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硕工业级SSD固态硬盘双策略坏块管理延长闪存寿命
天硕G55 Pro M.2 NVMe工业级SSD以自研PCIe Gen3x4主控+100%纯国产元器件实现了3600MB/s高速读取,-55℃~85℃的超宽温域稳定运行;以硬件级PLP掉电与固件协同保护全盘,支持智能软销毁功能。天硕(TOPSSD)工业级固态硬盘满足工业级抗振耐冲击标准,拥有200万小时+ MTBF高可靠认证及GJB2017体系背书,精准契合国产化存储对高性能、高可靠、高耐用的严苛需求。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智慧物流等领域。
SSD坏块的来源
固态硬盘(SSD)由大量闪存颗粒构成,这些颗粒内部包含众多闪存块(Block)。由于闪存的物理特性,坏块的出现难以避免,主要有两个来源:
出厂坏块(Factory Original Bad Block)
在晶圆制造、切割、封装等复杂制造工序中,部分闪存块可能天生存在缺陷。这些坏块会在晶圆检测与分级处理过程中就会被标识。一般来说,出厂坏块率为2%-10%,而原厂会优先挑选优质颗粒用于高规格产品。
后期增长坏块(Later Bad Block)
SSD在长期使用中,部分原本完好地闪存块会因正常磨损或异常掉电等情况演变为坏块。
天硕如何鉴别坏块
为了保障固态硬盘的长期稳定运行,天硕(TOPSSD)工业级固态硬盘在硬件选材与主控设计方面,构建了完整的坏块管理机制:
源头管理:严选长江存储原厂闪存颗粒,尽可能降低出厂坏块率。并在SSD出厂前通过专用测试设备和软硬件全面筛查坏块。
出厂标记:检测到的出厂坏块,会在备用区(Spare Area)或数据区(Data Area)特定位置写入标记数据,进行坏块标记,确保后续写入过程能正确跳过这些坏块。
运行监测:天硕的自研主控持续监控闪存运行状态,一旦检测到擦除失败、写入失败或无法修正的错误(UECC),即判定为新坏块,并自动更新坏块表,永久禁用。同时搭载健康管理功能,让用户实时掌握闪存状态。
坏块管理的两种运作策略
在实际应用中,天硕(TOPSSD)工业级固态硬盘结合自身硬件架构与主控能力,灵活运用SSD坏块管理的两种策略,确保数据可靠性和设备耐用性。
1. 略过策略
略过策略的核心思路是“跳过”。固态硬盘在出厂时已建立坏块表,主控在写入数据时会自动跳过坏块,将数据写入下一个可用块。此策略适合在并行度较高的闪存架构中高效运行。
2. 替换策略
替换策略则在用户可用闪存空间之外,预留一定数量的备用块,专门用于替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新坏块。主控会将数据重定向至备用块,坏块信息则会被记录进坏块表,永久禁用。同时在内部生成重映射表,记录坏块与替代块的对应关系,从而保证读写过程的透明性和一致性。
替换策略的优势在于无需跳过通道,数据仍能写入原通道的替换块,特别适用于高可靠性需求的工业应用场景。
天硕工业级SSD通过严选优质闪存、出厂筛查、主控实时监控、坏块表管理与双策略运作,有效应对出厂坏块与后期增长坏块,结合健康管理和重映射机制,构建起完整、可靠的坏块管理体系,大幅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
关于天硕(TOPSSD)
天硕秉承“中国芯,存未来”的品牌理念,以构筑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存储基石为己任,致力于充分满足高性能工业级算力引擎的严苛需求。其提供丰富的产品形态组合,包括2.5”SATA、mSATA、M.2 SATA 2280、M.2 NVMe 2242、M.2 NVMe 2280、U.2、XMC、BGA SSD及各类加固型工业固态硬盘。产品采用长江存储闪存颗粒、长鑫DDR等国产核心元器件,全面适配飞腾、龙芯等国产自主芯片平台。更多信息,详见TOPSSD官方网站。

提交
西门子白皮书来袭:数字技术如何推动工业的创新与发展
丹佛斯传动携源网荷储一体化方案亮相光储直柔大会,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
链合共生,燃动沪上——GTF第十二届航空动力和燃气轮机聚焦展览会在沪盛大开幕
埃夫特登上央视《经济半小时》!聚焦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IOTE 2025深圳物联网展:七大科技领域融合,重塑AIoT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