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访谈 | 驭势而行,穿越周期,领先者如何布局?
夏末时节,暑气尚未散尽。中国制造业的体感却仍透着几分“凉意”,PMI、PPI数据承压,部分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与“反内卷”挑战,自动化市场亦在震荡中前行。然而,政策暖风频吹,雅江水电站等超级工程启动,新能源与“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新的需求像暗流般涌动。政策、技术、市场三股力量交汇,让“周期”二字不再只是宏观报表里的曲线,而成为每一家企业必须亲自拆解的命题。
在黄浦江见证中国工业脉动的这片热土上,gongkong®与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巨头欧姆龙的年度深度访谈如约而至。这家以“传感&控制”技术立身、以“超越人的自动化”(i-Automation!)为理念的全球领导者,如何看待当前周期的挑战与机遇?它又如何凭借深度的本土化创新和前瞻性的技术布局,在变局中扎根本土、引领变革?本次通过与欧姆龙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左江展开深度对话,我们试图在欧姆龙自动化的战略纵深中,寻找穿越周期的答案。
gongkong®观点: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欧姆龙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三个关键启示:
深耕核心技术的长期价值:欧姆龙在中国市场展现出的韧性,其根基在于对传感与控制等底层核心技术的专注投入。这些技术如同“基石”,使其能在新能源、半导体等新兴领域快速响应,将成熟能力迁移并创造新价值。持续的技术沉淀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根本保障。
从落地到共生的本土化升级: 欧姆龙的本土化已超越简单的技术转移或生产本地化。它通过建立全球最大的本地研发、生产与服务基地,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与本土客户及伙伴共同定义需求、共创解决方案。这种“共生式”本土化,使其不仅能满足中国市场独特且快速迭代的需求,更能将本土创新反哺全球,是跨国企业捕捉中国结构性机遇的有效范式。
自动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 欧姆龙提出的“超越人的自动化”和聚焦“0-10米”应用,揭示了制造业智能化的深层逻辑:从初级的人力替代,跃升为利用数据与AI提升智能化水平,通过提升数据流动性和机器“自适应”能力来驾驭制造系统的复杂性。
正如朱左江所言:"好戏才刚刚开场。"在这场制造业的星辰大海征程中,欧姆龙为我们揭示了外资企业在中国本土的进化密码:那些既能扎根本土需求,又保有全球技术视野的长期主义者,终将在周期轮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确定性答案。

提交
破解中小企业增长难题 联想企业购发布“三位一体”解决方案
制造现场推动节能革新,电装稳步迈向碳中和
累计出货量突破100GWh,海辰储能以长时储能为新引擎
贸泽电子盛装亮相2025 IOTE深圳物联网展
硬核技术集结,贸泽电子将绿色亮相elexcon2025深圳国际电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