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2020/3/3 13:30:35

2020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突然爆发,国家启动了紧急防控措施,正常的社会经济活动受到很大影响,工厂生产延迟复工,消费和商业活跃度大幅下降。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在此次疫情期间经营差异较大,部分企业业务涉及如消毒液灌装、包装,防护服压封、真空包装,口罩生产和包装,中央厨房设备,方便食品生产设备等领域出现了大量订单,但因为疫情原因迟迟不能复工生产;部分企业则出现订单减少,甚至客户退单的情况;还有部分企业的海外订单因为此次疫情不能准时交付等各种影响。

为了更加精准的分析评估此次疫情对我国食品和包装行业造成的影响,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于2020年2月10日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企业的影响情况在线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此次调查从样本分布、疫情对企业的经营影响、经营计划和预期、希望得到的支持四个维度设置了19个问题,截止2020年2月17日,共计有46家企业填写了此次调查报告,46家企业样本基本符合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的分布,能够准确反映行业受此次疫情影响的真实情况。

一、调查样本分布情况分析

尽管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此次的调查是在非常紧急的情况下启动的,但是尽可能考虑到调查统计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此次调查问卷首先从调查样本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具体主要从样本企业细分行业分析、员工数量、企业性质和2019年企业的营收、成本构成比例情况五个问题来考察企业的分布情况:


(一)企业所属细分行业分析


    从此次调查的填写数据来看,从事包装机械制造的企业数量占到了67.39%,食品加工机械企业占13.04%,零部件及配套企业占10.87%,其他相关的企业占8.7%,与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细分领域分布有一些差异,此次填报调查的包装机械企业的数量比行业常态分布要多,而食品加工机械企业数量要少一些,可能是因为包装机械企业以小企业为主,并且很多业务受到此次疫情直接的正面或者负面影响,所以包装机械企业的填写意愿也更为强烈。


image.png

(二)样本企业员工数量分布

    从调查数据来看,样本中有65.22%的企业员工数量在50人以下,员工数量在50至99人区间的占8.7%,员工数量在100至499人区间的有17.39%,员工数量在500-999人区间的企业数量占8.7%。样本企业的员工规模分布与金字塔型分布有一定差异,呈现出两端分布较多,50-99人区间的企业数量占比较少的哑铃型分布,这或许很好的解释了近年来行业企业整合加速的现状,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加速成长,细分领域的头部企业规模和实力越来越集中,而实力较弱的企业则被兼并重组或者淘汰。


image.png

图2  调查样本员工数量分布情况


(三)企业性质分布

从调查样本的企业性质分布来看,民营企业绝对是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的主力军,占比达到了89.13%,而其他类型的企业共计占行业10%左右。具体来看,国有企业占比2.17%,外商独资/外企办事处占2.17%,而国内上市公司占比也达到了6.52%。而中外合资和其他类型的的企业此次没有填报。从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中外合资企业的数量少之又少,要么是国内民营为主体或上市公司,要么是外商独资或者外企办事处,这一点与行业实际情况完全吻合。


image.png


图3  调查样本企业性质分布情况


(四)2019年样本企业营业收入分布

从调查样本企业的2019年企业营业收入分布来看,营业收入达到5亿元人民币以上有4家,占全部调查企业的8.7%;营业收入达到1-5亿元人民币的有2家,占全部调查企业数量的4.35%;营业收入达到5000万至1亿元的有5家,占全部调查企业数量的10.87%;营业收入在2000至5000万区间的有13家,占全部调查企业数量的28.26%;营业收入在2000万以下区间的有22家,占全部调查企业数量的47.83%。以上样本企业的营业收入规模分布情况与行业实际的情况完全吻合。


image.png


图4  调查样本企业2019年营收分布情况


(五)2019年企业成本构成情况

我们从原材料、人工综合成本、房租和水电等、税收、其他五个方面分别让调查企业填写所占成本比例,从46家样本企业的数据来看,个别企业在填报数据的时候并没有把五项都填写完整,下图中填写各项成本比例的企业数量情况第一项显示:46家样本企业中有42家企业即有91.3%的企业填写了原材料所占企业成本的比例,而有44家企业即95.65%的企业填写了人工综合成本比例。

image.png

图5  2019年样本企业的成本构成情况


基于以上数据,我们采用在2019年同期营业收入条件下加权平均的比例,如果没有填写,那么同期营业收入不计入加权范畴,虽然这样的统计工作量巨大,但更能精准的测算出行业成本比例均值。

按照上述统计模型,2019年企业成本构成情况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原材料成本,在营业收入条件下的加权平均值为57.9%,也就是说在46家调查企业各自营业收入权重下,平均原材料成本占企业综合成本的57.9%;同理,人工综合成本在营业收入条件下的加权平均值为18.1%;房租、水电等成本在营业收入条件下的加权平均值为8.1%;税收在营业收入条件下的加权平均值为7.4%;其他成本在营业收入条件下的加权平均值为8.5%。


image.png


图6 样本企业各项成本的加权平均比例


     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作为典型的离散型装备工业,我国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原材料成本占比将近6成,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国的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的附加值和技术水平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二、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分析

在疫情对企业经营的影响这一维度,此次问卷调查从“目前企业的复工生产经营状况、企业账上资金能撑多久、肺炎疫情是否对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有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影响”四个方面来考察企业现状。

(一)目前企业的复工生产经营状况

如下表所示,截止2020年2月16日,有2.17%的企业已经完全恢复生产经营,19.57%的企业部分恢复生产,有28.26%的企业销售、财务等部门处于在线办公的状态,50%的企业处于完全停产状态。


image.png

图7  调查样本企业目前的生产经营状况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根据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电话随时跟踪联络的23家重点生产企业反馈的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2月18日,23家企业全部恢复和部分恢复生产状态,恢复生产的员工数量占全部重点企业员工总数量的60%。

此外,根据2020年2月18日已经联络追踪的130家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企业(包含23家重点联络企业)的数据显示,有70%的企业已经复工或者部分复工,职工的复工率为68%。从数据可以看出,行业内重点企业的复工率非常高,生产经营恢复较快,而中小企业的复工率和员工复工比率相对较低。从调查的反馈情况显示,这主要是受地方政府对小企业复工申请审批较严格,或者延后审批同意的影响。

食品和包装装备是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精密组装而成,产业链较长,很多大型精密装备都是由成千上万中小企业配套的结果,口罩机产能的卡脖子主要是因为很多零部件配套问题,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同样如此。大企业复工率较高解决不了中小企业的零部件供应问题,在此强烈呼吁各级政府对工业企业全面复工不要有任何的限制。

(二)企业账上资金能撑多久

从样本企业的数据可以看出,有6家企业的资金能够坚持半个月,占46家样本企业的13.04%;能够坚持半个月以上1个月以内的有11家企业,占比23.91%;能够坚持1至3个月的企业有13家,占比为28.26%;能够坚持3至6个月的企业有13家,占比为28.26%;能够坚持6至12个月的企业有2家,占比为4.35%;能够坚持1年以上的有1家,占比为2.17%。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从2月17日开始,如果疫情能够在1个月以内结束,受资金流严重影响的企业占比不超过40%,如果疫情能够在3个月内结束,受资金流严重影响的企业占比将达到65%,如果疫情在6个月内仍不能结束,将有95%的行业企业受到资金流的严重影响。


image.png


图8  样本企业的资金能撑多久

 

(三)肺炎疫情是否对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有影响

此问题我们设置了“影响很大、有一定影响、影响较小、没有影响”四个单项选择,从样本数据来看,有39家企业选择了影响很大,占全部样本企业的84.78%,有7家企业选择有一定影响,占全部样本企业的15.22%,没有企业选择影响较小或者没有影响。数据反馈显示本次疫情对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的整体影响非常大,后续结果会逐步显现。


image.png


图9  疫情是否对样本企业当前生产经营有影响

 

(四)疫情对样本企业有哪些方面影响

此项调查是详细了解疫情对企业影响的具体方面,此问题设置为根据影响程度最多可选3项。结果如下:

image.png

图10 疫情对样本企业有哪些方面的影响


    其中,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方面是不能如期开工,经营生产延期,影响后期工作计划,有86.96%的企业选择了此项,说明企业最急迫解决的就是要及时恢复生产经营;排在第二位的影响是订单下降、营业额减少,选择此项的比例高达56.52%,说明疫情对客户订单的影响还是很大的;排在第三位的影响是部分员工因疫情隔离不能到岗,但需要支付工资待遇,有47.83%的企业选择了此项;有21.74%的企业选择企业用工方面的影响;有19.57%的企业选择资金积压,流水周转慢,资金链承压;有17.39%的企业选择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难;有15.22%的企业选择物流成本增加;有6.52%的企业选择年前备货、囤货积压。

以上数据显示,此次疫情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方面是不能及时恢复生产经营、员工因疫情不能准时到岗、订单减少这三个方面。所以,解决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是当务之急。

三、经营计划和预期

     此维度主要考察企业在受到疫情影响的况下,如何调整经营计划以及企业对今后的发展预期。主要从“预期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变化情况、预期2020全年生产经营状况与2019年变化情况、企业生产经营受影响的主要原因、企业近期是否有招聘计划、一季度是否有裁员计划、复工后企业将采取哪些措施”6个问题来反映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

(一)预期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变化情况

    46家样本企业中,有35家企业预期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将减少,占全部企业76.09%;有8家企业选择的是预期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会增加,占全部企业的17.39%;有3家企业选择的是预期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持平,占全部企业的6.52%。数据显示有82.61%的企业在疫情发生后的3个月内预期营业收入减少或者不变。


image.png

图11 预期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变化情况


(二)预期2020全年生产经营状况与2019年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样本企业预期2020年全年的生产经营状况要好于对一季度的预期,具体来看:46家样本企业对“预期2020年生产经营状况比2019年变化”这一单项选择,有5家选择要好很多,占全部调查企业的10.87%;有4家企业选择好一点,占全部调查企业的8.7%;有9家企业选择持平,占全部调查企业的19.57%;选择较差的有12家,占全部调查企业的26.09%;选择差很多的有16家,占全部调查企业的34.7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有39.14%的企业预期2020年全年要好于或者与2019年持平,这一数据与预期2020年一季度23.91%的企业选择好于或者持平2019年同期要高出15.23个百分点,这说明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对2020年二、三、四季度的生产经营预期有较高的期望值。

image.png


图12   预期2020全年生产经营状况与2019年变化情况


(三)企业生产经营受影响的主要原因

    此问题原题是“企业生产经营变差的主要原因是 (最多可选3项)”,主要考察行业企业当前生产经营受影响的具体原因,不仅仅从疫情影响的角度,而是从企业面临的综合环境下的维度考察。具体来看,46家调查样本企业全部选择了肺炎疫情影响;有14家家企业选择了大环境不景气,市场需求不足,订单和客流量减少,占调查样本企业的40%;有4家企业选择行业监管政策(环保、安全生产、城市管理)加强,缩减业务规模,其他三项:行业属于夕阳产业,竞争激烈,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和其他没有企业选择。这说明企业对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的长期发展看好。


image.png

图13  企业生产经营变差的主要原因 


(四)企业近期是否有招聘计划

此问题设置主要考察企业近期的经营以及预期生产经营情况是否充满信心。从下面的图可以看到,有50%的企业选择有招聘计划,有30.43%的企业选择维持现状,有19.57%的企业选择不好说,先看看这一选项。从招聘计划这一具体项目可以看出,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的企业整体对行业未来充满信心。


image.png

图14  企业近期是否有招聘计划


(五)一季度是否有裁员计划

此问题主要体现疫情及其他不利影响对企业实际经营的具体指标,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有50%的企业选择没有裁员,但自然减员后不再补员;有43.48%的企业选择没有裁员,自然减员会继续补员;有6.52%的企业选择有裁员。

image.png

图15  一季度是否有裁员计划


(六)复工后企业将采取哪些措施(多选题)

此次调查数据显示,复工后大部分企业将提供更加积极的措施来应对。有41.3%的企业选择照常用工,不会有特别措施;有30.43%的企业选择复工后将组织培训;有28.26%的企业将会延长营业时间,提高业务量来应对疫情影响;有21.74%的企业选择用工数不变,但增加小时工、非全日制工比例;有13.04%的企业选择减少用工量;有8.7%的企业选择其他项,包括压缩费用、控制生产成本,增加营业点两项;只有一家企业选择降低工资。

从这些应对措施来看,超过80%的企业采取了更为积极的应对措施,这是对行业发展预期较好的具体反映。


image.png

图16  复工后企业将采取哪些措施(多选题)


四、希望得到的支持

(一)企业现在希望获得哪些帮助和支持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食品和包装机械行业希望得到的支持主要包含减免企业税费,恢复物流通道,明确假期、停业、隔离期间的工资支付标准或给予补贴,获得准确的疫情信息、稳定预期、做好开工和经营计划、减免停业间的场租这几项。

image.png

图17 希望得到的支持


(二)企业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自由填空)

     此问题是自由填空,可以很好的表达企业最强烈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企业复工面临的各种问题,如没有测温枪、口罩等保障物料和设施,物流、配件的配套体系不能跟上、现金流不足等几项。所以,支持企业尽快开工,帮助协调开工所必需的的抗疫情设备设施是当务之急。


image.png图18  企业还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问卷原图


(三)您对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方面还有何建议(自由填空)


image.png


图19 对帮助企业应对疫情影响方面还有何建议问卷原图


五、问题综述

     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通过此次疫情紧急调查,当前企业面临以下几个问题:

(一)企业复工困难

    首先企业复工需要向当地政府报备审核,审批手续复杂、 通过率低等现实情况,使得很多中小微企业直接放弃了复工复产的打算。

其次企业防疫物资匮乏,安全复工复产难以实现。企业复工首先面临口罩、消毒液等劳防物资匮乏的问题。机械企业很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天就要消耗大量的口罩、消毒液和消毒片等用品,目前这些防疫物资在市场上难以大批量采购,甚至在海外市场也被抢购一空。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等企业及员工人数众多的地区,防疫物资的采购更是难上加难。

(二)企业资金压力较大

规模较大的企业相对较好一些,中小食品和包装机械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预计今年特别是上半年,销售服务人员无法外出工作、传统旺季业务无法开展,加上客户订单停滞直接影响回款,在有效开工率较低的情况下,银行还贷、员工薪酬发放、保险及公积金缴纳等都会造成巨大资金压力,负债率高的企业将首当其冲,甚至会有不少中小企业将面临倒闭。

(三)产业供应链配套难以保障

     食品装备是由成千上万的零部件组装而成,重点的高复工率难以实现装备产生的提升,最重要的问题是需要整个行业或整条产业链上中下游配套全部启动。

    行业内有企业为防护服生产真空包装机,拿着绿色通道的文件加紧生产,但是其中在表面处理方面现在基本上没有供应商能做,因为这些小企业很多都在城乡结合部落厂,这些地区在疫情高压管控下禁止一切陌生人出入,根本无法恢复任何生产,紧缺装备物资尚且如此,其他企业更是难以实现装备产出。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应该让所有具备条件的企业都开工,才能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四)基层政策高压使物流运输和员工到岗困难

   在疫情高压管控之下,为限制人员流动,部分地区和基层采取了列车停运、车辆劝返等措施,甚至一些地方区县、乡镇的住宅小区被人为封堵了出口,严格限制人员出入次数。虽然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均发布了很多政策,但具体执行时却被层层加码。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企业即使通过了复工审核,但工人短缺和物流仍是一个大问题。

六、政策建议:

(一)尽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企业受到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复工复产的难度也不同。各地区、各行业应在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前提下,尽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切忌“一刀切”。简化复工复产备案审批手续,避免各类重复性、不必要表格的填写,为企业提供网上一站式填报服务,提高回复及审批效率。对机械行业中小企业较为集中的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要尽快推动企业全面复工,不要在进行复杂的行政审批,注重用工、物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二)加大对行业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帮助行业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解决当前融资难、税费负担偏重等实际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可以适时推出免税政策、上一年税收返还等普惠性的全国政策。不同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情况重点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通过延期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减免或延期缴纳税款、缓缴社会保险费和返还失业保险费、增加财政专项支持、减免中小企业房租水电费(或滞纳金)等手段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三)加强防疫物资的生产供应及调度能力

   当前,疫情防护物资普遍处于紧缺的状态。国家相关部门还是要想尽一切办法尽快保障口罩、消毒液、洗手液、酒精、护目镜等抗疫用品的供应。加强防疫物资的调度能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口罩、消杀用品、测温仪等防控物资保障等难题。

(四)确保交通及物流运输畅通

  除疫情高发地外,要尽快推动其他地区有序恢复正常的铁路客运及物流运输秩序,维护社会正常运转。在落实好安全防护措施的基础上,先确保人流和物流的畅通。提供产业链上下游物资的正常流动,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产业配套、物流运输方面的困难。

审核编辑(
王妍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厦门明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利驰软件数字化产品服务

格创东智登央视大型纪录片,“天枢AI”实现降本增效

史密斯英特康有效测试QFN 封装的测试解决方案你了解吗

善用创新微电网解决方案,解锁企业能源转型价值空间

“镁”梦成真——300吨级镁电联产量产级产线正式亮相,科技创新实现产业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