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技术进步背后的隐忧
——— 机器换人技术进步背后的隐忧
2014/6/9 9:29:06
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总量全球第一,就业始终是头等大事。机器换人,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但这会不会与稳就业产生冲突?技术进步、创新驱动是未来发展方向,但其与就业又是什么样的关系?
招工难、用工贵,部分企业“机器换人”
——局部地区主要因为招不到人而采用机器代替人工,对就业不会有负面影响
为什么机器换人忽然热起来?
“招工难、招工贵,只好用机器换人。”——不少企业主表达了这样的想法。
浙江立马云山纺织公司,去年购买4台自动穿孔机,每台可以代替10个穿孔工人。企业负责人称,这是被逼出来的办法。一方面用工成本越来越高,每年都在涨,另一方面想招到熟练的操作工越来越不容易,干脆投入资金买机器,不再年年为招工发愁。
引入机器、减少用工,不仅发生在制造业,也蔓延至服务业。
和合谷快餐,在全国有上百家店。“以前每家店都要有2—3名洗碗工,现在一个月2000元也招不到固定的洗碗工,用小时工又很不稳定,所以后来大多配备洗碗机,一次性解决问题。”其北京公司的负责同志表示。
“近期东部沿海地区出现机器换人的现象,多数是在用工压力下采取的应对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郑东亮所长说。
郑东亮表示,“机器换人”是一种通俗的说法,主要是指技术进步和设备升级的过程中减少劳动力的使用。这种状况其实一直在持续,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伴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各行各业单位产值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始终是在下降的。只不过这一过程在多数时间内是渐进的,不会引起特别关注。

提交
查看更多评论
其他资讯
集散控制系统简介
DSC和PLC控制系统差异性
DCS系统自动控制系统检测方法
Etalon HF-600-1
互联时代的制造业