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慧远发布CASIVIBOT 以九年积累开启AOI与机器人协同的品质检测新时代
8月19日,在工业智能化全面提速的浪潮下,中科慧远以一场新产品行业发布会推出了其首款工业具身质检机器人「CASIVIBOT」。这一产品不仅代表着中科慧远成立九年来的技术积淀与战略探索,更象征着中国工业质检领域即将从AOI设备向具身质检机器人的范式跃迁。
中科慧远总经理张武杰在发布会现场表示:“CASIVIBOT的诞生,是我们对行业痛点的深刻回应,它不是替代,而是升维。我们希望通过它,让AOI设备与机器人形成合力,共同为工业品质保障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撑。”
从设备到智能体:三大平台驱动的具身智能
回顾中科慧远的发展脉络,不难发现这一步其实是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自2016年成立以来,公司便专注于自动光学检测设备的研发与应用,并逐渐成长为中国工业视觉检测领域的代表力量。在过去九年里,中科慧远围绕3C电子、传统家居、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关键赛道,推出多款AOI产品。公司凭借高精度成像系统、稳定的算法库和不断优化的应用方案,这些设备在大规模生产线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帮助制造企业降低了人工依赖,提升了检测精度和效率。尤其是在复杂纹理、微小瑕疵的捕捉方面,中科慧远的设备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准,积累了广泛的客户信任。
然而,产业升级带来的挑战也让这家公司始终保持警觉。随着制造场景日益碎片化,产品形态的快速变化与工艺流程的差异使得传统AOI难以全面覆盖。与此同时,消费电子等行业的高频迭代也进一步加剧了矛盾。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上市手机型号高达421款,而一套AOI设备的导入周期往往长达三到六个月,这种节奏错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反应速度。再加上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缺陷类型愈发复杂且难以预测,这些困境使AOI逐渐暴露出边界刚性的局限性。尽管它在大批量标准化生产中依旧高效,但在“最后一公里”上,人工复检和补检依然不可或缺,行业长期处于效率与灵活性的拉扯之中。
正因为对这些痛点有着深刻洞察,中科慧远才率先迈出了从AOI到机器人智能体的关键一步。与市面上多数依然停留在单一视觉检测或机械臂分拣的尝试不同,CASIVIBOT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质检范式。它并不是孤立的设备,而是一个能模仿人类质检员动作、能理解缺陷本质、还能与群体协同进化的具身智能体。这背后最核心的支撑,来自于中科慧远提出的“鉴习平台”“鉴心平台”和“鉴云平台”三大核心技术体系。
鉴习平台是让机器人具备“模仿并习得”的能力。CASIVIBOT通过模仿有经验的质检员操作,记录在质检操作时的动作路径与姿态细节,做到人机一致,并将这些经验沉淀为可复用的知识图谱。它不再是机械执行,而是像学徒一样通过观察与学习逐渐成长。这种“像人一样观察、像人一样操作”的特性,让机器人具备了应对柔性化生产的潜力,也让它在面对非标准化工件时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灵活性。
鉴心平台则是让机器人拥有“理解”的能力。传统检测往往停留在像素层面,对缺陷的认知是表象化和单模态的。CASIVIBOT通过引入视觉与语言双模态大模型,将图像识别与语义表达结合,使机器人不仅能看到瑕疵,还能理解其成因。它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缺陷属性,例如将一道细小裂纹与“由工艺偏差导致的结构性裂痕”对应,从而实现专家级的判断力。这种能力使其可以在不同品类之间迁移学习,有效降低对大规模样本的依赖,能迅速适应新场景,在跨行业应用中展现出极强的拓展性。
鉴云平台则进一步拓展了CASIVIBOT的边界。通过云端协同,单台机器人获得的检测经验可以快速同步到整个集群,实现经验的共享与迁移。这意味着,当一条产线上的机器人完成学习,其他产线的机器人可以立即受益,而无需从零开始。企业因此可以根据生产负荷灵活部署,形成“质检机器人即服务”的新业态。更重要的是,随着集群的不断扩展,整个系统的学习效率与泛化能力将呈指数级提升,使机器人真正成为一个可持续进化的智能体群体。
从AOI到机器人:厚积而薄发的必然选择
中科慧远觉得,AOI与机器人并非替代关系,而是协同共生。AOI擅长标准化、大批量的高速检测,是工业质检的基础设施,而机器人则在柔性场景和复杂缺陷中展现优势,是对AOI的有力补充。当二者结合时,形成的是效率与精度双重提升的体系:前段由AOI完成大规模筛查,后段由机器人完成复杂补检,此外,通过机器人不断学习还可反哺AOI算法库,推动整体能力进化。这种“1+1大于2”的协同效应,不仅解决了行业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更让质检体系具备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能力。
从行业角度来看,CASIVIBOT的意义远不止于一款新产品。它代表的是工业质检范式的转变。过去,质检被视为生产链条上的一道工序,是成本中心。而具身智能的引入,使质检逐渐演变为智能协作的生态环节。企业不再需要为一次性投资承担高额成本,而是可以通过机器人即服务的模式,根据需求弹性扩展检测能力。这种模式将极大降低中小企业的门槛,也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开放、共享和普适的方向发展。
更长远来看,CASIVIBOT的进化方向也为行业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中科慧远计划将机器人能力从单纯检测拓展到检测与修复的闭环,并通过跨行业迁移,进入汽车、电子、新能源、半导体等多个关键领域。随着云端决策与平台化部署的完善,未来的质检将不再是孤立的动作,而是贯穿设计、生产、检测、修复的完整链条,真正实现从深度到广度的品质保障。
中科慧远的探索,既源于对工业质检深刻的理解,也体现了对产业未来的前瞻性判断。从九年的AOI积累,到今天提出的机器人新范式,它始终坚持从客户需求出发,不断突破边界,构建起从工具到生态的完整路径。在工业智能化的进程中,CASIVIBOT所代表的并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一种行业认知的转变:质检不再只是替代人力,而是通过AOI与机器人协同,让品质保障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底座。

提交
北京新材道InterMat入选国家首批可信数据空间试点 以创新技术破解工业数据流通难题
工业存储视角下的天硕工业级SSD固态硬盘
安森美为小米的YU7电动SUV系列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
工业充电器拓扑结构选型基础知识:隔离式DC-DC功率级的选择
工业充电器拓扑结构选型基础知识:升压PFC拓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