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蓝牙再定义“连接“,中国市场与工业重构成为未来发展核心

蓝牙再定义“连接“,中国市场与工业重构成为未来发展核心

2025/5/26 16:42:46

五年时间,可以让一个技术概念彻底改头换面。2025年5月22日,蓝牙亚洲大会重返深圳,在现场,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蓝牙技术联盟过去五年的成绩,更感受到了它所试图传递的一种全新姿态:蓝牙,正在从一个“个人电子设备的连接协议”,走向“泛在系统间的连接能力”,特别是在工业与企业级网络环境中的潜在角色,已不容忽视。


根据数据来看,蓝牙技术不仅推动消费端升级,也在企业级应用领域实现突破。网络照明系统通过与HVAC等建筑管理系统集成,助力商业建筑和体育场馆实现最高70%的能耗降低。2025年,蓝牙资产追踪标签预计出货2.45亿个,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物流管理;穿戴健康设备预计出货3.23亿台,支持糖尿病管理、老年健康监测及远程医疗。同时,智能标签和电子货架标签的普及,将为零售和供应链管理带来高效低功耗的新解决方案,预计2029年出货量将分别达到1.4亿和1.38亿台。


image.png 蓝牙技术联盟首席市场官孔德容(Ken Kolderup)


蓝牙技术联盟首席市场官孔德容(Ken Kolderup)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蓝牙,让更多人理解,连接技术不仅仅是让设备通信,它可以是一种基础能力,赋能整个世界的协同运行。”在他的讲话中,不断被强调的是“社区的创新性”、“系统性的思维”与“生态共建”的态度。这场大会的意义,远不只是一个行业会议的重启,更是蓝牙技术试图在新一轮产业数字化浪潮中,找准下一个落脚点的信号释放。


从配件连接到系统控制,蓝牙的边界正在改写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蓝牙似乎一直被定义在“轻量互联”的边缘位置。人们提到它,大多联想到耳机、键盘、鼠标或是智能手表。孔德容直言,“蓝牙正在向更深层的工业连接场景迈进,我们已经看到它不仅能‘连上’,还能‘控得住’。”

蓝牙技术联盟展示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包括将蓝牙速率提升至近8 Mbps的高吞吐数据传输(HDT)技术,支持高分辨率无损音质和更稳定的多设备连接;创新的Auracast™广播音频,实现一对多音频传输,广泛应用于公共场所和多用户共享音源;以及精密测距和Find My功能的增强,带来更高效的物品查找和数字钥匙安全体验。此外,蓝牙还将拓展至5-6GHz频段,提升传输速率和降低延迟,确保其技术领先优势。


 image.png


这种创新背后是蓝牙核心协议技术的持续演进。孔德容特别介绍了高吞吐量(HDT)数据传输功能的落地。这一增强型传输机制大幅提高了蓝牙的带宽上限,在音频领域实现无损传输的同时,也为多设备、低延迟、高同步性的工业部署提供了底层保障。相比以往主要承载“短消息低频交互”的特性,蓝牙如今可以承担更多状态监控、数据同步甚至多端协同的通信任务。


在工业应用场景中,蓝牙设备正在走出实验室,进入大规模部署阶段。从仓储物流中的资产定位,到生产车间的状态采集,再到大型楼宇的灯光与能源控制系统,蓝牙正凭借其部署灵活性、低功耗、高可扩展的特性逐步渗透。尤其是在一些“不能布线”或者“不值得布线”的边缘感知场合,蓝牙正悄然成为一种现实且成本可控的替代方案。


“我们不指望蓝牙替代Modbus或CAN这类主控制通道,但我们正在努力让蓝牙成为‘系统神经末梢’,负责感知、反馈、同步这些日益重要的边缘环节。”孔德容的这句话,是对当前蓝牙技术角色最清晰的定位描述。


中国角色的转变:从制造端到战略共建者


如果说蓝牙在技术路径上正逐步迈向企业级能力的转变,那么它在组织策略上的变化,则更加明确地指向中国市场的重构作用。发布会上,孔德容公开确认,蓝牙技术联盟在中国设立的实体“蓝牙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已正式成立,落地北京,深圳与上海设有分支机构。这一实体的设立,不仅是对市场规模的响应,更意味着中国团队将为决策做出贡献,更加深入地参与到蓝牙全球生态的治理与演进中。


这种组织结构的调整并非仓促之举,而是水到渠成的战略必然。从制造端来看,中国早已是蓝牙硬件的核心生产基地,不仅承担了全球绝大部分蓝牙设备的制造任务,更掌控了超过50%的蓝牙芯片产能,掌握着从底层芯片到终端设备的完整链条。而从技术落地角度看,很多蓝牙生态中增长最快的新兴用例,比如资产追踪、可穿戴健康设备、智能照明控制等,实际上都率先在中国市场实现了从概念验证到规模化部署的闭环。这让中国不仅是蓝牙标准的“最大用户”,更成为了“现实场景的验证者”和“技术应用的加速器”。


孔德容明确指出,这一实体的设立不是单纯的“市场部门下沉”,而是包括市场、技术、标准推进等在内的“矩阵式功能体系”,每一个核心职能部门都会在中国设有代表。这种结构意味着蓝牙联盟在中国不再是“听取需求”或“采集反馈”,而是“共同定义标准演进的路径”。特别是在芯片制造、模块集成、终端设备创新等关键领域,中国企业已经成为蓝牙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极。


面对国内不断涌现的新型短距无线通信技术和本地标准方案,蓝牙技术联盟的态度并非排斥竞争,而是强调“开放合作”。在孔德容看来,一个真正健康的技术生态,必须包含可比较、可挑战的选项。而蓝牙所依赖的,不仅是标准本身的普适性,更是生态层面的互信与兼容性积累。这也是他口中所谓的“可信技术”——它不是靠协议版本维系,而是靠跨品牌、跨设备的“能用性”和“持续稳定性”构建起来的产业信任。


蓝牙的下一站,能否成为工业世界的“默认连接”?


蓝牙技术联盟正在推动一场“去耳机化”的技术战略重构。它希望摆脱仅作为消费者电子配件协议的传统印象,向着企业与工业世界证明自己也可以是一个有可管理性、有工程支撑能力的底层通信协议。


对于工业自动化、楼宇能源管理、智慧物流等对网络部署灵活性和维护经济性要求极高的场景来说,这一方向无疑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蓝牙不会是工业主控链路的替代者,但它可能成为企业网络中的“连接默认项”之一。尤其是在数字化向边缘延伸、无线连接日益主流的今天,一个稳定、低成本、可跨品牌协同的无线通信平台,其潜力值得重新评估。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次蓝牙的战略重构,中国企业与开发者不再只是“适配者”,而正以实体组织、项目贡献、产业反馈的形式深度参与。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蓝牙技术路线图中,中文声音将变得更具影响力。


2025年的蓝牙亚洲大会,带来的不只是一次产品路线的更新,而是一种“生态再定位”的清晰表态。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连接时代起点,而蓝牙,已经悄然走入工业主干道。


审核编辑(
柳威
)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LET & IRE 2025圆满收官,创新展品技术闪耀羊城!2026年5月再聚

Qorvo® Matter™ 解决方案新增三款QPG6200系列SoC

感恩同行,共赴新程 Ι 威乐中国高管履新

Consen Al 赋能中国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高峰论坛隆重召开!

能源科创 新质未来|施耐德电气中低压成套设备新方案发布巡展在上海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