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业界动态

>

电出一个传奇——亚太电效

电出一个传奇——亚太电效

——— ——记亚太电效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国家节能政策的出台,电力行业也真着倍受关注。作为节电行业的领头羊——亚太电效感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一方面,亚太电效要设法为更多的能耗企业设计方案,进行整体化电效改造;另一方面,亚太电效要考虑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节电市场继续保持其领先位置。回首过去,亚太经历了一路辉煌,从节电行业的蓝海开拓者、领军者到独步天下的“独孤求败”,再到卓越创新的隐形冠军,亚太电效似乎走的太过顺畅。 一、开拓节电蓝海 亚太总部在新西兰,但成长却是在中国。 1997年7年,亚太在珠海开设了代表处,主要职能是对当时亚太中国市场上的代理商提供技术支持。那时,虽然节电的概念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但国内企业对于节电的概念知之甚少,基本上都是停留在变频器、节能灯的层面上。企业不能理解,为什么企业可以节电?因为他们觉得电费是必须交的,是企业不能控制的,他们对于节电的理解是机械性地把灯给关了,并不知道能够通过科技的手段来提高企业的电能效率。 亚太进入中国时,国内并非没有从事节能行业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并不市场化。一般都是一个工程师,搞技术的,研发节电技术让客户试用,然后有什么问题再研发。而亚太电效带来的是一种国外已有的成熟技术,而且带来一种市场模式。别人的是试用,因为是新产品、新技术,可能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没有考虑怎样去做市场,速度太慢,老是处于不断的尝试之中,因此就做不大。面对这种一样尚未启蒙的市场,亚太电效一方面感受到了开拓市场的障碍:业务员出去销售,一些公司刚开始会把他们当作骗子。另一方面,也让人感觉到,这块完全没有开垦的处女地,真是商人们的宝库。 不过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经过亚太电效的工程师的演示之后,用户都对产品比较认同。以前企业以为电费是不可以节约的,但实际需要却很大。在国外,电费成本是排在原材料成本与人工成本之后第三位,在国内也是很高的,但却被忽视了,我们需要做的是启蒙市场,教育用户。 二、亚太关键时刻 2000年3月,在内外环境的催生下,亚太高科技节电(珠海)有限公司成立。伴随着,公司决定完全实行经销制,通过经销制来快速开拓市场。而全面实施经销制是亚太成长的关键一步。“中国市场广阔,各地情形非常复杂,要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开拓市场,是一种没有专业分工没有效率的想法。特别是对于这样一个需要启蒙市场的产品,光靠我们自己效率不够、市场的接触面过小,阻碍企业的快速成长。”成为亚太电效当时的指导思想。   随之,公司开始自己生产产品,自己研发,放弃做别人的代理。这个决策也成为亚太电效发展的重大转变。   在中国做市场有几方面的要求。国外对于节电产品一般有4周的订货期,但是,在国内却完全没有这种概念。比如今天一个经销商与用户谈定了,他今晚就会打电话,说我要这种货,你手头上有没有。他要求你发货时手头上马上有这种货。第二个原因就是要更低的成本。这种情况迫使我们决定自己来做,一是可以更低的成本,二是立刻发给我们的经销商,最重要的一点是品质我们可以自己控制。刚开始代理别人的产品,质量我们是没法控制的,而且沟通的效率并不高,这就迫使我们自己开发制造。当然,对于当时尚小的亚太电效来说,这里面有很大的难度,生产与研发的投入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是,要做中国节电行业的领先者,这是义无返顾的事情。 经销制的实施使亚太得以高速发展。在中国市场上,亚太几乎是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长驱直入。 但是,2001年的事实证明任何路都是没有一帆风顺的。 经销商在这里培训之后,就回到所在区域开展工作,但是由于经销商缺乏技术服务能力而导致服务滞后,服务不能本土化,用户非常不便。亚太电效决定在全国经销商较多的区域建立技术服务中心。这个大手笔的决定,对于当时规模尚小的亚太而言,有不小的风险。 “既然已经进入节电这一行业,看到了行业的光明前景,一定要朝最好的方向去做。”这是亚太电效坚持的思想。2001年9月开始,亚太电效陆续在全国30多个城市建立了技术服务中心,而这一步,为亚太在行业里的领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在高速成长中,亚太也走过弯路。在2002年,因为预测到市场会翻倍地扩张,亚太一下子进行了人员大扩充。结果市场的增长速度与预期的有一段距离,于是,人员过多的矛盾一下子暴露出来了。在这种情况下,亚太电效决定裁员,一些看来非常优秀的人员被迫离开了公司。但这也是不得已的决定。尽管有些曲折,但在节电行业,亚太电效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步伐进行调整,因为它是绝对的老大。而2003年元月亚太电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节电行业高峰论坛”,更是确立了亚太电效在行业内的话语权。 三、亚太铁律:3-ONE聚焦营销模式 在一个没有多少竞争压力的行业里,亚电效太的不断调整更多地来自于本身的自省。随着亚太电效规模的壮大,从亚太电效到经销商普遍缺乏主攻的方向或主营的业务路线,而且,亚太电效和经销商之间,没有通过一个一致的策略和模式将力量统合起来。结果,经销商在局部市场上就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到处挖井,这里20米,那里15米,挖很多的井,却都出不了水的情形。当时,亚太电效的产品线有八大系列,非常宽泛。这样导致规模的销售上不去。量上不去,是行业盟主亚太的心头之痛。 如何扭转这种局面?亚太电效确立了“聚焦营销模式”,内容就是将有限资源聚焦到三个“一”上面: 一种策略:电效系统是亚太总的策略,也是亚太惟一的策略; 一项产品:必须将有限的资源聚焦到亚太电效系统这样一个主打产品线上来; 一个模式:就是3-ONE聚焦营销模式,具体内容就是“以亚太电效系统为主打,以阶段制胜,循序渐进为原则,从做好一家样板起步,开好一场会议入手,最后带动一个行业,影响一片市场。” 具体到市场的操作手段,亚太电效还为经销商专门开发了小册子,教他们如何操作市场,例如,对于会议营销的每一个细节,亚太都在册子中作了全面的指导。   许多经销商表示,3-ONE聚焦营销模式的确立,将以前的推销模式转向了推广模式。以前做客户,主要是人员推销加上关系,这种做法规模根本上不去。推销与推广,一字之差,但模式化的规范,却让经销商受益匪浅。 模式化是对战略的一种表达,亚太电效3-ONE聚焦营销模式的确立,实际上为亚太电效及其市场合作伙伴指明了亚太电效的战略方向。 四、寂寞高手的创新 2002年,节电行业一下子就冒出了100多家小公司。其中有许多是亚太电效的经销商出身的,因为看到节电市场的巨大潜力,所以就开始自己生产了。这新冒出的100多家企业,进入市场的撒手锏就是价格。有些产品低得惊人,在局部市场上对于亚太的产品形成了冲击。但是,亚太电效对此却并不担心。 亚太电效认为,企业成长必须有一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对一个新兴的行业而言,当行业还没有发展起来,企业已经没有供成长的利润,这种价格策略肯定是走不长远的。企业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而不是单维的。而且对于节能行业而言,对用户往往是以工程的形式来完成的,这里面服务就相当重要,因此,亚太电效强调对客户的服务,增加客户的价值。 对于后来者克隆亚太电效模式的举动,亚太电效将企业市场要素分成四个方面:产品、服务、品牌和战略。 不同战略模式的企业决定了其业务量的不同。如果企业定位于打价格的话,那么肯定无法成长。而如果处在低层次,则谁都可以学。目前,亚太电效的竞争对手绝大部分都是处在产品导向模式上,而亚太电效也处在从营销导向模式向战略导向模式的过渡之中。因此,如果企业纯粹是产品导向,那么可能一下子就完蛋了。“一个企业最怕的就是你的策略很单一,这样很容易就完了。” 五、自我颠覆与重生 亚太电效在与国内同行的竞争中,一直保持着平和与稳健的态度。亚太主要扮演的是守护者的角色,而不是追随者。亚太不主张攻击、再攻击的策略,其认为市场不是战场,不是要封杀对手来竞争,而是希望伴随市场容量的增大,求得市场份额的扩大。 随着企业、客户节能意识的增强,政府主导力度的加大,中国节能行业市场呈现出一触即发的混乱局面,门槛低导致进入者越来越多,价格战、舆论战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提前上演,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劣质厂商、劣质工程对行业发展秩序和诚信造成负面影响,扰乱了市场的游戏规则。面对这一切,亚太电效依据中国节能行业从无到有的十年业界经验,认识到行业的洗牌阶段到了,亚太也将面临变革! “聚焦行业、方案营销、立体渠道、强化组织、深度分销、专业服务、联合推广、塑造品牌”是亚太电效新营销战略的三十二字方针。在未来三年内,亚太电效将致力于增强节能项目整体集成的优势,以现有网络夯实现有的客户市场,进一步聚焦行业,通过渠道提升和大客户建样板工程,促进业务的纵深拓展,建立自己国内标杆企业的形象,拉开与其他二线品牌的差距,并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市场形成战略性突破。通过战略合作和自主技术开发,逐步完善专业市场的产品线。“友好、承诺、专业、快捷”是亚太电效的服务方针,亚太电效将通过建立有效的服务模式,结合企业的资源与能力,通过整合资源,总部、区域和服务中心分工协作,打造“急救服务+主动服务+增值服务”的3+服务模式,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回首过去十余年,作为中国电效行业的创立者,亚太电效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风口浪尖,“亚太护照”的面市是亚太电效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它将是亚太电效与用户之间的搭建长治久安的纽带!它也将续写亚太电效的节能行业传奇!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照明改造工程

亚太电效引领江苏节能市场

亚太电效节能技术亮相徐州

亚太电效成功完成人民大会堂电效节能改造

亚太电效,助力东莞打造绿色能源示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