇集行业痛点进行数据整合分析,希望能够找出阻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实际出发,寻求企业发展中痛点刚需的解决方法,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在本次问卷收集到的回答中来看,经过归纳整合,可以通过下图看出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其中市场占比36%、企业占比33%、政策占比31%。大家对于企业、市场和政策所关心的程度几乎是平分秋色的,这也说明在行业中,企业对于其本身、市场和政策都保持着同样的忧虑,每个场景都有其行业痛点困扰着公司的发展,行业的进步。

在企业中,大家关注的焦点还是产品上,储能作为新兴行业,想要得到大规模投资和商业化运作,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在市场中,只有储能价值成为刚需痛点市场才能够快速发展,其中就涉及到业务、合作、储能应用各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在政策上,从政策的制定、完善到落地的每个环节,都成为了储能行业的痛点问题。

在新能源推进中,储能行业的崛起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滚滚前进的历史潮流中,提出问题是储能企业前进的一小步,也是整个行业的一大步。只有先发现问题,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才能够去提出解决问题的良策,这也是这次调研的目的,希望能够整理出储能企业真正痛点需求,促使行业共同寻找到解决方法,共同前进。

2企业

根据上图,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企业最关心的还是产品,其中安全问题占据着产品的首要位置。安全是每个储能企业肩负的责任,无论是储能产品本身、还是企业的储能方案、储能系统,安全都是其前提条件。只有在安全得到了保证的前提下,企业才会关注与公司利润密不可分的成本问题。

降本迫在眉睫,这也是储能行业的共识。尤其在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殃及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时,降本的压力也层层传递在涉及的储能企业中。储能应用同样受到成本制约,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应用中电池成本占据了很大比例。

从合计成本来看,从2014到2020年的这6年间,平均每年电池成本的降幅达到15.9%。但是降本幅度尚未达到市场前进步伐,这也需要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成本,技术是解决成本问题的良药。我们需要高安全、低成本、高灵活性的储能技术,来确保制造出的产品的质量,实现批量化生产。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理在储能行业依然适用,只有通过不断的提升企业的研发技术,才能够对优质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在日新月异的储能行业生存与发展。储能行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和商业化的运行,关键就在于安全性和经济性。从本质上来说安全性是解决如何放心的用,经济性是解决如何持续的用。

经济效益对于企业来说是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的考量,可以说是成本、技术、质量等等进行综合性分析,计算投入市场后产生的效益。储能作为一个新型产业,企业也是在摸索着前进,无论是在产品的研发生产中,还是在寻找人才的过程中。

虽然今年9月发改委有提出尽快设立储能专业,多领域、多路径和多方式考虑储能人才培养。但是对于求贤若渴的储能企业来说,远水解不了近渴,企业更需要的是高精尖的专业人才的加入。同时,对于储能行业的从业者来说,储能行业扶摇直上,但是储能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务实接地气。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和人才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一个企业在行业立足的根本,也是储能企业最能切身体会的痛点,想必每个企业对此都能够感同身受。储能行业期待更多的人才进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企业可以提前构建人才培养和引进标准流程。产品的研发和投入成果,是需要通过时间的积淀来凸显的,这样需要企业进行艰苦卓越的奋斗,希望通过共同坚守,共赏柳暗花明的风景。

3市场

对于每个行业来说,企业不是一个个独立的孤岛,而是需要通过企业间的交易和交集构成市场。没有企业能够独立于市场,所以对于企业来说储能市场也存在着痛点与需求。

对于企业来说,订单多寡就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业务增长可以说的每个企业共同的目标,如何实现也是每个企业的远虑或近忧。从企业自身来说,需要提升产品优势增加竞争力,与同行竞争是解决业务增长的方法之一。从整个行业来说,只有储能行业的应用场景持续扩大,商业模式也从单一走向多样化,才能给市场带来更加广阔的天地。

目前储能应用商业模式主要集中在发电辅助服务和新能源侧并网中,用户侧的谷峰差价套利模式越发艰难;电网侧储能目前在暂缓中。商业模式的单一与不成熟并不是限制储能行业发展的唯一因素,让储能应用处境雪上加霜是储能价值无法量化,社会主体地位不能确认。

这就不得不提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新修订的 《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明确规定电储能设施不计入输配电定价成本,可以说是给满怀希望的储能业内人士沉重一击。如果储能价值无法被承认,就无法进行储能资产的界定,对于成熟市场的形成是存在着阻碍作用。

为了构建更加公平开放的交易平台,除了需要对储能价值进行界定以外,还需要行业内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储能精品。合作共赢在储能行业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一个储能项目需要多个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如果能够尽快建立完善PCS,EMS,BMS之间的通讯协议,加强三方的同步沟通,可以极大提升储能项目的安全性。

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仅可以提升项目的安全性,还可以消除业主对于消防安全的担忧,从而储能应用可以获得更大的投资,其回报率也能够得到提升,在行业内是一举多得的事情,但是就目前来说沟通不够依然是一个待解决问题,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加强沟通。

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平台,除了需要企业之间良好合作沟通之外,还需要国家政府层面的支持,当然企业是最不应该悲观的,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里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时势造就无数乘风破浪的机会。企业应该通过努力提升竞争力,共同去打造更加广阔的市场,等待国家政策的制定发布,时机到了自然乘风而起,引领时代。

4政策

储能行业的特殊之处在于趁着新能源的东风来到了春天,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公布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要求,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力争达到50%。

2018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2.16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0.9%,这也说明目前新能源正在快速发展中,而且在未来几年依然会继续前进。宏观上能够看到,电网平稳运行的控制、电力灵活性调节、调峰调频以及新能源电力的波动平抑对储能的需求十分明显,这也说明在未来储能将紧紧依附于新能源的发展,与新能源共进退。

对于企业来说,储能行业前景光明,国家也有多项有关储能的利好政策接连出台,大大提振了储能产业的发展士气,但是政策依然是企业所担忧的行业痛点。

对于企业来说,从政策的制定、完善到落地的每个环节几乎都是企业的痛点。从政策的制定来说,首先有专家提出制定政策需要兼顾其简单化和可操作性。

具体提议为:制定政策,数学题越简单越好,简单明了、可行可持续;近期多项有关储能的利好政策接连出台,但是广泛的应用推广并没有普遍出现,储能行业期盼更多可操作性政策措施能够推出,明确储能实体在电网中的角色,明确储能电力的商业属性及价值界定规则。

再者,通过收集的数据来看,目前市场上还缺少的政策、标准规范、指导等如下:

1、 多快好省建设储能系统,电网需要系统化设计、规划并指导全社会储能的投资建设,使得储能系统投资建设更合理、更有效。

2、 目前储能还没有明确的定价机制,具体说没有同效同价、按效计价的合理市场交易机制,市场期盼按效计价的、开放的电力交易市场尽快形成。

3、 储能行业期待储能系统效能评估、检测、验证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的出台,使得储能系统的投资建设、运行维护、电力交易、效能收益能够做到可以预知、可以评估、可以验证、可以约束、可以考核。

4、 目前还需要更加清晰的新能源侧政策和激励机制。

5、 政府对一定规模的储能系统提供税务优惠。

6、 储能系统的第三方受惠企业应出台奖励政策,以资鼓励。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能够一蹴而就,政策的制定是需要建立在国家和地方对实际情况考察和了解之后,通过多方的协商沟通,才能够制定出真正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政策,这还需要企业的耐心等候。

在储能行业中已经发布了许多政策,就企业来说,许多政策还需要进一步地完善,才能够更好是实施,在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政策的完善还可以加快政策落地,这也是企业所关心的问题。

储能行业需要能够立足的土壤,不仅仅需要企业脚踏实地的发展前进,还需要国家政策在行业里落地,务实是行业的主旋律,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够在储能行业里走出一条康庄大道,道路崎岖,务必携手前行。

5总结

通过此次调研,发现储能行业里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都处在同呼吸共命运的时代脉搏中,在磅礴的行业大势中,每个企业都是渺小而关键的个体,先行业之忧而忧。对于企业来说,无论是其本身的发展,还是市场的构建,以及整个国家政策的制定执行,都是其关心的事情。

对于行业来说,提出问题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解决问题。通过对数据分析找出阻碍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实际出发,寻求企业发展中痛点刚需的解决方法,从而推动行业发展,这需要每一个企业布局自身发展战略,加强企业间的紧密联系,共同构建更加公平开发的平台,推动优质产品的发展,努力对国家政策制定发表建设性意见,促进行业更好的发展。

审核编辑(
王妍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2023年制造业“开门红”,抢滩大湾区市场锁定DMP工博会

新讯与肇庆移动圆满举办“党建和创”共建活动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短波/中波/长波红外热像仪助力高温过程监控

派拓网络:ChatGPT——人工智能是把“双刃剑”

硬核干货丨工业制造领域,为什么选择与“锂”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