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码云平台应用农业气象站
传统农业气象站的数据采集却存在显著痛点:多布设在偏远田间,人工采集数据周期长、效率低,且易受恶劣天气影响。采集的数据多存储于本地设备,缺乏实时传输通道,导致数据汇总滞后,出现异常气象指标时难以及时同步至管理中心,常常因数据脱节导致农事指导滞后。低代码云平台的出现,正在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为农业气象监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机遇。
低代码云平台凭借“零编程搭建、云端协同、灵活适配”的特性,通过构建“感知-分析-决策”闭环系统,实现从被动应对天气到主动利用气象的转型,大大提升了农业气象监测的效率和精准度。
一、传统农业气象监测痛点:
传统农业管理长期依赖经验判断,缺乏科学数据支撑,导致管理效率低下。气象站数据采集后往往存储在本地,需要人工现场提取,无法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远程监控。
这种滞后性使得农业生产经营者无法及时获取气象信息,尤其是在应对突发性气象灾害时,往往措手不及,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多个气象站之间数据格式不统一,形成“数据孤岛”,难以进行综合分析和利用。数据碎片化,无法为现代农业提供全面、准确的气象服务支持。
二、核心架构:
低代码云平台凭借其可视化开发与模块化设计优势,与物联网的传感器网络、大数据分析形成协同效应,重构了环境监测与调控的技术路径。
采集监测设备部分:监测CO2、气压、雨量、风速、风向、光照度、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PM2.5/PM10等气象要素,按照实际监测现场的需求挑选;
供电部分:提供电力支持,可根据检测现场是否能接入市电而定。无法拉线的情况下,可选配10Ah的太阳能电池板,可在连续阴雨无阳光的天气下连续7天以上;
低代码云平台:接收管理权限数据的软件平台,通过安卓/IOS手机、电脑端进行管理,具备数据存储、异常示警、账号管理、视频监控、云组态、云监控、智能自控等功能,是农业气象站的“中枢神经”与“大脑”。云平台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生长周期气象报表、灾害发生规律图表等,帮助种植户总结生产经验,优化种植方案。
传输部分:即数据的收集和传输,由农业气象站相关硬件设备自带,以4G/5G全网通、以太网/WIFI为主要通讯网络;
三、场景化应用:
1.大田作物场景(小麦、玉米):灾害预警与抗风险
小麦灌浆期怕干热风,玉米成熟期怕暴雨倒伏,传统气象站预警滞后,损失大。每500亩麦田部署1套气象站,监测温湿度、风速、光合辐射、土壤墒情,通过4G上传数据。
干热风预警:设置“温度>30℃、湿度<30%、风速>3m/s且持续3小时→推送干热风预警”,同步推荐“叶面喷水+喷施磷酸二氢钾”;
暴雨倒伏预警:当预报24小时降雨>50mm,推送“玉米田开沟排水”指令,联动开启田间排水泵;
2.设施蔬菜场景(番茄、黄瓜):微环境调控与品质提升
大棚番茄需精准光照与温度,传统气象站无法联动大棚设备,易出现环境波动。每个大棚部署温湿度、光照、CO₂传感器,与卷帘、补光灯、风机联动,通过LoRa上传数据。
光照联动:设置“光照<60000lux→自动开启补光灯”“正午光照>100000lux→自动关闭部分棚膜,进行遮阳”;
温度调控:当棚内温度>30℃且外界风速<2m/s→自动开启风机通风;温度<20℃且外界温度低→关闭通风口并启动加热;
病害预防:当夜间湿度>90%,推送“开启除湿风机1小时”提醒,降低病害风险;
3.果树种植场景(苹果、柑橘):物候期管理与产量保障
苹果花期怕倒春寒,柑橘成熟期怕霜冻,传统方式难以及时采取防护措施。果园部署温度、湿度、风速传感器,在果树冠层安装叶面温度传感器,通过4G上传数据。
倒春寒预警:苹果花期,当预报夜间温度<5℃(临界值),推送“点燃防霜烟堆”预警,联动开启果园防冻风机;
降水管理:柑橘成熟期,当预报连续降雨>3天,推送“及时采摘或覆盖防水布”提醒,减少裂果;
着色期指导:根据光照强度数据,推荐“摘除遮光叶片”的最佳时机;
四、核心优势:
低门槛应用:农户无需专业知识,零编程零成本搭建,拖拽式应用开发,跨设备数据关联,实现丰富的行业应用场景展示,大大压缩开发应用周期;
低成本部署:可复用现有气象站,仅需加装硬件模块,即可接入低代码平台,初期投入可控制;
高灵活适配:支持根据作物调整功能,新添气象站时直接在平台添加,5分钟完成配置;
数据价值深化:整合多个气象站数据,从“单纯显示数据”升级为“指导生产”,如结合作物模型推荐施肥时机、灌溉量,让气象数据真正产生效益;
低代码云平台,让农业气象服务普惠化、精准化,打破“气象数据与生产脱节”的壁垒,让农户用低成本、低门槛的方式享受精准气象服务,实现“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的转变,让每一寸土地都能精准利用气象资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知天”之力。

提交
低代码云平台应用变频器控制
工业物联网监控系统应用方案
低代码云平台应用禽畜养殖
低代码云平台应用温室大棚
物联网数据监控系统的功能解析与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