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世兴:苦练“内功” 努力实现“中国梦”
LED的中国梦,和中国民族工业一样,“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只有踏踏实实、苦练“内功”,与市场需求相对接,自主研发、壮大规模、提高产品可靠性与技术水平,从而打造核心竞争力才是硬道理。
中国是制造大国, 不是制造强国。中国LED这些年在下游灯珠封装和应用开发上占据了主要地位,数量已达数千家,协同台湾地区,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但在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上尤其落后发达国家。我国与国际LED企业相比,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都存在巨大差距。在核心设备方面,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爱思强(AIXTRON)和维易科(VEECO)把持了MOCVD产业90%以上的份额;上游芯片及封装的众多核心技术专利仍然被美、日、韩、欧盟等发达国家少数大公司所占有。它们凭借着专利技术的相互授权形成技术垄断的上游控制层,成为日益巩固、利益最高的第一阵营。
和这一阵营相比,价格低廉和本土化服务是中国的主要的竞争优势,从长远来看,国内企业一方面会更多卷入专利战,另一方面也会同国外企业转向技术合作,实现共赢。
2003年国家启动了“半导体照明产业化重大技术开发项目”。经过这些年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努力,除了少数高端装备和芯片以外,绝大部分产品已经实现国产化。但我们占据的仍是中低端市场,面临欧美等地的竞争。对驱动电源产品来说,已经实现国产化,并做到了大量出口。
未来3-5年将会是LED照明行业快速成长的“黄金时期”,受此影响,LED照明驱动电源行业,也将会迎来大发展。今明两年我国LED驱动电源的市场规模将扩大数十亿,且在技术上将迎来一定程度的突破。随着技术不断突破及规模效应的形成,趋于成熟的市场应用将带动电源品牌发展。当然,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产学研合作紧密,注重产品质量,能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的企业必然走的会更稳一些。
电源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多变性也不言而喻。华耀电源是一家有二十年历史的企业,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国内领先的电能转换和电能管理设备提供商,振兴民族工业。从军工电源到工业电源、LED电源,我们一直在踏踏实实地做产品,做技术。我们离目前的欧美企业,在知名度、技术积累等方面的确还存在一些差距。在响应市场的快速需求上,在面临价格竞争时,我们有时候会稍显无奈。但在LED市场,更注重的是产品的可靠性,这一点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华耀电子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电源电子工程研究中心,还有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在研发投入上每年大约5%,而且逐年提高。最近,我们在内部整合研发资源,又增设了上海研发中心,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希望与国内规模照明企业长期战略合作,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增加市场竞争力。
目前国内LED产业也出现了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企业是多元还是单一业务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资源组合的问题,每个企业各不相同。要充分结合内部资源情况及外部市场机会组合,找准自己的细分市场,获得发展空间。
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企业的探索。给企业发放补贴未尝不可,如何发?怎么发?发给谁?这是核心问题,也是政府在引导和管理角色的智慧体现。政府的补贴不应该变相成为招商的工具,也不应该成为某些企业低价竞争的支撑。如果政府的补贴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倒不如交给市场自己选择。
三、目前企业遇到的最大困难莫过于技术、融资、人才。不少中小型企业拼命想做大的冲动,很可能会成为失败的陷阱。很多小企业急功近利,求快不求质,盲目低价竞争,不如踏踏实实找到自己的细分市场、细分领域,稳扎稳打,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今年很多整合事件发生。不管是水平整合还是垂直整合,弥补自身不足提升竞争力才是主要目的,至于何种方式更好,这取决于整合企业之间的诸多因素,从LED整体行业发展来看,当前环境下,垂直整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参与全球竞争。华耀有21年军工背景,我们愿意与有实力的企业强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做大电源产业,但不会出现被整合的情况。
五、上市的直接结果是带来资金,同时会促使上市公司规范化运营,接受社会监督。但作为技术密集型的LED产业,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技术积累、创新。上市也并非企业唯一发展之路,企业明确定位,通过精耕细作细分市场,同样也会获得成功。

提交
华耀将参加慕尼黑上海电子展(electronica China 2018)
华耀电源参展第十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
华耀电子即将参加2016年中国国际电梯展览会
华耀电子与您相约2016福州体博会
华耀电子即将参加2016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