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穿越51年,看“基建狂魔”的振奋成长史

穿越51年,看“基建狂魔”的振奋成长史

2021/7/23 9:49:38

51年前的今天,1970年7月,一条突破“蜀道难”桎梏,承载着30万人心血的“奇迹之路”正式通车,它在震撼世界的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基建狂魔”的成长之路。


它就是连接川滇两省、中国西南交通要道的成昆铁路。


1.webp.jpg

2.webp.jpg


成昆铁路全线1096公里,从海拔500米左右的成都平原起,逆大渡河、牛日河而上,穿越海拔2280米的沙马拉达隧道沿孙水河、安宁河、雅砻江,下至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峡谷,再溯龙川江上行至海拔1900米左右的滇中高原,有500多公里区段位于地震烈度7-9度地区。


3.webp.jpg


沿线山势陡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从四川盆地到云贵高原穿越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复杂山区被外国人视作“生命禁区”。


4.gif

5.webp.jpg


1958年7月1日,成昆铁路(成都至峨眉段)全面开工,面对极限挑战,由30多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原铁道兵、铁路职工和支铁群众组成的筑路大军,逢山凿路、遇水架桥,开启了气壮山河的成昆铁路建设大会战。


6.webp.jpg

7.webp.jpg


从1958年到1970年,10余年艰难奋战,2000多人牺牲,中国人用自己的技术、自己的队伍打通了这条川滇大通道,留下了铁路史上浓墨重彩的“成昆精神”。


8.webp.jpg

9.webp.jpg


1970年7月,成昆铁路建成通车,不仅谱写了新中国铁路史上的壮丽诗篇,突破当时多项中国铁路乃至世界铁路之最,也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与美国的阿波罗带回的月球岩石、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被联合国并称为“象征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


10.webp.jpg

11.webp.jpg


从1970年至今,运营半个世纪,成昆铁路重任不减,依旧续写着传奇。将一个个与世隔绝的寨子与外界相连、跟上发展步伐,让孩子、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让扶贫队伍走进山区。


12.webp.jpg

13.webp.jpg


在一批批前线士兵工人不屈不挠的精神下,我国的“基建狂魔”之路一步步夯实,但也不同于依靠钢钎、铁锤的一步步挖凿,现在的我们不仅肯吃苦、有胆识,更有智慧、有谋略。


逆天工程——川藏铁路


14.webp.jpg

15.webp.jpg


川藏铁路全线长约1800km,东起四川成都,经雅安、康定、昌都、林芝至西藏拉萨,其中成雅段(成都—雅安)和拉林段(拉萨—林芝)目前已经开工建设,雅安至林芝段已经开展勘察设计和研究工作。


来川藏地区考察铁路建设的西方专家曾断言:川藏铁路得100年才能完成,而从2014年正式开工,到预计实现全线通车的2026年,中国速度仅仅需要12年就可以完成修建。


16.webp.jpg


这条投资上千亿的铁路堪称是我国史诗级的大工程,其建设难度之大也是世界罕见,1800多米的线路却历经“八起八伏”,累计爬升高度超过14000米,相当于在最艰险、最复杂的高山峡谷之间修建世界上技术难度最大的“巨型过山车”。


17.webp.jpg


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我国再次用一座奇迹之桥创造了诸多世界之最:


18.webp.jpg


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最长钢铁大桥:港珠澳大桥有15公里是全钢结构钢箱梁,是目前世界最长钢铁大桥。

最长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沉管隧道全长6.7公里。

最大沉管隧道:沉管隧道标准管节,每一节长180米,排水量超过75000吨。

最精准深海之吻: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深度进行海底无人对接,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

最深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最深处在海底48米,而目前世界沉管隧道最深很少有超过45米的。


19.webp.jpg

20.webp.jpg


大桥的钢材用量相当于60座埃菲尔铁塔,它能抵抗8级地震,相当于在汶川大地震也能安然无恙。它能抵抗超过16级台风,10级台风就把树连根拔起,它还比国内其他桥梁“长寿”20年,使用寿命高达120年。


世界最快地面交通工具——高速磁浮交通系统


21.gif


就在前天,2021年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


项目于2016年10月启动,2019年研制出试验样车,并于2020年6月在上海同济大学试验线上成功试跑,经过系统优化确定最终技术方案,于2021年1月研制出成套系统并开始了六个月的联调联试。至此,历时5年攻关,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正式下线,成功攻克了各项技术难关。


22.gif

23.gif


它的成功研制,对于打造我国高端装备产业新引擎,形成轨道交通领跑新优势,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疫情间收获世界瞩目的“中国建造速度”——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


24.gif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3.1万公里,排名世界第一


25.gif


中国高层建筑有34.7万幢,百米以上超高层6000多幢,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6.gif


中国通信基站500多万的覆盖量,是美国的20多倍,数量世界第一


27.gif


从川藏铁路工程,到港珠澳大桥的基建工程,从中国高铁拉动一个个产业基地,到中国核工业产业链上一个个尖兵,再从上天宇航到深海潜测,重大装备核心企业支撑起了我国在航空航天、船舶、机械汽车、有色冶金、基础件、型材、精密仪器等数十个高端装备行业的自主创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实现,非装备制造不能胜任也。


28.webp.jpg


中国·天津

国家会展中心

2022.3.16-3.19


我国重大机械装备核心制造企业的快速进步为我国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积蓄了强大后劲,让人类获得超越自身的能力,是中国迈向制造强国最有可能率先跻身最先进行列的企业。中国工业博览会特设重大装备展区,此展区将重点展示中国装备制造领域核心企业先进设备、新技术、科技创新成果。


29.webp.jpg


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风向标、中国内循环经济晴雨表,促进中国制造更好地服务全球,中国工业博览会将于2022年3月16-19日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举办,展会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床总公司、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天津分会、BLUELINE株式会社共同主办,由中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承办。


展会规模预计超过150,000平方米,吸引1,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亮相展会,将有150,000余名专业观众到现场参观采购。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


30.webp.jpg


31.png

审核编辑(
王妍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2024年斯凯孚创新峰会暨新产品发布会召开,以创新产品矩阵重构旋转

禹衡光学亮相北京机床展,以创新助力行业发展新篇章

从SCIMC架构到HyperRing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的革新

汉威科技用智慧化手段为燃气厂站构筑安全防线

DSP应用市场的大蛋糕,国产厂商能吃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