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地铁驾驶室配备两人,首批司机到位
揭秘一:司机从哪里来?
全国应聘者中挑出11名司机 将派往青岛培训实地操作
据了解,成都地铁派往南京地铁进行培训的首批地铁司机和乘务管理人员,近日圆满完成了为期4个多月的技术培训和学习。在培训过程中,5名地铁司机和1名乘务管理人员先后接受了《电客车司机操作手册》、《行车组织规则》、《小行基地运作规则》、《车辆故障处理》标准及乘务作业流程等规范的系统培训。同时,受训人员通过跟车实习、列车驾驶实习等实战学习,掌握了地铁电客车驾驶技巧、乘务作业标准及行车相关规则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成都地铁正式运营积累了经验。经考核,6名受训人员均获得较好成绩。
成都地铁运营事业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我们已经从全国各地的应聘者中挑选出了11名地铁司机,司机的挑选和培训工作是地铁1号线运营筹备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成都地铁公司将派11名地铁司机前往青岛,接受成都地铁供应商的培训,届时,11名司机将系统学习成都地铁的构造理论、现场观摩车辆的结构,并进行实地操作。
揭秘二:列车如何运行?
驾驶室没有“方向盘” 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
成都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运营车辆属于B型车,每列列车由6个车厢组成,每节车厢可坐36人,加上站立,每节车厢可乘坐226人,高峰期超员可乘坐290人。
在每列车的最前端,有一个约1.5平方米的列车驾驶室。速度表、启动手柄、开关门按钮……在驾驶室的操作平台上,并没有大家常见的方向盘,而是一个个颜色不同的手持握把、功能手柄、按钮、液晶显示屏……所有仪器的运行在这里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掌控着列车运行的各种状态。据介绍,列车会自动按照轨道运行,而不用司机掌控方向。因为地铁列车要来回行驶,所以每辆列车一头一尾有两个驾驶室。正常情况下,地铁列车是由计算机进行自动控制,可实现列车的准点发车及停靠。
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成都地铁1号线计划有17列列车,每天运营到晚上11点30分,每列车配备一名司机,共需要85名司机倒班。”据了解,成都地铁的样车将于近期完成组装,今年内,样车将完成在南车四方厂内的试验并运送至成都地铁车辆段。
揭秘三:司机怎样驾驶地铁?
驾驶依靠手持握把 三种“挡位”驾驶地铁
据介绍,地铁司机驾驶地铁主要依靠一个手持握把,握把有三种操作:将握把往前推,列车将加速行驶;将握把置于中间位置,列车将保持当前速度匀速行驶;将握把往后拉,列车将减速直至停止行驶。 信号系统和新驾驶功能使司机只要通过观察操作台全线路的实时运行图,就可以安全快速驾驶。
地铁司机和一般的司机在车辆操作上有什么区别呢?据地铁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成都地铁所有的操作都是由电脑控制,所以司机的最大职责不在于驾驶,而在于监控车厢内的情况和列车的行驶状况,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采取措施。
揭秘四:驾驶室为何配两人?
司机联络员各司其职 三种手势默契合作
昨日,成都地铁的一位司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铁列车可实现自动驾驶和非自动驾驶。列车行驶过程中,地铁一般是驾驶室配备两人,一人担任司机,一人担任联络员和车门屏蔽门操作员(以下称联络员)。每到一个站,联络员都要下车观察乘客上下车的情况,等所有乘客都安全上车后,再回到司机室启动关门按钮,以免车门夹伤乘客。然后司机再开启动车按钮,列车运行。
在地铁行驶过程中,两人做得最多的就是单手指示手势。该指示要求食指和中指并拢伸直,大拇指、无名指和小指收拢于掌心。手臂肘关节迅速由弯曲伸直,食指拇指指向信号灯或者车门,同时口中重复指示的含义。经观察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需要手势指示:
第一种是列车进站时,司机和联络员同时手指进站信号灯,同时说“进站信号灯绿”;第二种是列车停稳后,联络员打开屏蔽门和车门,司机和联络员同时指向车门下部中央,同时说“车门开启正确”;第三种是列车关好车门准备发车的时候,司机和联络员同时手指出站信号灯后再指行驶轨道,同时说“出站信号灯绿”。
○相关链接
地铁公司 司机工资最高
“乘客可能就坐几站、十几站,而地铁司机要常年面对黑洞洞的隧道,除了噪音没别的,坐在驾驶室里,从一个地洞来到另一个地洞再到下一个地洞,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其中的枯燥是一般人无法体验到的。在地铁公司,地铁司机的工资是最高的。”北京地铁公司一位管理人员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说,“地铁司机是专业较强的职业,培养的数量有限,随着全国各地开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司机的需求量也大增,但这方面人才供应短缺。”
据了解,成都地铁公司早已与一些学校签订了地铁司机委托培养协议,以满足成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要。

提交
点胶效率与精度双突破!徕科撞针阀系列产品成为多行业信赖之选
金仓数据库:在网信领域持续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海辰储能庞文杰出席中促会储能分会成立大会并作行业行动倡议发布
京东工业与浙江维派达成战略合作 打造包装设备行业数智供应链发展标杆
2025宇视合作伙伴大会商显论坛圆满落幕丨全场景AI赋能,共绘显示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