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控网首页
>

新闻中心

>

人物专访

>

在Emerson经历从创业到不断进步

在Emerson经历从创业到不断进步

——— 专访罗斯蒙特大中国区高级业务总监钱晓仑先生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有史以来第一架商务专机降落在新中国领土,而伴随这驾飞机进入中国的,正是Emerson的1151变送器技术,1979年,Emerson和西安仪表厂签订技术转让合同,至今已经整整三十年,而这三十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迅速增长、工业化进程快速迈进的三十年,在这一时期,Emerson旗下的品牌在各行各业的中国用户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尤其是1151、3051系列压力变送器,几乎成为压力变送器的代名词。而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又面临新一轮的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挑战,在此背景之下,中国工控网(www.gongkong.com)专程采访了罗斯蒙特大中国区高级业务总监钱晓仑先生。
 

       Emerson过程管理是钱总的第一份工作,在这家公司,他已经整整工作了22个年头,现在是Emerson在华工作年限最长的员工。

创业期
       1988年,化学专业毕业的钱晓仑进入了Emerson从事销售工作,算得上是第一代的外企中国员工,这一时期属于创业期,无论是对于刚刚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企还是初出茅庐的第一代外企员工们。

       这一时期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创业者们端着枪到处冲,每一单生意都是全新的,而竞争者基本都是老牌的国企,虽然进口产品的品质明显要好,但价格往往也很惊人,高出一个数量级是常见的事。但那个时候中国的工业刚刚开始起步,有些业主是愿意尝试新东西的,钱晓仑说自己做大的成功是让客户感受到了最好的服务,背下手操器的所有操作步骤,大部分问题一步一步通过电话中就可以解决,有时候确实是产品的问题,也一定会想办法给客户解决。

国际化进程
       1995年,钱晓仑作为Emerson过程管理第一个外培的中国员工,被调往去公司位于新加坡的亚太区运行总部,直接面对国际业务。

       虽然在中国市场上从事销售工作已经七年,很多工作已然是顺风顺水,但初到新加坡还是感觉自己像个初学者,从负责一个小产品线开始做起,努力地扩大市场份额,整合工厂支持渠道,经历了一段艰苦的学习过程。在这一时期,中国的工业飞速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新的全球制造基地,而当年进入中国的外企也渐渐从销售公司演变成集生产、销售、服务、管理为一体的地区独立运行中心,管辖的范围也逐渐从中国大陆地区扩展到大中华地区,再到周边国家。

成为真正的市场领导者
       在新加坡工作期间,钱晓仑作为亚太管理中心营销经理回国工作,启动了一项三年实现业绩翻番的项目,这一不可思议的目标提前实现。

       2003年,钱晓仑正式被调回中国工作,那时的中国工业已经和他当年做销售时期完全不一样了,很多工业项目从作坊式生产走向了EPC概念,业主开始考虑生产线全局的最优化,“价值竞争”的概念逐渐被接受。而这一时期的市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全球著名的供应商悉数进入中国,很多甚至把工厂也都搬迁了过来,而这一时期,很多老牌国企也完成了各种形式的转变,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市场快速挺进。

       回到中国工作的钱晓仑正是面临着这种的局面,负责整个罗斯蒙特的营销管理,而产品也包括压力变送器、差压流量计、温度仪表、物/液位仪表等产品。Emerson过程管理是流程控制领域的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这也是钱晓仑所在职位必须坚守和壮大的基本目标。毕业后从事了七年销售,又在亚太区运行中心经历了八年的管理、协调工作,钱晓仑带着这样的背景开始了他新一轮的工作——罗斯蒙特大中国区高级业务总监。由于掌管全国业务,钱晓仑开始频繁的往返于上海和北京,以及其它城市,而与远东仪表厂的合作也成为他工作的重点之一,从工作关系到良好的私人关系,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相互信任,将个人看法和公司目标融入一体,这便是钱晓仑的职业经理人风格,也让他的部门业绩从03年回国以来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在Emerson不断进步
       在采访的最后,和钱总聊起职业规划,虽然毕业后就一直在Emerson工作,经营理念也都来自公司的培养和在市场上的打拼,Emerson作为一家世界500强的跨国企业,有着严格的职业规则,但却并不乏工作和管理上的自由度,精干的队伍保证人人都有事做,永远有成长的空间,这才是Emerson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Emerson经历了创业,也可以选择在Emerson不断进步。
 
投诉建议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查看更多

艾默生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能耗的方法

艾默生 创新技术助力用户引擎未来

艾默生-- 如何确定工厂可靠性的改进机会

艾默生 --创新技术助力用户引擎未来

艾默生 --泄压阀监测让您安枕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